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第2集 家风与影响

2023-05-23 17:29:00历史军事档案室15:15 14.1万
声音简介

【强烈推荐】


历史——《曾国藩传》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1月出版。作者朱东安。由江涛播讲!共104集。


【内容简介】


曾国藩,命逢风云诡谲的动荡中国,从一个秀才 ,后成为晚清重 臣、湘军之父,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毛泽东曾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 文正”;蒋介石亦说其“足为吾人之师资”。可也有 人说其是“汉奸刽 子手”“吾祖民贼”。      其实,赞也好,毁也罢,对曾国藩本人已毫无意 义。而绝对的好和 绝对的坏是无趣的,所以我们选择荣辱参半、毁誉皆 有的曾国藩,看他 在荆棘遍地的、无法逃避的历史环境中如何权衡、如 何抉择、如何失败 或走向成功,甚至他的无奈、失望与希冀,对今人面 对现实皆有启发与 思考的价值。      我们之所以选择朱东安先生的《曾国藩传》作为 “回顾丛书”第一 本,实因除去研究语言表述的历史特征,《曾国藩传 》堪称曾国藩传记研 究中扎实、功力深之作。


【作者简介】


 朱东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聊城人,1939年生。朱东安教授先后出版有《曾国藩传》《曾国藩幕府研究》《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四部学术专著。《曾国藩传》是朱东安教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他多年来从事晚清史研究的基础。

【购买须知】 


1.本付费有声书在充值/购买环节遇到问题,可以通过页面上方按钮,分享至微信内使用微信支付完成购买。有问题可搜索公众号【喜马拉雅付费精品】来随时咨询问题,也可拨打客服电话:0514-82395811为您贴心解答。


2. 本有声书为虚拟服务内容,购买成功后概不退款,请您理解。严禁翻录成任何形式,严禁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传播,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曾国藩的电视剧,关于曾国藩的电视剧或电影

1.关于曾国藩的电视剧有:《魂断太平》、《天地民心》、《太平天国》、《走向共和》等。 2.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3.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4.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5.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6.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爱看书对人生有什么影响?

曾国藩爱看书,对人生的影响就是他从书中汲取了很多的智慧和营养和精华,对他一生的为人处事都有影响。

曾国藩的电视剧,关于曾国藩的电视剧或电影

1.关于曾国藩的电视剧有:《魂断太平》、《天地民心》、《太平天国》、《走向共和》等。 2.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3.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4.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5.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6.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于曾国藩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曾国藩,一个中材之人,用他的顽强意志和艰苦的努力,在中国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他的精神是中国人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的藩怎么读

应该读fan,不过不是二声,是一声。这个藩只要做为人名,一般都是一声

藩篱什么意思 藩篱的意思

1、藩篱,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fān lí,本义是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如:《国语·吴语》:“孤用亲听命於藩篱之外。”韦昭注:“藩篱,壁落。”其引申为边界、屏障。其也比喻界域、境界,或用来指某一范畴。含纯 2、与“樊篱”区别:“藩篱”与“樊篱”尽管读音相似、意义相近、词性相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它们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读音词义不同:从字面来看,“藩篱”与“樊篱”的区别在于“藩”和“樊”:“藩”读音是fān,“樊”的读音fán;二者相同点是都有“篱笆”之意;不同点是“藩”还有“屏障”的意思,“樊”谈御咐还有“关鸟兽的笼子”的意思。“藩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形象的客观存在的实物“篱笆”的门户或屏障;“樊篱”是指概括的、理性的、抽象的主拆正观能动(一般多指思想、观念方面)的虚物“篱笆”的限制和束缚。感情色彩不同:“藩篱”一般情况下是中性词;“樊篱”多用在反面语境中,故贬义色彩强烈些。

藩篱什么意思 藩篱的意思

1、藩篱,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fān lí,本义是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如:《国语·吴语》:“孤用亲听命於藩篱之外。”韦昭注:“藩篱,壁落。”其引申为边界、屏障。其也比喻界域、境界,或用来指某一范畴。 2、与“樊篱”区别:“藩篱”与“樊篱”尽管读音相似、意义相近、词性相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它们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读音词义不同:从字面来看,“藩篱”与“樊篱”的区别在于“藩”和“樊”:“藩”读音是fān,“樊”的读音fán;二者相同点是都有“篱笆”之意;不同点是“藩”还有“屏障”的意思,“樊”还有“关鸟兽的笼子”的意思。“藩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形象的客观存在的实物“篱笆”的门户或屏障;“樊篱”是指概括的、理性的、抽象的主观能动(一般多指思想、观念方面)的虚物“篱笆”的限制和束缚。感情色彩不同:“藩篱”一般情况下是中性词;“樊篱”多用在反面语境中,故贬义色彩强烈些。

曾国藩喜欢的四字成语?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 才德兼备,文武兼资, 居功甚伟,震古铄今。

曾国藩读后感

读曾国藩,感悟蛮多,和大家分享一些内容。 曾国藩受唐鉴的启迪,一生中强调静字,他平日里坚持每日自省,就是给自己一个可以清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自查己身,并强调说老庄,管子,佛家皆提到如此,一定是有道理的。记得以前看蒋介石传时,蒋先生也是如此,他每日给自己定了一个功德格,记录下每天所做所想的点滴,并从中反省,几十年如此从不间断。 曾国藩的两句话我十分欣赏,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含刚强于柔弱之中。以柔克刚是老庄的精神,但几千年来能发挥地淋漓尽致,曾老他也可以算是首屈可指的了。做人做事万不可太过锋芒毕露,也不可过于强硬,否则在如今这个社会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同样也不能太过软弱,一味退让,让对方总是有机可乘,自个儿把自个儿逼到悬崖边上。 曾国藩在识人方面也是很有心得的。他的很多门徒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与曾老先生这个伯乐是分不开的。他那九弟在招募湘勇的时候,曾国藩送给他兄弟几句话,道出了识人的要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寥寥数语,放在现在来看,可能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觉得这种识人之术只可意会,很难言传。 一、此人为学严谨,虽为高官仍读书写文,人生也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 二、此人在穆,肃等人的帮助下成逐步走上仕途,并度过小人的诽谤,轨扎。所以那怕是再有才的人也需要别人的提拨,别人的帮助。任何时代,不论是官场还是职场,总是会有为了一已私利的小人。最重要的是不在乎小人说什么,也不是不去管,而是向上司及朋友澄清,清者自清。 供参考。

曾国藩家书的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家书原文及解释如下: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月廿二,奉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珊处,小隙①已解。 男人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其详具载示弟书中。 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用功,虽欲节劳,实难再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 萧辛五先生处寄信,不识靠得住否?龙翰臣父子,已于十一月初一日到;布疋线索,俱已照单收到,惟茶叶尚在黄恕皆处。恕皆有信与男,本月可到也。男妇及孙男女等皆平安,余详于弟书,谨禀。(道光二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月二十二日,收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栅那里,小小嫌隙已经解决。儿子以前对于过失,每每自己忽略了。自十月以来,念念不忘改过,问题虽小也要惩戒。详细情况都写在给弟弟的信中。 耳鸣近日稍好了些,但稍微劳累一点便又响起来了。每天除应酬外,不能不略为自己用功,虽想节劳,实在难以再节了。手谕训示儿子节劳,节欲,节饮食,我一定时刻牢记遵守。 萧辛五先生那里寄信,不知可靠不?龙翰臣父子,已在十一月初一日到了。布疋、线索,都已照单子收到,只是茶叶还在黄恕皆那里。恕皆有信给我,本月可以到。儿媳妇和孙儿和孙女都平安,其余的详细写在给弟弟的信中,谨此禀告。(道光二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