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

2022-03-12 20:50:00谢怜是我推05:48 10
声音简介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者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吃中饭,手里的窝窝头还没啃完,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小学六年关于老师回忆的事情

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小学五年里记载了我和同学的摩擦的故事,记载了我和同学之间快乐的故事,这将是我一生中无法忘记的一段美好时光。 其实,让我留恋的不光是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有美丽的校园,尤其是老师的分分教导,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记得那是三年级时,我是班里的副班长。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作了一份试卷。由于我的疏忽,留言条的格式写错了,减了24分,只得了76分。当发下来的时候,我看见那刺眼的分数,控制不住那晶莹的泪珠,落在我的脸旁。同学们看见了我的分数,对我不住的安慰,可我就是将这种好心当成了一种嘲笑,哭着跑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见了,好象全都明白了,说:“同学们只是想安慰你,不要误解了他们的好意。老师想再对你说,考不好是难免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从此跌倒。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听了这句话,我感受到老师、同学对我的关怀。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告诉那上小学的同学一句话,珍惜小学的美好时光吧,不要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友谊是最大的财富

《十六年前的回忆》讲的是什么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小学六年级作文“校园忆事”

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它像彩虹一样,展现着我们儿时那天真而又多彩的瞬间…… 童年的生活像天上的一颗颗繁星,那最大最亮的一颗莫过于五年级那年的一件事。12月,洁白的雪花覆盖了整个校园,我们小学举行了大合唱比赛。比赛开始,一阵又一阵的优美声响彻整个校园。终于轮到我们班了,忐忑不安的心顿时紧张起来,我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了台。“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我们的朗诵刚劲有力,歌声柔中带刚,优美动人。打动了全校同学,我们陶醉在悠扬的歌声中……比赛结果出来了,张老师走上台,大声说:“高段一等奖——五(1)班。”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天,我激动极了,全班都沉浸在喜洋洋的欢乐中。 屋外寒风呼啸,天空阴沉沉的,使我想起了10岁那年的一件事。“丁零零……”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爸爸接起了电话,里面传来大伯的声音。我察觉到爸爸的脸色,白里透青。听完电话,爸爸大惊失色,他惊慌失措地对我说:“楠楠,你……你奶奶去世了。”“啊!”我犹如晴天霹雳,心如刀割,爸爸带上我,一起前往奶奶家。一路上,花儿垂头丧气地弯下了腰,草儿似乎在向我哭泣。秋风里带着苦涩,吹得我心里空落落的。来到奶奶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大棺材,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奶奶,奶奶,你说话啊!”我带着哭腔大叫起来,“奶奶,你再抱抱我吧!”一想到自己永远失去了奶奶慈祥的爱,永远再也见不到奶奶了,就号啕大哭起来。奶奶那熟悉、和蔼的面孔,那憨厚、慈祥的声音,永远留在我心中。 门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心里却想打翻了的五味瓶,不是滋味。还记得9岁那年,我把妈妈最喜爱的花瓶打碎了。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地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妈妈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不一会儿,妈妈回来了,我胆怯地低着头,不敢看妈妈那张乌云密布的脸。妈妈把我骂了一顿,我怒气冲冲,一口气跑上了楼。 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童年的回忆永远充满温馨。

六十年代回忆感言?

最好的事,莫过于时光流过去之后,你珍爱的旧人旧物甚至旧时的感觉都还在;能够持久的东西一定有重量,一定经得起时间反复地冲刷和淘洗。

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

李大钊被军阀被害的事

回忆学校六年的小学生活

其实我感觉写东西我还是很在行的``但是这个忙不能帮您``不好意思啊`` 孩子刚6年纪就不自己多动脑??什么都指家里人```到大了呢`?~? 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只有靠自己``靠别人谁都没用``您要真想帮您侄女不如买本关于作文类的书籍~~!~!让她参考着``多学学``然后在写``多少会对她有些启发的~!~!

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

记住忘不掉的,忘掉记不住的,留下的就是自己最最值得珍藏的回忆!你不应该过分的在意你的过去,应该努力去奋斗未来!

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解说内容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简单《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小学六年的点滴回忆

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小学五年里记载了我和同学的摩擦的故事,记载了我和同学之间快乐的故事,这将是我一生中无法忘记的一段美好时光。即将步入中学.我对小学有太多不舍......我舍不得关心教育我的老师们;舍不得互相帮助的同学们;更舍不得和我打打闹闹的朋友们,他们给我带来了知识.快乐和友谊!我永远忘不了我是师生们!

《十六年前的回忆》讲了几件事

四件,你可以看日期 那年春天:李大钊坚持在北京工作,热爱党组织 4月6日的早晨:李大钊被捕 十几天过去了:李大钊被提审,看出他李大钊镇定自若 4月28日:李大钊等执行绞刑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