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少阴病-2少阴病证-1寒化-6真武汤

2022-06-23 11:30:02执象中医馆09:56 401
声音简介

解释 阳病至阴 阴病至阳 阴盛则寒 阳盛则阴

像是哲学啊, 事情总会有它的两面性,物极必反

阴寒是什么病,有什么不能吃的

阴寒严格来说不算病,只能说是体质特征。阴寒体质可以由嗜食生冷,先天不足,冒寒浴冷,情志不舒等原因引起,通常有神疲倦卧,少气懒言,畏寒怕冷,食少纳差等外在表现。 一般而言,水果,冰水,冷食,不熟的食物都属于生冷,阳虚体质的人吃多了容易加重阳虚的症状,甚至会出现食入腹胀腹痛之类的情况。 食物属性的分类,可以按照生活经验来进行。比如吃了会上火的,一般属于热性,辛辣的食物一般属于这一类;而吃了之后会改善上火症状的,一般属于寒、凉性质,苦寒的食物一般属于这一类。

伤寒论 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为什么? 什么是阳病,什么是阴病?

  阳病指张仲景六经辩证的三阳脉为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   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   “阳病见阴脉者死”,指三阳病过程中,脉象由表现为阳气亢奋,搏指有力的“阳脉”,转为气息微弱,应指乏力的“阴脉”,反映了正气衰败,“阳去入阴”,病势深重的病理机转,故称“死”候。   阴病指三阴脉为病(即少阴病,厥阴病,太阴病)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   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1)上热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阴证而见浮大数动洪滑之阳脉,虽然脉与证不相符,但在伤寒来说,多为阳气来复,正能胜邪,从阴出阳之象,提示病情好转。

什么叫“阳病”,什么叫“阴病”?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余以为此指阳过旺或阴过旺,而致阴病或阳病。因此,阳病者昼重夜轻,阴病夜重昼轻。阴胜则阳病,乃阴邪过旺而阳本不亏,所以昼重。因昼属阳,人体之阳得白昼之阳相助,而能与阴邪相抗,而显激烈争斗之象,所以阳病者昼重夜轻。阴病者夜重昼轻也同上理。

阴不治阳为阳病,阳不治阴为阴病是什么意思

此为阴阳之间对立制约关系的失调,动态平衡被打破,导致病理情况的发生。 阴不治阳为阳病:就是阴虚或阳盛导致阴不能制约阳导致阳偏盛,表现出阳盛的证候或病理情况。 阳不治阴为阴病:就是阳虚或阴盛导致阳不能制约阴导致阴偏盛,表现出阴盛的证候或病理情况。 举例说明:寒不能制约热导致热更盛,表现出热象。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按你的理解思维是没错,只不过这是理论东西,你所说的“阴虚则阳病”或者“阳虚则阴病”,阴虚本身就是病,阳虚本身也是病,怎么可能同时出现阴阳一起病?这从理论上就没法解释了。阴阳是一个平衡的,只可能出现一边过剩,一边虚的情况,那么虚的一面即是病的一面。

阴盛则阳病,为什么阳病治阴呢?

调整阴阳,使之恢复或保持平衡(稳定在正常限度之内,亦就是阴阳的自和与平衡。),达到阴平阳秘,使人体生命活动得以稳定、有序和协调。 阴阳偏盛,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在正常的阴阳自和平衡之上,感受邪气(有内因和外因之分),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故治疗就相应的采用“泻其有余”(实者泻之)的原则。 阴阳偏衰,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在正常的阴阳自和平衡之下(阴阳双方都偏于虚弱的状态),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故宜采用“补其不足”(虚者补之)的原则。 (亦就是说人体偏虚弱的状态下,泻法肯定要谨慎用之,“补其不足”才是原则。) 单纯虚证的治疗原则亦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这句话的了解是什么?

阴阳两不和,,,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胜则热,阴盛则寒,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归根结底是:阴阳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什么是隔阴病?

这是一个中医的术语,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邪热内盛,深伏于内,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也叫真热假寒证。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症状,但病人心胸烦热,不恶寒反恶热,为欲近衣被,其实质为真热假寒。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阳气太盛,阴气不能相荣也。不相荣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阴于外,故曰阳盛格阴也。”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