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的土地爷是谁?

2024-01-11 22:15:14滨子故事07:36 1.8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20 喜点/集
声音简介

中国民间的土地爷是谁?有着什么传说?

从古至今我国民间有着非常多的神祇,尤其是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毕竟我们传承的历史非常的久远。据说古代历朝历代都有凡人成仙的传说,其中最受现在普罗大众香火的就是土地神了,而土地神也是有非常多的,你知道土地神有哪些传说吗?想要更加的了解土地神,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土地神的文化背景 社神中以社稷为首,它包括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之神。社神就是土地神。 土地神也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作为地方守护神,尽管地位不高,却是中国民间供奉最普遍的。以前为他们建立的神庙几乎遍布每个村庄。 通常土地神是以一对老年夫妻的形象出现的,男的称为土地公公,女的称为土地婆婆。对土地神的崇拜实际上来源于古代的土地崇拜,后来,这种自然崇拜开始走向人格化,逐渐出现了一些真实的人物来充当这一角色,被人们称为土地爷。 其实,我国境内有无数的土地神,所以真正有姓名的不是很多。一般为他们建立的神庙规模很小,叫做土地庙,里面供奉并排坐着的一对老年夫妻。到明朝的时候,人们对他们的崇拜开始兴盛,而且这种崇拜还流传到了其他民族中去。在中国,过去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聚会,对该神进行祭祀,到后来这种聚会就演化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现象——庙会,成为一种重要的风俗。 二、陈年封缸酒 关于土地神的故事很多,比较有名的是陈年封缸酒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九江地区酿造的酪酒就很有名气。它味道香甜,常用来作为待客宴友的佳酿。有一年,王母娘娘设宴,宴请各路神仙。土地神在赴宴时携了一坛酪酒上天,准备请众神仙与他一同品尝。宴会上,王母娘娘得意洋洋地请诸神仙们入席痛饮。酒过一巡后,土地神想起自己带来的酪酒,便令侍从打开来,本欲自己先尝尝,然后再请诸神品尝。谁知酒坛刚一启封,醇香的酒味直朝各路大仙的鼻子里钻。不等土地神自己先尝,大家便涌上前,你一碗,他一碗,一抢而光。而王母娘娘的玉液琼浆竟被冷置一旁。 王母娘娘看到人间的酒竟超过了天上的仙酒,觉得大失面子,又恼又羞,十分生气,便下令土地神将九江的酪酒缸全部封起来,谁也不准喝。老百姓闻之,又气又恨,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忍痛将酒坛封祝一年、二年……五年过去了,喝惯酪酒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一位胆大的人偷偷将封条启开,发现封缸后的酪酒如甘露,格外香甜,颜色也由原来的淡黄变成了玻琅色。这一发现,使他又惊又喜。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启封。土地神见王母娘娘忘了这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也乐得受用。从此,酪酒便得名寓陈年封缸酒寓。 除了陈年封缸酒的故事外,还有土地神屈膝唐伯元的故事:明代,澄海山门村出了个唐伯元,明万历甲戌(1574)登进士后,升迁至吏部郎中,人称唐吏部。现在溪南一带仍流传着他的许多传说。 三、半夜出阵日 唐吏部出世那夜,他家门口的水井滚沸了,水滚上井面。老人们说,这是吉祥之兆,果然下半夜唐伯元出世了。 唐吏部出世时,正是凌晨,满天漆黑,突然间彩云朵朵,红光闪闪,人们都惊呼:半夜出阵日啦!原来是唐吏部哇哇堕地,过了一会儿,彩霞红光便自动消失了,从此潮汕有了半夜出阵日的俗谚。唐伯元小时,在村里一个学堂读书,经过一个小小的土地庙,唐伯元对母亲说:我刚才走过时,土地神和夫人站起来向我行礼。母亲气极了,打了伯元一个巴掌:放肆,连神灵也可拿他取笑,今后无论谁,凡长辈都要尊敬,不得拿他们取笑。 伯元对母亲说:你不信,可以先放两只贝壳在土地老儿膝盖上试试。明天早饭吃过,伯元母亲就带了4个贝壳,带伯元上学。到了宫旁,先叫伯元躲了起来,然后把贝壳放在土地神和夫人的膝盖上,回头再带伯元走过。伯元母亲尽管看不到土地神夫妇站立起来,却当场看到4个贝壳噼啪落地。这样,伯元母亲才相信他儿子说的是真话。 地方色彩比较浓的关于土地神的故事是土地神与牙祭的故事。

土土的故事阿土的爷爷看电视的时候笑掉了什么牙

应该是笑掉了大牙

土地爷的简介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汉族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 在中国的“神鬼世界”中,土地神算是众神有一位末等的“芝麻官”,但它家族庞大。旧时,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到处可见石砌的、木建的小小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土地婆,香火还挺旺。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般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据《礼记·祭法》载,同时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级之分,文称:“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据《搜神记》卷五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汉末为秫陵尉,逐贼到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缓缚之,有顷刻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此后,各地土地神渐自对当地有功者死后所任,且各地均有土地神,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称沈约为湖州鸟镇昔静寺土地神,岳飞为临安太岳土地神。  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中称土地神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又有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 土地神崇奉之盛,是由明代开始的。明代的土地庙特别多,这与皇帝朱元璋有关系。《琅讶漫抄》记载说,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因而小小的土地庙,在明代倍受崇敬。如《金陵琐事》称建文(1399-1403年)二年(1400年)正月,奉旨修造南京铁塔时,在塔内特地辟一“土地堂”,以供奉土地爷。又《水东日记》称当时不仅各地村落街巷处有土地庙,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 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一般土地庙中,除塑土地神外,尚塑其配偶,惜称“土地奶奶”,与土地神共受香火供奉,没有特殊职司。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

那一天是土地爷的生日

农历2月2日

急!急!急……土地爷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六月二十六日

土地爷的由来?

据老人们传说,土地爷是韩湘子的爷爷,叫韩文公。   韩湘子得道成为八仙之一,他的爷爷很眼馋,非叫湘子带他去终南山修炼不可。湘子说:“爷爷,修炼可没您老人家想得那么容易,要吃苦受罪不说,心还不能牵东挂西,念这想那的。”老头子连连点头,催湘子快带他走。   韩湘子背起滑渗祥爷爷,“呼”地一声上了天。这时,老头子忽然想起,怎么把老婆子忘了?要是把她也带上,老两口子一块儿做神仙该多好啊!想到这,他急忙大声吆喝:“湘子,快停下,快停下!”湘子听爷爷吆喝,吃了一惊,手一松,把爷爷从天空中摔了下去,正好掉在村头上。脸也抢青了,腿也跌断了,摸摸心口窝儿,早没气了。神仙没做成,倒先做鬼了。   韩湘子那个懊悔呀,就甭提了!老头子死了,老婆子白日里想,黑夜里想,饭喊纤也不吃,水也不喝,不久也死了。韩湘子就把两位老人安葬在爷爷掉下来的地方。在旁边搭了草棚子,供着老人的牌位。守坟三年,念经三七二百一十卷,超度老人的灵魂升天。   老头子韩文公在百姓中威信很高,是村里的“百事通”、“和事佬”。不但对耕种收割有一套经验,而且平日里哪家婆媳拌嘴,邻居不和,他都去劝解,息事宁人,大家都很尊重他。现在,听说韩湘子超度了老人的灵魂升天,名列神班,专管一方,成了土地神,正遂了众人的心愿。大家凑钱建起了庙宇,供奉着这两位老人。每逢老人的忌日,众人都来烧香叩拜,信搏祭祀老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和睦,少生是非。日久相沿成俗。   所以,土地庙多修建在庄头上,土地爷的塑像是没有腿的,就是因为当初跌断了腿的缘故。(摘自《沂源传说》县政协文史资料室提供 王智慧搜集整理 曾发表于《潍坊民间故事》)

土地爷身边的童子叫什么

庙里仙童:一般是指前世是庙里的仙童转世或童子的分灵投胎的。 土地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负责掌管一方土地的正神,住在地下,靠着香火供奉,吸收能量,是神仙中级别最低的,俗话说“别拿土地爷不当爷”。在民间土地的形象千姿百态,性格各异。是汉族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神灵之一,作为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中国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 在中国的“神鬼世界”中,土地神算是众神有一位末等的“芝麻官”,但它家族庞大。旧时,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到处可见石砌的、木建的小小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土地婆,香火还挺旺。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殷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据《礼记·祭法》载,同时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级之分,文称:“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土地爷是什么神

地主神。土地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管理某一片地面的神,后为道教所尊奉。土地神又称“社神”,俗称“土地爷”。该神源于古代的“社神”崇拜。社神,即是土地之神。因地面广阔不可尽祭,所以封土为社,以便祭祀。土地神的设置有时也是为了纪念名人。因为是附会当地的名人,从而加强在民众中的信仰。据记载,最早称为土地的是汉代秣陵尉姜子文,他死后成为钟山的守护神。

城隍爷和土地爷有什么区别?城隍爷是土地爷吗?

城隍爷和土地爷有很大的区别,甚至说城隍爷是管着土地爷的。而且城隍爷管的领域要比土地爷管的淋浴要大很多。

城隍爷是土地爷吗

城隍爷和土地爷之间需要区分开来。城隍爷的职责是保护他的职责区域的水土,同时该区域的阴间的事项也是城隍爷负责。对于阳间来说,城隍爷保护着该区域的人们的生活,比如水灾、旱灾等时候大家就会去祭拜城隍爷;对于阴间来说,城隍爷也负责该区域死去的人的鬼魂。所以城隍爷的职责比较大,阳间阴间都归他管。 土地爷的职责只针对于阳间该区域的一些事情,他同样是这片土地的保护神,但是他的级别要比城隍爷更低。比如我们熟知的《欢天喜地七仙女》中,就能够发现土地爷其实并没有非常的厉害,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神仙,不过作为土地的保护神,土地爷的职责也是非常伟大神圣的。对比之下,城隍爷的职责要比土地爷更大。 城隍爷可以掌管到该指责区域的人的生死祸福,以及对他们的一些功德和孽缘进行审判记录,依据记录给予这些人一定的奖励或者是惩罚,所以也可以看作他影响着人们的命运。土地爷的职责就没有这么大了,他只是保护该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具体的很多事情土地爷是没有权限去管理的。 所以城隍爷不是土地爷,土地爷的职责要比城隍爷更低。而且在进行祭拜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祭拜时间和内容也有所差别,更多的时候人们会选择统一对城隍爷进行祭拜,而土地爷的祭拜则更加的简约。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城隍庙,而土地庙往往只出现在一些乡村小路上,这也体现了两者的级别的差距。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