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集:大流士改革

2022-09-22 13:50:02远志yz08:44 36
声音简介

改革的目的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人口素质

什么是改革?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1、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 如果说20世纪是学生以学校为基地、以课程为途径、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学生以学校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场所,以学生基本教育和社会化学习为途径发展他们的态度、方法、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世纪.因此,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不仅表现为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而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以下几方面都得到发展:首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赋予新的内涵;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思想品德、性格意志、态度、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高考英语真的会改革吗?怎么改?

2016年会改革,英语不再和其他科目一同在高考中统一考,会将会考时的英语成绩计入总分,而且分值有所下降

改革成语有哪些

深化改革 加快改革 个税改革 中外改革 高考改革

改革自新的成语?

改过自新 [gǎi guò zì xīn]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学生会如何改革

这个,,不可能有人给你 你这个是命题作文吗? 先阐述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 再结合实际,谈如何坚持和完善

学生会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我觉得学生会要进行改革,就是让更多人懂得敏消禅竞争桥尘,也要让更多的人脱颖而出,而且改革之后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因为有新的制度,桥兆所以有更多的人加入

怎么理解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改革的意义: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 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的目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扩展资料: 革命从它最全面的意义来说,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剧变性的跃进。在陈旧的制度同争取自由的新的生产力之间,进而从人的关系上来看; 在旧秩序内部的上层阶级同下层阶级之间,在以前的阶级同向它挑战的新的阶级之间,各种冲突的汇合,会带来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原来被剥削的阶级同新的统治阶级合而为一。 后来,只是对于现代欧洲的革命,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有时间认真加以考虑。马克思在1843年已经开始研究英国、法国和美国的革命(他的笔记中说明了这一点)。

谈谈波斯帝国的形成和大流士一世改革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 古国名。波斯人原居中亚一带,约公元前二千年末叶迁到伊朗高原西南部。公元前六世纪于米堤亚统治下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前550年部落首领居鲁士灭米堤亚建国,定都苏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征讨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南部,并远征中亚,形成帝国。在冈比西斯(公元前529—前522年)和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统治时期,疆土东抵印度河,西迄巴尔干,北及中欧,南至埃及,形成古代最大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军事大帝国。公元前五世纪和希腊争夺东地中海霸权,爆发持续43年的希波战争(公元前 492-前449年),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统治。划分为二十三个郡,分建四个都城:苏萨、巴比伦、埃克巴坦那、波斯波利斯,建有驿道网。公元前四世纪左右,国势转衰。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吸取埃及和两河流域的艺术成果,并对造型艺术进行了独特的创造。有著名的波斯波利斯百柱大厅、人物浮雕、釉陶和有壁画的宫殿。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称祆教或拜火教)。 波斯最早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伊朗高原北接里海和中亚盆地,东北起自兴都库什山脉,西北倚高加索山脉,西有札格罗斯山脉,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其四境或阻以高山,或面临大海,是比较闭塞的内陆高原。 伊朗高原最古的居民是依蓝人部落。公元前4000年,他们已定居于札格罗斯山脉的西南部,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曾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7世纪被亚述击败,逐渐衰落。 波斯帝国以前,伊朗高原西部曾先后兴起过埃兰和米底。 公元前7世纪后半期,伊朗高原西部形成米底人的奴隶制国家,它曾与新巴比伦王国结成军事联盟,于公元前 612-前605年击灭并瓜分了亚述帝国。但米底国家历时短暂,于公元前550年亡于波斯。 当公元前7世纪米底强盛时,波斯人的部落联盟,受米底统治。公元前553年出身于阿黑门尼德氏族的居鲁士(公元前558-前529)率领波斯人起来反抗米底的统治,于公元前550年灭米底王国。随后,居鲁士率兵进行扩张战争,征服小亚细亚,又于公元前538年占领巴比伦城,灭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29年,居鲁士死于对中亚细亚的扩张战争中,这时波斯帝国已基本上形成。居鲁士死后,其子冈比西斯二世(公元前529-前522)于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 公元前522年,祭司高马达起兵反抗波斯,夺取了政权,并以免税三年和不服兵役为号召。一时波斯帝国境内被征服民族纷纷独立。高马达起兵后,冈比西斯死于从埃及回国的途中。出身于阿黑门尼德氏族的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前485)在波斯贵族的支持下,杀高马达,夺得了政权。大流士一世即位后,残酷镇压了波斯帝国境内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斗争,不仅恢复而且又扩大了帝国的疆土:东起印度河,西至小亚细亚沿岸,并曾一度占有了欧洲的色雷斯部分地区,南有埃及,形成包括整个中近东地区的领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大帝国。从大流士一世时起,帝国的首都共有四个:苏撒、爱克巴坦那、巴比伦、帕赛波里斯,波斯国王及其宫廷一年四季轮流驻跸于每个都城。 在大流士一世统治的晚期,公元前492年和公元前40年,曾两度派兵西侵希腊。此后,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持续多年,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史称"希波战争"。 庞大的波斯帝国只是一个暂时的军事行政联合,历时半个世纪之久的希波战争使波斯帝国元气大伤。困于内外重重矛盾的波斯帝国,从公元前5世纪末起便急剧衰落。当马其顿-希腊东侵时,波斯军队无力抵抗,屡战屡败,终于在公元前330年灭亡了。 波斯帝国领土辽阔,民族复杂。当其全盛时期,帝国以相当严密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对待被征服民族的比较开明的政策,维持帝国的统一。为了军事和行政的需要而修筑的驿路网,把帝国各部分紧密连接起来,同时也为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海上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大流士一世实行税制改革及统一度量衡和币制 ,更促进了帝国的经济发展。 在艺术方面,波斯帝国留下了宝贵遗产。帝国从各被征服民族征调劳动者和建筑材料,用以兴建宫室,装点都城。波斯的建筑融合埃及、巴比伦、希腊各民族的艺术成就,构成自己独特的雄伟壮丽的风格。大流士一世的新都波斯波利斯的宫殿建筑在巨石垒成的高台上,有大王听政的殿堂和百柱大厅,浮雕和壁画形象生动、庄严肃穆,显示出国王的尊严。根据波斯波利斯王宫正门上的铭文,薛西斯一世修建了万国之门。金属细工在波斯也是一种高度发展的工艺。艺术家们以槌压的方式制成金片装饰宫殿的门和用具。波斯文化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使用楔形文字。大流士一世当政时,琐罗亚斯德教定为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