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随烦恼的总分类

2023-08-12 10:33:13寻道有声11:21 1360
声音简介

大中小随烦恼  现在开始的唯识论,我们比较容易了解的。我们现在开始的是讲随烦恼啊。但是我们研究唯识学,首先有一个观念,他是佛学的心理学,那么这个心理学,我们也可以叫他是道德观的心理学。基本上有一个前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所谓一切的罪恶、一切的烦恼,都是后天染污上去的。那么这个人性呢,他本来是非善非恶,本来是清净圆明的。假使我们返回到我们自己的清净圆明的境界,这是本有的,不过给他另外一个名称叫做成佛,所谓成佛者也就是成仁,找到自己本性的那个自然的本来。 那么他所起的作用呢,多半受了染污以后,因此把他分成八个部分,来解释。现在是讲到,心所起,由性,这个心所起用的第六意识最有关联,乃至同这个八个部分的关联的烦恼。烦恼是佛学的名称,我们经常说的,烦恼不是痛苦,烦恼,可是他是一个染污最厉害的东西,十种根本烦恼啊,这个我们重复一下啊,十种就是贪嗔痴慢疑,这是根本烦恼,这五个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这个属于思烦恼、思惑,另一个名称叫思惑。就是我们生来的,受染污以后的这个生命,思想上根本的烦恼。 那么另外五种呢,属于见惑,观念上,思想上,那就是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禁戒取见,而这两种思惑跟见惑合起来,就是十种根本的烦恼,这是归纳性的,佛学的观点,以道德观、以佛学的道德观,下面还加一个观念,因为人性本来是光明清净的,受了这些根本烦恼的障碍,染污之后,就变成我们现在的生命的各种烦恼与痛苦。 现在开始讲的,由十种根本烦恼连带关系所发生的,叫做随烦恼,随这个根本烦恼来,所产生的,现在我们去看本文啊,本文是卷六,这本书啊,是第 238 页,我们手边的《成唯识论》。“已说根本”,最后两行啊,最后倒数第二行开始,今天,“已说根本六烦恼相”,已经说过了根本六种烦恼相,贪嗔痴慢疑恶见,“诸随烦恼其相云何?”根本烦恼是随根本烦恼来的所产生的心理现象。 “云何”,怎么样,他归纳起来,“颂曰”,颂就是归纳,同中国文字的诗一样,把他浓缩起来,随烦恼,下面就是一个一个,归纳的名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些属于随烦恼,这有二十种,是归纳性的把我们心里现象啊,现在,他把这个颂文是归纳的诗,好背来,好记忆。现在他是引申的论述。 “论曰。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这种,我们心理的现状,随时随地,我们心理有的。唯就是这些,是,这个是不是是非这个意思,就是这个,唯是,唯有这个,所谓烦恼的分位,归纳一个一个范围,他有差别相,各个不同的心态。等流性,像一股水一样,他是一起流出来,一股流水一样,一起在流动,他看起来是一股总的一股水流,等流,普遍的在泛滥,但是你要详细分别每一个水分子的组成,他可有差别相,所以等流就是整片的出来像流水爆发,山洪暴发一样,一股流水就来了。他包含了很多东西,至于说这股等流性里头所发生,每一个水分子心态的不同呢,那有他的差别的分位,所以叫做“名随烦恼”。 “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这二十种的随烦恼归纳起来,有二十种,那么再把它做一个分类呢,有三种种类。“谓忿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就是我们刚才念1620下来,“忿恨覆恼嫉悭”等等,“谓忿等十。各别起故”他单独的心态,譬如我们说恨一个人,或者恨一件事,有时候不一定恨了,心理并不一定,根本烦恼是贪嗔痴随时存在,这个随烦恼实有时候起来,有时候不起来,所以这上面十种啊,“各别起故”有独立的形态,所以叫做“小随烦恼”。 譬如说“无惭,无愧”等二,“遍不善故”所以一个人没有惭愧心,自己没有反省的能力,自己没有了解自己的智慧,自己想想自己脸不红,所以无惭无愧,无惭无愧我们看看没有什么,人没有无惭无愧,我没有做对不起人的事,经常碰到人家讲,我也没有做对不起的事,我顶天立地,心理很坦然呐,非常高明。听起很好听,在佛学看来就是无惭无愧的,自己根本不行,可是找了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我还是了不起,本来觉得比不上人家,过后想想啊,我还是了不起,人都是这样。 所以古人有一首诗,这个是中国人讲,这个好的修养变成通俗的修养,“他人骑马我骑驴”别人骑个马,我没个马只好骑个驴,“仔细思量我不如”,仔细想想啊,我真糟糕,是骑马的好啊,别人的家里有特别好的一两百万的专门的小轿车,我们只好赶公共汽车,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人”回头一看后面还有一个,驴子还没有骑的,只好推起车来走,“比上不足下有余”,自己想,格老子,我还不错啊。譬如讲,修养看起来的确是很妙,“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人,比上不足下有余。”还是不错。 那么我们看,这个,我们讲中国这个民族性这个修养很高明,知足常乐,想想差不多,可是我们讲,把这首诗假设拿来讲一个心理修养的状态来讲,那这首诗糟糕透了。这是无惭无愧,永远不得上进,别人读书打 100 分,不过我老是 59 分,不过看看有些还只 30 分呢,没有关系,我还不错呢,站在中间呢。就是考试啊,100 个人,我差不多考了 99 名,不错了,还有个比我差的,他还是 100 名呢,很糟糕。这是无惭无愧。 所以惭愧的心啊,就是反省的力量非常强,不断求上进(的)心。那么在唯识讲起无惭无愧,两种。“遍不善故”普遍的一个心理,因为人很惰性,将就自己就原谅了自己,就是无惭无愧。无惭无愧不能叫你是恶,不算是大坏,还是不善,是遍一切不善故,这个无惭无愧呀,在唯识的心理面还很严重呢,比小随烦恼还要厉害,叫做中随烦恼,中等性的。 掉举等八个,下面,掉举与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个八个呢,“遍染心故”我们这个本性的光明清净,之所以不能明心见性,不能找到自己的本来,就是下面八个大随烦恼,这很严重。所以二十种烦恼分三类: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大中小三种,这是一个总的分类,那么这个分类了解了,现在,开始一个一个说明,所谓每一个心理状态。 

伴随成长的不仅有欢声笑语还有烦恼愁思说说你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想想你打

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看淡人生,所有烦恼就随之而去

道德经,了解一下。

烦恼烦恼烦恼烦恼

看你这样,估计你成绩就没好过吧? 别总是看到父母对你的管束,你想想你自己有尽力学习回报过他们吗?

烦恼烦恼烦恼

烦恼是别人带来的 开心快乐是自己找的 快乐也是一天 痛苦也是一天 何不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过完每一天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无法回避不开心和痛苦的事,那么怎样让自己在经历这些伤心和痛苦后还能开心起来呢?我觉得真正的快乐源自于对痛苦的领悟,因为没有痛苦的人生是无法感受到快乐的,我们只有正确地面对它,理智地剖析它,肯定应该肯定才能否定应该否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放弃,才懂得珍惜,才能记住该记的,忘记该忘记的,才能剖析人生中的痛苦,让它成为你人生的一种财富、一段经历、一份回忆、一种领悟而不是痛苦,这样我们就能坦然直视过去,坦荡人生,快意人生,无悔人生,人生才有真正的快乐,而不是逃避和掩饰,更不是强作欢颜。,因为我相信,人生是要我们面对的,不是逃避的,我们可以伤心但决不能沉溺和逃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听听音乐,出去散散步,看看外面的天空,其实也满惬意的.和朋友们出去玩玩,谈谈心也很开心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临的问题, 而人生中的烦恼也好像总是如影随形, 不论你想得开想不开, 日子还是一天天的过去, 开心也是一天, 不开心也是一天, 人要学会调整心态, 或者用一种心理暗示的方式来使自己愉快, 可以对自己大声说: 我真的很愉快我真的很愉快, 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愉快, 为什么不呢, 想想你拥有的, 别人没有的, 知足常乐啊。

烦恼烦恼烦!恼!

你好: 不能说是失败,更不能因此而否认自己,之所以这么想,不是你愿意的,但是事实却是如此,最大的因素就是你的心无力振作起来。换种方式来讲,就是你缺乏一种引力,一种能让心站起来的力量。 学习成绩不好,人缘不好,或许你可以换种方式来面对这些困扰。 我的建议是:最主要的就是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一旦得到提升,很多东西就都水到渠成了。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使自己不急躁,耐心,虚心的请教在学习中所遇见的问题。可以询问老师,可以询问同学,不能一味的贪玩,给自己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则是拉着你、拖着你向前。一旦学习成绩好了,老师也会看好的,一旦成绩好了,成绩不好的同学会向你投来学习的目光,成绩好的同学则会与你做朋友。和老师的关系也会更深。达到这样的效果,你就拥有了自信。而自信的源点,就是:信念。 祝愉快〃

烦恼烦恼烦恼

你别这样,人长大了就是必须面对这些问题的啊。要坚强一些,自己别给自己压力这是最重要的,加油!!!

烦恼,烦恼,怎么才能不烦恼?

没有人能够不烦恼,熟话说人非圣贤,所以只有能很好处理烦恼的,没有不会烦恼的。每个人的烦恼都不同,所以要看你烦恼的是什么,找到根源,想想事情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如果可以找个朋友来诉说诉说,人都说把快乐分享快乐的人就会多一点,把烦恼分担烦恼就会变轻一点。再或者你可以做些可以释放心情的事,来代替烦恼。朋友,把问题看得淡一些,有时候反倒会轻松!

烦恼++烦恼

或许没有人知道吧,感情本来就是种很奇妙的东西.如果你掌控得了,你会是最幸福的.但如果被它左右了,或许就是不尽的烦恼吧。愿你快乐咯

烦恼烦恼

用古来一句话,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来就一颗尘埃,死后就一坯黄土,有什么可烦的,活着一天就快乐一天,心放宽些,不要想太多,就会轻松很多。

烦恼烦恼

一点都不好……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