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14亿!印度总人口赶超中国是假消息吗?为啥根本不用慌?

2023-06-12 06:04:53王煜全创新地图05:09 4333
声音简介

【王煜全 要闻评论】粉丝群已经开通

欢迎加入前哨粉丝群,在这里你可以和科技投资人、创业者、各行业专业人士互动沟通,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前哨相关活动动态,结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


如果您想洽谈合作,请添加创新地图的微信:innovationmap ,并附上简介。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上个周末,也就是3月6号,有一条新闻刷屏了朋友圈:那就是印度人口总数超越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截止到3月5号印度总人数为14.15亿,超过了中国的人口数,比中国多出了311万。如果数据准确,无疑是历史性的时刻。


我的同事专门去查了一下数据来源,发现国内的报道基本都来源于一个印度的健康服务和媒体网站Medindia。这个网站创立于1999年,是印度最早的几个健康网站之一,现在也在搭建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的服务平台。这次印度人口的统计数据就是这家网站统计的。


Medindia里面有一个“印度人口时钟”板块,声称会根据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进行更新。截止到2022年3月6日上午11点,印度人口的显示数据正好是14.15亿。


图片


Medindia声明,这个数据是医学审查小组进行审查过的,不过还是引发了一些质疑。因为Medindia医学审查小组没有政府背书,并且“印度人口时钟”的网站显示是一名个人开发者开发的,计数加计时的这些实时数据是否权威有待论证。


图片


不论数据是否属实,印度人口正在爆发性增长的确是铁定的事实。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印度人口在2020年就达到了13.8亿,当时的中国人口为14.02亿,只有2200万的差距了。


“印度人口赶超中国”这个话题背后,其实影射的是大家对中国未来的担忧。虽然人口数两个国家差不多,但是印度人口更加年轻化,25岁以下人口占比约50%。对比之下,中国25岁以下人口约为4亿,占比约为28%。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所以更多的热议集中在老龄化社会,以及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谈论的,是否应该在放开生育的基础上奖励生育。


其实我们分析社会问题,要稍微站到高一点儿的维度才容易看得清楚:


第一,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关系,而且大多数时候,大量贫困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阻力而不是动力。


今天人口数量很大的国家大多数都很贫困。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在过去40年经历了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腾飞,因此有人通过分析中国,来延伸预测其它大国比如印度、巴西的经济增长趋势。


事实上,像我国这样人口大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在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是社会教育、制度改革、产业集群等等综合因素的结果,不能依葫芦画瓢套用到别的国家上。


第二,在人口足够多的情况下,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要比绝对人口数量重要得多。


社会环境包括尊重商业规律,遵守契约精神,文化环境包括重视教育、支持创新。在支持创新的政策和文化环境下,高密度的优秀人才聚集到一起,不断激发出更多的创新,并能规模化地推广到社会,从而造成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才是优势。


所以,与其说鼓励增加人口,不如打造一个亲商业亲创新的环境,人口整体的教育水平也会得到提升,有更多比例高学历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让更多高素质人才有能力投身科技,进一步增强国家实力。


中国的一个有竞争力的指标是,每年大学毕业生有800万,2021年更攀升至909万,而美国才只有400万。


第三,现在的竞争是生态竞争,一个地方建立起足够大的产业集群就有了竞争力,以珠三角、长三角、越南乃至日本、韩国的经验,一亿以上人口、人口足够密集,有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就足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了。


在一个产业集群里,研发机构、科技企业、投资机构等等高度密集,具备更完善的产业链,科学家、工程师、研发人员都会向这个产业聚集,拥有更高的科技创新密度,更容易实现知识共享和技术合作,能够更好的支持创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波士顿,拥有1000多家生物技术企业的肯德尔广场是全球生物技术最集中的地区;旧金山的硅谷,是全世界互联网技术人才和风险投资密度最高的地方。



图片

中国经济正在显示出以广深和江浙沪作为区域龙头带动发展的格局,智能设备、电动汽车的制造正在这里迅速腾飞,中国制造的优势正在彰显,这就是产业生态的完善带来的发展活力。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大批教育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的人口,经济的发展大概率不可能有快速成长的可能,更谈不上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至少我有几位很懂印度的朋友,都不认为印度经济有超越中国、甚至持续快速增长的机会。


所以,印度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我们的环境变了,策略如何改变,以顺应未来全球竞争的需要,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底层思考逻辑,会在“前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球风口”,扫码报名加入特训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不开心就去超市听好消息什么意思

可以这样回复你说的对,超市里边都是打折的好消息。逛一逛,说不定心情就会立马开心起来。 不开心就去超市听消息。意思是超市野坦里总是有喇叭在说着弯做好消息,好消息等打折活动,去超市就可以听见好消息,埋脊衡还有超市里边的纸商品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不让人看着特别的愉快,你的心情就会变好啦!

哪里可以了解张根硕的消息?

关注对方的微博

网传中国90后1.5亿单身是真实的消息吗?

不是。这是虚假信息。

这算是一个悖论吗?一个人收到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坏消息是假的,坏消息是好消息是真的。

应该是个悖论: 好消息是坏消息是假的,当然是好消息。 坏消息是好消息是真的,当然不能算坏消息。

丫头,不要不理我,等你消息的时间里,你不上可知道我在度日如年。

祝你的丫头回到你身边

用来表示消息和传说好无根据的成语

由于不懂这个词的人望文生义,这样的人多了,词意也就变了,甚至完全相反. 像“差强人意”原指振奋人的精神,现指勉强使人满意 这类词现代很多,而且越来越多 因为词语是人用的,多数人变了,它就要变

谁看了1月14号那个超级家长会——寒假第一课啊?讲的是不是什么星级考的??

是啊 是星级考

假如开心超人穿越到古印度

一个时间定位在在古代,一个时间定位在未来 想象不了

真的假的,没看到消息啊

没有看到消息很正常。 可能没有时间看。 也可能玩的同时忽略了,没有看消息。

假如我现在有两个消息,即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那么把我当好朋友的那位会先听哪个消息呢?为什么?

看好朋友对你是怎么样的!这个不定,如果你的好朋友知道有好、坏消息的话,我觉得会先听坏消息,在听好消息,因为往往坏消息就是原因,好消息有可能可以解决这件事的呢?然后一般的好朋友 就 听好消息,他希望你开心,快乐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