一座私人博物馆,为什么能做到如此惊艳?

2022-03-04 16:27:04嬉游君13:58 56
声音简介

之前瓜酱写过上海好多家美术馆,而我则是博物馆党。终于等到杭州摘星,立马安排躺在收藏夹里很久的观复博物馆——一座位于上海陆家嘴的私人博物馆,馆长是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

想要抵达观复,需要先走进外滩“三件套”之一的上海中心,然后坐电梯到37楼。这一片是上海最“人才挤挤”的地方,以中国古董为主题的博物馆竟然藏身于如此现代化的大楼里,楼上就是摩根大通,这确实让我觉得新鲜。

不过观复最让我惊叹的点在于布展,细节,细节,全是细节,用小而美来形容很贴切。前一秒还在心疼门票钱的我,进馆后立马觉得这100块花得值,太值了。

观复共4个主题馆,于是乎我的眼睛和内心接连经历了四次震撼。展品重复率很低,不管漏掉哪一件都是损失。我不确切知道这些物件究竟价值几何,但是完全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和背后的精湛工艺。

特别是金器馆,如果你有在现场,一定会看到我眼睛里映出的金光。提醒大家,这些可都是私人藏品,所以我的惊讶程度丝毫不亚于去年在海昏侯墓看到成堆的铜钱和几十块大金饼。

就如馆长马未都所言:没来的人想象不到,来过的人无法复述。我证明,他完全做到了。

如果你有兴趣感受一回私人博物馆的魅力,那么就来听我讲讲马未都和他的观复博物馆。差点忘了,他还有一群可爱的猫馆长。

01 观复 / 反反复复地观看

观复的独特性来源于很多地方,首先是它的资历。观复最早在北京设馆,开业于199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即使是在私人博物馆已经遍地开花的二十多年后,要列个参观榜单,不管是看藏品质量还是丰富度,观复也绝对是要在榜首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马未都出手就能把馆做成行业标杆实属厉害,观复的名声很大一部分也确实来自于这位传奇馆长。

从《编辑部的故事》的幕后团队成员,到国内收藏大家,现在年近七十的他录综艺、开社交账号,很愿意走到年轻人中去。我想马爷内心对宣扬传统文化这件事是有使命感的。

光他自己就开了两档节目,说古的《观复嘟嘟》和借古说今的《观复锵锵》,我看了几集还挺涨知识的。你想啊,收了几十年古董,这物件里面外面的事儿早就被他研究得透透的了。

收古董说到底是一门生意,但在马爷身上我感受不太到那种商人的气质。

我第一次知道马未都因为他和我关注的摄影博主联动做了一期视频。因为他讲得太好了,以至于27分钟的时间我感觉唰一下就过去了。

江湖上也流传着不少有关马爷的传说,说他80年代开始流连于各种跳蚤市场,捡了好多大漏;说他低价买、高价卖挣了好多钱;还有些奇闻逸事是他自己说的,比如早年间跑去农贸市场收古董。我不禁想,这莫非是《古董局中局》现实版?

撇开这些背景不说,我一个外行人都能感受得到观复博物馆布展的水准,既美观又实用,和国有博物馆比也是不输的。

私人博物馆的藏品大都来自于民间,所以不像有名的国有博物馆那样有好多宫廷物件,但也因为这样,反而拉近了展品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

加上马馆长常年在网络露脸,观复不仅是一家博物馆,而是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老子》中说“便致虚极, 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就是观复名字的来源。我的理解是,要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反反复复地观察万物生长的规律。而在博物馆里,我确实有静下心来,反反复复欣赏这些展品。

02 观复 / 让人流连的百件展品

这次观展有个可惜之处,因为不可以使用相机,加上馆内光线比较暗,所以照片没能完全展现出这些藏品的细节美,我拍胸脯保证现场看起码要惊艳一倍。

上海观复博物馆的展馆主题和北京基本不重复,分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四个常设展馆和一个特展展馆,展品总体数量我估摸着得有400件以上。

这里没有所谓“镇馆之宝”的说法,因为想让每一件展品都得到平等的关注。我觉得这个理念很不错,本来嘛,如果逛一圈下来有击中自己审美的展品,那就是“镇馆之宝”。

先摊牌了,全场我最喜欢的是这件仿玳瑁纹的吉州窑瓷器。那么我们不妨就从瓷器馆开始讲起吧,顺便说说私人博物馆有什么和国有博物馆不同的地方。

把瓷器放在第一个展馆,有种一走进别人家里就被招待了一杯好茶的感觉。宋代是中国瓷器最鼎盛的时期,不是说数量,而是说艺术审美,后面明清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它的品味。

馆内很大一部分瓷器就来自于宋代,其他展品上至五代,下到金元,展现各自时期的艺术风格。比较特别的是,展品的陈列没有按时间来区分,而是按窑来分,不同窑的特色变得容易捉摸。

吉州窑是我印象最深的,它非常喜欢用黑釉和褐色釉,经典的纹理完全不会过时。

而磁州窑的刻花极显功力,深色和浅色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莫名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

它的白瓷物件也很有意思,有全场最应景的虎头枕。

龙泉窑、越窑、景德镇的青瓷和定窑的白瓷那是大家都认的“定番”,青白瓷也是馆内数量最多的品类。

什么瓷器最值钱的呢?在古玩界一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其中北宋的钧窑瓷器为最佳,能做到窑变(通过化学元素在你烧制时形成有颜色的纹路)可控,所以纹理特别好看。不过馆内的钧窑瓷器来自金代、元代,可以看到窑变技术,但和宋代钧窑比精美程度,还是弱了些。

这第一个馆我就逛了特别久,除了展品精彩,也是因为橱窗的另一面和底部都有镜子,这就等于每一件展品都可以360度去欣赏,真的有被这样的设计细节贴心到。

意犹未尽地拐弯走进东西馆,迎接我的是强烈的画风突变。瓷器从质朴的单色釉,突然变成了鲜艳的粉彩。想也不用想,这必然都是清朝物件,康熙、雍正、乾隆,八成能对一个。

入选东西馆的展品有一个共同点:同时具备东方特色和西方特色。18世纪的欧洲社会刮过一阵中国风,于是就有了黄梨木做的英式靠背椅;

画着欧洲人形象的瓷盘;

还有融合西方装饰元素的瓷盘。

国有博物馆里的粉彩瓷器主要以传统花纹为主,观复的粉彩却全是人物绘画主题,虽然艺术价值比不上前者,不过倒是挺有趣的。

瓷器上的画就如同纪录片一般,过去人们生活的状态,包括他们爱吃什么、爱玩什么、爱穿什么统统反映在了上面。

不过我认为全场最好看的还是这只画满葡萄的清代大瓷罐,“自古红蓝出cp”诚不欺我。

从东西馆出门拐两道小弯,登登~重头戏来了!金器馆带着上百件金器时刻准备着震撼每个走进来的人。

这个馆的展品是最好读懂的,毕竟本身的价值就放在那里,而且各种镂空、镶嵌、锻造工艺用眼睛就能看得出它的复杂程度。

当同类的金饰都放在一起展示,就很能看出不同朝代的“流行款式”。五代是最朴素的,不管是发簪还是手镯,都只有简单的装饰。一个温知识:那时候男性也会使用发簪。

而宋代的几支发簪镂空工艺非常高超,看着就华丽。这镂空设计不仅为美,还有实用功能——散热。考古学者们在出土的墓中发现古代女子的假发发量大概有现代人3-4倍那么多,盘在头上想也知道多重多热了,这就是美的代价吧。

技术随时间不断革新,明代发簪和步摇上镶嵌的宝石着实瞩目,造型也肉眼可见地更加复杂了。

这种“繁复之美”到清代抵达高潮。因为有镜子,所以每件展品的背面也能被看得清清楚楚。这种“特权”是我以前逛展没遇到过的,再次感慨好实用。

三组不同朝代的耳饰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陈列方式值得好好夸夸,在展现美这件事上,观复做得特别到位。

让我感受到古代美商之高的还有如今已经无人问津的臂钏。在明代以前,女子会在夏天身着背心、短袖,所以带在上臂的臂钏成为了非常流行的饰品。看草原民族(辽代)和中原民族(宋代)臂钏的造型,就很能感受到各自文化的差异。

战国喜欢鹰、西汉爱用虎,这些图腾崇拜也可以从展品中窥见一二。

退一万步讲,不去想这些背后的事儿,进来纯欣赏这上百件黄金物件也值了,真·大饱眼福。

继续往里走,脑子还想最后一个造像馆是什么样子,眼睛已经先被震撼到了。如果空降此地,根本想不到自己正身处于一栋高楼之中。

墙上的设计模仿了石窟造型,加上特地铺上的地砖,有在寺庙里内味儿了。佛像大多是铜鎏金工艺,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看佛像,他们的表情真的好传神,突然动起来也不会奇怪的程度。

我推测明代的无量寿佛是最有来头的一座,毕竟是拥有自己定制邮票的佛像。

隔壁同时期的大威德金刚像则在气势上傲视群雄,不愧是“死亡征服者”。在查这尊塑像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惊人的信息,去年在德国拍卖出了一件明代大威德金刚像,成交价是107000000元(当时我对着屏幕数了好几遍0)。

石刻佛像基本来自南北朝时期,那也是非常崇尚佛教的一个朝代。看到角落放着一尊佛头,我忍不住过去看了看脖子上的断面,是入《古董局中局》的戏没错了。

彩绘佛像会因为长期见光而褪色,所以莫高窟里一直没有灯。不过这里可以随便看,估计收来的时候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凑很近的时候依稀看到一些颜色的痕迹。

我想大家也发现了,私人博物馆走的不是大而全的路线,所有展品体现的都是馆主本人的兴趣取向(马爷大概不爱书画),也是他在能力范围内所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逛起来整体气氛会比较轻松,就像是走进了别人家的藏宝库。

临展展馆今年名为“智·趣”主题展览就十分俏皮,展的是过去人们的娱乐活动。清朝的纸牌、民国的麻将和牌九,还有七巧板、九连环、鲁班锁等等我小时候常见的益智玩具,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有没有在玩。

临走前惯例逛了下商店,看到耳环很漂亮,但2000+的价格着实有点昂贵。工作人员说是用老瓷片做的,每一对都独一无二。

03 观复 / 想反复撸的观复猫

我本期待着上海也有观复猫,但希望落空了。马未都收养的30多只流浪猫都生活在北京观复博物馆里。戴南瓜、宋胖胖、花肥肥……猫猫们有名有姓,还有各自的使命。

有9只喵被任命为猫馆长,有负责接待的,有负责运营的,还有负责学术的。他们上任前经过了下聘书、开发布会的流程,可正式了。

其他猫馆员同样“受尽恩宠”,在院子里享受着明星般的待遇。有这么多可爱的观复猫陪同看展,未免也太幸福了。

如果你已经在感慨“人不如猫”,那我还能继续补刀:人家还是有自己出版物的作家喵。真不愧是生活在博物馆里的小猫咪。

有发写真走颜值赛道的,也有讲典故走知识赛道的,《观复101》是时候办一办了。

不过北京馆身在五环外,不像上海那么市中心,但胜在地方比较宽敞,有瓷器、家具、油画、门窗、工艺五个馆。毕竟北京是马未都常驻的地方,所以展品一定不会比上海弱。

若不是疫情阻挡,或许我已经参观过北京观复,能来写个大合集。现在只能每日祈祷快清零,可以去北京看猫馆长们集体吃饭的激萌场面。

若要追究我对观复的“执念”从何而起,大概是因为在那期节目里,身在东京的博主问马未都如何看待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台北故宫拿去日本做展览,网友质问为何从不拿来大陆展的风波。他是这么回答的:

就算东西被人拿走了,但文化是偷不走的。他本人也说过,在他去世后,将把观复博物馆捐给社会。

博物馆承载的是璀璨的人类文明,是所有人一起创造的,最后归还给社会,这种轮回还真有些浪漫。

所以不管是为了观复博物馆的展品,还是为了马未都,这间国内最有故事的私人博物馆都很值得去看看。

参观实用信息:

上海观复博物馆

地址:浦东新区上海中心37楼

北京观复博物馆

地址: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营业时间:周一10:00-17:00、周二至周日10:00-18:00(除夕、大年初一、初二、初三闭馆)

营业时间:票价:100元;讲解400元一次,60分钟

在第三方平台购票会便宜一些,但是需要提前预约;现场购票的门票更好看,北京还有观复猫的限定票面。

私人博物馆

私人博物馆是指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从投资主体看,不是由国家出资;从隶属关系上看,不属于国家文物系统。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这类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私人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缺乏专业指导、政策支持和运营资金等问题,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于非国有博物馆的准入和保障机制尚有待健全和完善。

马未都的私人博物馆为什么叫“观复博物馆”

取名“观复”,来源于老子《道德经》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

马未都的私人博物馆为什么叫“观复博物馆”?

“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 “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

惊艳四座还是艳惊四座哪个正确

惊艳四座是正确的,艳惊四座不对

惊艳四方和惊艳四座的区别

范围大小的区别。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四方指各处。天下,泛指地面的四个方向,即:东、南、西、北,惊艳四方表达的是惊艳了天下,键枯而四座意思是指坐在周稿仔洞围的人,惊艳四座也就是惊艳在座的人,因戚粗此惊艳四方比惊艳四座的范围大。

淮安市有多少座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在册六个,如下: 淮安市博物馆 文物 淮安市健康西路146-1号 2230****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 文物 淮安市淮海南路30号 2230**** 淮安运河博物馆 文物 淮安市清河区大闸口中洲岛 2230**** 盱眙县博物馆 文物 淮安市盱眙县东方大道3号 2117**** 楚州区博物馆 文物 淮安市楚州区局巷1号 2232**** 洪泽湖博物馆 文物 淮安市洪泽县文化中心四楼 2231****

哪些星座,虽不惊艳,却很耐看呢?

双子座、水瓶座等。双子座永远都是浓淡相宜的,所以经得住欣赏,水瓶座永远是活泼可爱的,总是非常耐看。

马未都的私人博物馆为什么叫“观复博物馆”

取名“观复”,来源于老子《道德经》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

惊艳是什么意思 惊艳是什么

惊艳(jīng yà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看到了非常美丽的事物而惊奇。这个“艳”本指人,说得准确一点,是指人的妖娆美好的形 象;但也可以指物,凡面对人的美或物的美而深感惊诧者,皆可称之为“惊艳”。

宝宝咳嗽吃母乳,母亲可以吃西瓜吗

母亲饮食上可以吃西瓜,需禅槐拦要禁贺胡止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采取雾化或者是止咳化痰颗粒,缓解宝明老宝的咳嗽症状。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