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江上吟》配乐

2023-07-17 10:49:34秋语荷塘18:19 286
声音简介

江上吟

李白〔唐代〕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暮江吟用什么歌配

暮江吟 明日歌 塞下曲

暮江吟中“吟”是什么意思?

“吟”吟诵睁锋的意思 “暮江姿卜吟”是傍晚在江畔吟诵 还有说“暮江吟的“吟”是古代诗歌的迹早穗一种形式。”

看见有人在江边吟诗作对我想说一句该怎么说?

他说的真好。

江吟诗典故?

1 [唐]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 [唐]孟郊《寒江吟》 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 飞鸟绝高羽,行人皆晏兴。荻洲素浩渺,碕岸澌崚嶒。

暮江吟的吟是指什么?

你好,“暮江吟”的意思是: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原文: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的“吟”字是什么意思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 暮江吟指:作者傍晚在江边吟的诗

《暮江吟》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求《越江吟》作者:南州

《越江吟》第八十四章

暮江吟的诗意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文解释】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前一句中的“铺”字用得高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后一句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来是珍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这里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用“真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道出其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诗文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