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宋词之美02:宋祁《玉楼春》:宋词是五代词的延续

2024-01-02 18:10:14蒋勋36:08 9377
购买 | 
声音简介

宋祁《玉楼春》怎么翻译?

翻译历来就能用好吧

宋祁【玉楼春】

红杏枝头早已是蜂喧蝶舞,春意盎然,十分热闹。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的玉楼春写了什么?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乐宋祁年结局后续

宋祁乐和宋祁年的故事在《小清欢》原文中并没有明确的结局。 《小清欢》是一部校园爱情小说,主要讲述了宋祁乐和宋祁年之间的情感纠葛。在小说中,两人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最终他们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也更加深入。然而,小说并没有明确交代两人的最终结局,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虽然小说没有给出明确的结局,但可以从小说的主题和情节中推断出两人最终可能会走到一起。小说中强调了爱情的力量和勇气,以及两个人在彼此支持和鼓励下成长的过程。这些元素都暗示着两人最终会克服所有的困难和障碍,走到一起并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结局推测。每个人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所以每个人心中的结局也可能不同。正是这种开放性的结局,使得《小清欢》这部小说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在品味故事的同时,也可以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爱情观。

玉楼春 宋祁 翻译

词的上阕“绿杨烟外晓寒轻”一句说明作者游春是在清晨,而下阕描写的景象已经是“斜阳”、“晚照”,这样写的用意:是两者都是为了突出人生苦短。书生无力挥鲁阳之戈,时日倒退三舍,只能说劝斜阳,且莫急急下山,留晚照于花间,延欢娱于一晌。

玉楼春 宋祁 鉴赏

用的是拟人 他把太阳和花当成了人来写 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 ,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

宋代诗人宋祁因《玉楼春》词中有什么句,遂有什么之称

应该是“红杏尚书”之称. 这首词全词写的是: 东城渐觉风光好, 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历来对于“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话好评如潮.沈雄《古今词话》: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

宋祁的《玉楼春》全诗内容是什么?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玉简介 宋玉个人简介

1、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崇尚老庄。 2、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关于宋玉师承,普遍认为他师承屈原。但也有学者认为王逸晚于屈原200年后才说宋玉是屈原弟子是没有依据的,是其把“祖(承袭、效法)屈原”理解为“师从屈原”了。 3、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4、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李白曾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