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 百年国战的阶段与转折(中)

2023-05-25 10:40:59白发布衣20:06 2.2万
声音简介

通俗西藏史(67)——百年国战的阶段与转折(中)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讲藏史的老布又来了!

咱们上期讲了唐蕃国战的内因和总评,这期老布结合具体战例,来讲分段和转折。

唐蕃国战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绝唱,从来没有两个单一种族的对决,可与它一样,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战争烈度如此之大,战场跨度如此之广。

要知道,这场对决从638年的松州之战开始,到821年的唐蕃会盟截止,绵延了183年。为了能够击倒对手,两国陈兵百万,大战197次。战线从云南北部,历经四川、甘肃、青海、新疆、一直延续到中亚,绵延长达数千公里。

相比于唐蕃国战的烈度,英法百年战争就像是流氓互殴。



由于这场战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太大,我们一定要分段来看。

我个人把这场战争分成了五个阶段,有些学者把它分成了七段,我觉得有点过于细碎了。

老布自己的分段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是松赞干布与唐太宗的相互妥协;

第二阶段是禄东赞父子对高宗、武后的初占上风;

第三个阶段是唐玄宗时期夺回主导权;

第四个阶段是安史之乱后,吐蕃的全面优势;

最后一个阶段是双方重回均势。

现在我结合具体战例,来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其实就一个战例,这就是松州之战。

咱们之前用两期的篇幅仔细讲过了,没听过的小伙伴去听《松州城下的东亚力量再平衡》这两期,我就不赘述了。

我就强调一下松州之战的关键点,如果要给松州之战定义一个关键词的话,你们觉得应该是什么?

是松州?

松赞干布?

还是文成公主?

其实都不是,松州之战的关键词,应该是吐谷浑!

这场战役的起始点是吐谷浑,终结点也是吐谷浑。

如果要给松州之战下个定义的话,它是一场在松州城下引爆的,以吐谷浑为标的物的战争。

文成公主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不过就是一个筹码,是个唐朝愿意付出,吐蕃愿意接受的筹码。

老布这么说,可能很多人听了心里别捏。

我不是不尊重文成公主,恰恰相反,我在西藏真真切切地感受过,藏族兄弟们对她的爱戴。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公主在汉藏交流上的重要意义,就提高她在松州之战里的作用。

仅就松州之战来说,文成公主就是一个双方愿意用来交换的筹码。

李世民用文成公主换回了吐谷浑的控制权,对于李世民来说,吐谷浑的重要性比文成公主高多了,别说一个就是三个五个,估计他都愿意。同时呢,文成公主的出嫁也意味着,李世民有意愿将吐蕃纳入自己的东亚国家结构里。

这话说白了,就是李世民觉得自己能控制得住吐蕃,不让这个野小子,在一个次要战略方向上给自己添乱。

对于吐蕃来说,接纳了文成公主意味着认可了唐朝的大哥地位,同时从唐朝获得了技术支持和贸易便利。

所以我前面说,松州之战是个双赢局,双方各得其利。

其实也正因为这是个双赢局,才会有之后两国关系的蜜月期。这就像是做生意,两边都受益,生意才能长治久安,要是就一边收益,指不定哪天就打起来。


对于文成公主来说呢,她超额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成了汉藏交流的符号。

你可以想一下,参与和亲的汉族公主有很多,还有哪个像文成公主这么熠熠生辉,长期被人爱戴?!

另外一点呢,文成公主进藏以后,保持了差不多十五年的和平岁月,在古代二十年就是一代人。公主以一己之力,保佑了差不多一代人。

就这一点,就够公主万家生佛、永享祭祀的。


第一个阶段就说到这儿了,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禄东赞父子和高宗武后的博弈。

这个阶段的关键词,还是吐谷浑,如果说的范畴小一点,就是大非川

这个阶段呢,依旧是以吐谷浑开始,以吐谷浑终结。

但这个阶段的吐谷浑和第一阶段的吐谷浑,不论在范畴还是烈度上,都是完全不一样。

第一阶段的吐谷浑,不过是浅尝则止,第二阶段的吐谷浑,则是彻底征服。

由于战争的目的性完全不同,也就不存在再次妥协的可能性了。

虽然在征服吐谷浑期间,禄东赞也打出了请求和亲的牌,但打出这张牌的目的,更像是混淆视听,为战役目的服务。

唐高宗当时是没答应和亲,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就算高宗当时答应了,是不是吐蕃就能像上次一样,彻底退出吐谷浑呢?

估计不能,至少不能完全退出!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当时的吐蕃需要通过对外扩张,来缓解国内的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既来自于经济层面,也来自于政治层面。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禄东赞图谋吐谷浑的同时,也在向西域下手。


我们把征服吐谷浑的时间线捋一下,就能发现,在青海和安西两个战略方向上,吐蕃的动作存在某种联动。

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禄东赞亲率大军开启了北上的征途。

首先挨刀的是更靠近吐蕃的白兰羌,据《册府元龟》的记载,“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余人,屯军境上以侵掠之”。

在白兰站住脚以后,禄东赞于660年正式发动了对吐谷浑的攻击,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3年。直到663年,吐谷浑大臣素和贵投降了吐蕃,吐谷浑才彻底崩盘。



在此期间,吐蕃军队的触角,已经进入了西域。

662年(龙朔二年),吐蕃策动疏勒、龟兹等地的部落叛唐。十二月,唐军征讨龟兹,结果领兵的苏海政不敢与吐蕃交手,用军资贿赂吐蕃,约和而还。

此战之后,安西大都护府被迫迁到西州(新疆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安西四镇已失其二。

随后,西突厥王室成员阿史那都支,自称“十姓可汗”,归附吐蕃,派兵攻打庭州(新疆吉木萨尔),杀刺史来济

663年,吐蕃势力进一步向于阗蔓延,唐朝以安西都护领兵救援。

也就是在这一年,坐镇青海的禄东赞彻底击垮了吐谷浑,慕容诺曷钵带着老婆逃入唐朝。

不过我们要注意,这段时间吐蕃在西域的运作,更像是驱虎吞狼之计。用在西域捣乱的方式,转移在青海的注意力。因为对吐蕃青海的重要性,远非西域可比。等到稳定住了青海的局势以后,吐蕃才算是真正张开了铁钳。

670年(咸亨元年),吐蕃连克西域十八州,唐朝被迫撤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

西域局面的彻底崩坏,算是打疼了优柔寡断的李治,他决心要教训一下吐蕃,于是第一次大非川之战爆发。

此时坐镇拉萨的人,已经换成了赞悉若,操劳一生的禄东赞,已于公元667年病死。

不过禄东赞的去世,并没有影响吐蕃的扩张节奏,赞悉若和论钦陵兄弟一内一外,完美地接过了老爸的枪。

670年8月,薛仁贵领兵进入青海,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唐军惨败,被论钦陵团灭。

这时候的吐蕃,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唐朝的战略布局。

我们注意看一下唐朝的版图,你会发现唐朝的控制区是个哑铃的形状。大家不要被那副北方草原面积特别大的版图骗了,唐朝绝大多数的时间里,版图都是东边一大坨,西边一大坨,中间用一段长一千公里,宽只有几十公里的柄相连,这个细细的柄就是河西走廊



如果我们回溯中原王朝的历史,你会发现河西走廊是帝国成色的试金石。拿得住河西走廊的都叫强,拿不住的都叫弱,明朝是拿了一半,只能叫半强不弱。

唐朝失去吐谷浑之后,相当于丢掉了河西走廊的战略缓冲区,而且吐蕃在之后,开始连续袭扰鄯州(青海乐都)、廓州(青海化隆)、河州(甘肃临夏)、叠州(甘肃迭部),搅和的李治连封中岳都停了。

不甘心失败的李治,在凤仪三年(678年),再次发动了进攻。

李敬玄领十八万唐军再入青海,这次战役比上次还惨,副将刘审礼、王孝杰被俘,李敬玄全军溃退,“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

这两次大非川的惨败,具有很强的转折性意义。

这是唐朝在建国以后,首次在西部这个战略方向上惨败。直接导致吐蕃获得了周边部落政权的认可,一举改变了唐蕃的战争格局。

这两次战役的惨败,其实让唐朝君臣心里清楚了,拿回吐谷浑已经不现实了。而且唐朝人也开始承认,吐蕃已成了心腹大患,成了一个可以比肩的挑战者。

但是不能就此认为,吐蕃已经一飞冲天了,咱们上期说过,这是一场十二个回合的职业拳赛。


其实唐军的表现,在李治和武则天时期还不太一样。

公允地说,李治真的是个好人,但太优柔寡断了。

他老婆跟他正好相反,武则天这老娘们是那种瞪眼就宰活人的性子。虽然上台以后,错杀很多人,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武则天比李治可强硬多了,而且也敢下注。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唐军的表现还要再细分成两个小阶段。

李治时期的唐军被吐蕃一棒子打得有点懵圈了。但在武则天时期,缓过劲儿来的唐军,就开始和吐蕃打得犬牙交错了。

虽然这段时间里,论钦陵又打出了识迦河、素罗汗山的大胜,但唐军也有良非川、白水涧的连胜。

这种犬牙交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安西四镇,从咸亨元年(670年)开始的二十二年时间里,四镇六度易手,但在武后的长寿元年(692年),唐军终于获得决定性的胜利,王孝杰在大岭、冷泉两地大败蕃军,论钦陵的弟弟悉多于(噶尔·达古日耸)被俘而死。

这次大胜之后,唐朝在四镇驻军两万,将控制权一直保持到了安史之乱爆发。

另外在剑南方向,也不知道是谁给武则天出了个馊主意,让她从川西开一条孔道,直取拉萨。

据说当时武则天听完,这个唐朝版的318国道以后还挺心动,这时候蜀地诗人陈子昂,赶紧给她上了一道奏章,表示“您别听那些人胡咧咧,他们脑袋里面都有虫子!”

咱们之前引用过一段形容吐蕃兵锋之盛的古文,“迩来二十馀载,大战则大胜,小战则小胜,未嚐败一队、亡一矢”就是来着陈子昂的这篇奏章,名字叫《谏雅州讨生羌书》


从上面这段内容,大家可以看的出来,吐蕃在噶尔家族的策动下,确实取得了战场的优势,至少是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拥有优势和主动权,并不意味着可以结束比赛。

唐朝毫无疑问是有反击能力的,而且还有一点要注意,唐朝和吐蕃不一样,吐蕃可以集全国之力在一个点上释放,但唐朝不行,唐朝周边需要控制布局的地方太多了,不可能倾其所有的和吐蕃梭哈。

所以这场比赛还长呢,吐蕃不过是获得了一局的胜利而已。


另外我们要说的是,这个攻势如潮的时代,在公元699年截止。

这时候垂垂老迈的武则天,还在皇帝位置上坐着,但决定攻势的不是她,而是论钦陵。

这一年论钦陵被迫自杀,弟弟赞婆和儿子论弓仁投唐。

论钦陵的死是这段岁月真正的转折点,他死后吐蕃的攻势,迅速进入低潮。

说真的,没有军神的战旗,吐蕃军队要下降一个层次,这点前线的唐将看得非常清楚。

《新唐书·唐休璟传》里面就写道:“吐蕃自钦陵死,赞婆降,……(赞普)其下皆贵臣酋豪子弟,骑虽精而不习战。吾为诸君取之。”

这话的意思是,论钦陵死了,吐蕃军队里那些豪酋子弟,根本不懂打仗,看我怎么弄死他们!

有时候,对手才是最了解你的人,评价也最一针见血!



下一个阶段出场对决的王者是尺带丹珠(赤德祖赞)和李隆基

尺带丹珠是吐蕃在位时间最长的赞普,一下干了五十一年。李隆基也不善,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口气干了四十四年。

这两位还有一个关联点,就是都与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金城公主

尺带丹珠是金城公主的老公,李隆基是金城公主名义上的哥哥。所以这是大舅哥和妹夫之间的战斗,可以想象金城公主心里得有多拧巴。

不过把金城公主嫁入吐蕃的,并不是李隆基,而是他的叔叔中宗李显

李显这老兄是中国皇帝里面的奇葩,因为他自己是皇帝,他爸是皇帝,他儿子是皇帝,他弟弟是皇帝,他侄子是皇帝,最牛的是他妈也是皇帝,所以李显被尊称为六位帝皇丸

应该说李显是个好人,在整个唐朝皇帝里人性算不错的,就是精神上被老妈折磨残废了。

不过他当皇帝这几年,日子还算不错,老妈死了,精神压力也释放了。一度威胁北方的后突厥,也被老妈搞残了,吐蕃军神论钦陵也死了,吐蕃的攻势也陷入了低潮。

所以,这段时间里唐蕃关系相对比较平和。

李显还特别下了昭命,同意吐蕃留学生可以入学国子监。要知道国子监的门槛可是很高的,不是随便谁家的孩子都能进去学习。

李显不光允许吐蕃子弟来求学,还和吐蕃使臣一起打马球健身。吐蕃使臣也很上道,写诗拍中宗马屁,搞得李显龙颜大悦,赏赐了衣物。


不过,在这段和平岁月里,吐蕃似乎获益更大。

因为李显脑袋一抽,把河西九曲之地,也就是黄河上游甘肃玛曲、青海同德之间的地区送给了吐蕃。这个地方水草丰美,是青海除河湟谷地以外的另一块膏腴之地。

李显把这个地方,以公主“汤沐之地”的理由送给了吐蕃。当时大臣们顿足捶胸的反对,结果本来性子很优柔的李显,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执拗。

结果这次馈赠,给日后的唐朝造成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从这件事上就能看的出来,李显的大局观真的很一般,就这个水平被老妈折磨也是该着。

李显死了以后,接班的唐睿宗是个过渡型皇帝,干了两年就不玩了,再下一个就是李三郎——李隆基

这位算是唐朝皇帝里的另一个狠人,连续发动了两次政变,才上了皇帝位。

李隆基上台前后,两国关系再次急转直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死磕。


这段大舅哥和妹夫之间的死磕,内容太多了,这期讲不完,咱们下期接着讲。

这期就先到这里吧,最后还是感谢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们,希望大家帮们转发、评论、五星好评,谢谢大家啦,咱们下期再见!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吗?

不是、每个阶段都是一个转折点、我们将来还有很多的转折点、

为什么说中学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一定要对自己今后各方面的发展方向有个初步的构想,要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首先,要学会学习,学会交流。要想搞好初中文化课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同学们最好对自己每天的时间作个具体的安排,列一份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科学地安排好各科的学习。另外,每天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抽些时间来自学,不仅要将所学的知识去归纳、总结,还要敢于质疑,要不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你知道哪些神转折的段子,小故事或者剧情?

一女生暗恋一男生很久了,今天想去表白,她问:“你……你有喜欢的人吗?”男生说:“你猜呀!”于是女生把全班女生的名字都说了一遍,只没有说自己的,男生对她的作答都表示否定,轻轻凑到女生的耳边,说:“你还没说男生的名字呢。”😂😂😂

教育学作业是为什么神童往往在小学阶段就夭折了

在几年之前,电视节目上曾经出现过一批比较特殊的孩子。 之所以说这些孩子特殊,是因为在这些孩子较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同龄孩子许多的智力,他们往往可以在极低的年龄阶段完成许多繁难的学习任务,比如一岁背诵唐诗,两岁解出数学难题等等,由此,这些孩子得以脱颖而出,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登上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 然而,就在这些孩子进入学校之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了。 这些孩子中的相当一部分,都因为性格上的怪异、爱好上的特殊、情感、意志上的缺点,而被认定为“不合格”,甚至于被当成“夭折的神童”而再次为公众所知。 当我们为这种现象而惋惜、哀叹的时候,更应当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神童”的消失。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记住这样一点,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智力仅仅是个人素质的一个方面,真正决定其未来的因素,很大程度要依赖于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知识化、信息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使得整个社会上出现了“知识崇拜”、“人才崇拜”的潮流,而较高的智力水平,是形成高知识人才的最有利条件,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每一个家庭都将孩子的智力开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单纯强调智力上的开发,无疑意味着孩子的发展之路变得十分狭窄,而当家长本着急功近利的炫耀心理,为了实用和实际的目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其结果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我们看到,在当下中国的众多家庭中,许多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就开始了学习的过程、儿歌、唐诗、算术、钢琴、书法、绘画、英语、舞蹈、计算机……举凡我们能够想到的技能,都有孩子在默默地学习。 从家长的角度看,当自己的孩子掌握一两项超越年龄、超越智力水平的技能时,无疑意味着孩子在智力上的极大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意味着在未来的角逐中可资利用,更是许多家长在茶余饭后炫耀自己教子有方的资本。 于是,当个别孩子实现了“神童”的目标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便投身于这场人为的“造神运动”中来,如此周而复始,最终便导致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家庭教育,完全陷入了单纯强调孩子智力开发,甚至是技能开发的怪圈之中。 在家长们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思维背后,受到伤害的却是我们的孩子。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可能保持一致,当家长过分强调智力因素的培育时,受到伤害的就注定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那些人为打造的“神童”,还是未能达到“神童”目标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在这种被动学习的过程中遭到了兴趣、爱好上的扭曲。 当一个孩子在这些方面长期受到压制的时候,其心理上所遭受的损害也就无需赘言了,于是,一个个原本被捧入云霄的“神童”,在加入了学校生活之后,其心理上骄傲、偏执、缺乏耐心的障碍性问题就都显露了出来,神童的夭折,也就成为了必然。 愿对你有所帮助!

百转千折的意思

千回百转,曲曲折折。可以说路很难走,也可以说经历很坎坷。

千转百折是什么意思?

千回百转,曲曲折折,可以说路很难走,也可以说经历很坎坷。

建国以来我过经济体制的发展转变的几个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说的好!我顶!

转折和并列同时出现的片段怎么理解?

先考虑转折。其实像这个选项D如果改成霍金的太空移民理论是正确的。也是一样的。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后面的并列部分说地球的区域小,抗灾难能力差,还是在解释为什么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为什么三年级被很多老师称为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呢?

因为从三年级开始才真正的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而且也是孩子们提升非常重要的阶段,那个时候悄桥孩子们也比旁滑较懂事可以更好启启猛的学习。

中学生百科英语2适合哪个阶段学生

初中生或者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