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词典|念奴娇|辛弃疾

2022-03-14 21:30:22篤思小姐姐13:25 39
声音简介
书东流村壁

宋词——辛弃疾的《丑奴儿》。

写词写诗是需要情感的,有的时候伤感的时候会写出很好的诗词来,平时我就喜欢写写,当然写的不好了,不过相对于平常,哀愁的时候真的能有很多的情感爆发,所以也就能有很多的莫名其妙的语句出来了。没有哀愁的时候总是觉的自己是最倒霉的,最应该有哀愁的,等知道了什么是哀愁了,才明白自己的那时候的无知和幼稚。这是我自己的感想。

辛弃疾《丑奴儿》

丑奴儿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千峰云起, 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 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 山那畔别有人间, 只消山水光中, 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 松窗竹户, 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 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 觑著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 新来莫是, 别有说话?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天凉好个秋……希望你满意……

辛弃疾《丑奴儿》

强,在这里应该念三声。 强qiǎng 含义有:硬要,迫使:强词夺理。强迫命令。 尽力,竭力,勉强:强谏(谏:规劝)。强人所难。 而二声的含义是:强健,强盛,盛大的意思。因此这里明显不适合念二声。 “说”字一共有三个读音shuō;shuì;yuè shuì 表示说服对方 yuè 则通假悦 明显两个都不对,这里应该是念:shuō “还”有两个读音:hái huán hái 表示:返回;还,复也;还,返也;仍旧,依然 huán 表示:归还;恢复;回答,对付;交还,归还 因此,这里应该读:hái “却道天亮好个秋” 结合上文: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时,喜欢说愁,其实内心没有愁,只是为赋新词而已。如今真的满怀愁苦,却说不出来了。因为当“识”尽了愁,却就“说不尽”了。任何词语,都无法概括内心万般的苦闷。真正的苦水,倒不出来,只好感叹一句:“却道天亮好个秋”。这里运用的是比兴的手法,贴切自然,好不造作。将内心悲凉的情感,用秋天尽情地表达。

丑奴儿辛弃疾原文翻译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 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 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作者: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是南宋诗人吗

辛弃疾的主要的活动时代就是南宋时期,所以说他就是仿数南宋时代的诗人,而且他刚开始的时候应该笑大羡是出生在原先北宋的范围之内,后面的话也就是到了南宋,他一生大部分的时碰拍间都是在南宋度过的,所以说他肯定也算南宋诗人,其他的词写的很好,所以说他是一个比较全能的人。

辛弃疾是南宋?

正在加载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基本信息 中文名:辛弃疾 别名:辛稼轩,辛幼安 籍贯:中国山东 出生地: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140年5月28日 去世年月:1207年10月3日 职业:文学,词人 代表作品:《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是南宋什么人?

很著名的诗人,

宋代诗人辛弃疾怎么死的?

生老病死的呗

辛弃疾是南宋还是北宋

辛弃疾是南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的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其代表作有《清平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辛弃疾的早年经历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1140年5月28日)卯时,祖上为狄道人,自始祖辛维叶时迁居济南历城。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遂仕于金朝。尽管如此,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他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同时,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辛赞对辛弃疾寄以殷切的期望,曾两次让辛弃疾至金都燕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借机侦察金人形势,以图恢复。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