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第十回 讨燕军败建文出亡,靖难功成永乐登基(03)

2022-03-09 18:00:07喜马大白话12:38 5261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49 喜点
声音简介

靖难之役:坐拥大军的朱允炆,为何败给燕王朱棣呢?

因为他是文人, 不懂得用兵,不重视武将,所以会败给了朱棣。

明成祖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变到底是他的错还是建文帝朱允文的错

没有对错,只有成败

靖难之役失败后,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了哪里呢?

他去了西天极乐世界,宫中被烧焦的尸体其中有一具就是他的,只是朱棣不相信他会那么死而已。

朱棣靖难成功后,建文帝的子女去哪里了呢?

建文帝的子女趁机逃出宫外,然后隐姓埋名躲起来了。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出家东明寺。

好想加入中国空军啊,让所有人为我感到骄傲自豪,中国空军,永不言败!

我也想。。。。

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成语

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折:挫折;挠:弯曲。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译百折不回。 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屡败屡战 lǚ bài lǜ zhàn 屡:多次。意为多次打仗失败还继续坚持作战。 出处:闻诸先辈云: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元度乃得免罪.

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成语

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 释义 折:挫折;挠:弯曲。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译百折不回。 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释 义 接:接战;厉:通砺(磨刀石),喻指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意为只要经过交锋就重新把嘴磨得锋利以便接受下次挑战,比喻始终保持斗志的一种态度,也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解 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比喻有充足的勇气。 含褒义。

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原因,他最终下落何处?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都是一个谜团,关于他的踪迹说法也是各不相同。

049和096谁强?

096强,096有不死之身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