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片段--江南的花

2018-01-15 20:56:00碣石道人09:53 58
声音简介

描写长江的片段 描写长江的片段

长江,亚洲、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200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测出长江长度6211.31公里。其课题小组利用近40幅覆盖长江干流的卫星影像,卫星影像是由美国地球资源卫星拍摄,分辨率达到30米。计算方式以沿河道的中心线,对长江正向量测了三遍,又反向量测了三遍,经计算机多次运算和几何纠正后得出结果。这次研究,以当曲作为长江源头测算的,具体为当曲源头(多朝能)位置:东经94°30′44〃,北纬32°36′14〃,海拔5170米算起。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53.3公里、沱沱河343.8公里、通天河787.7公里、金沙江2322.2公里、宜宾以下2740.6公里。我们一般称其6300公里或6370千米。年平均入海水量9600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总面积1808****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它源远流长,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东晋王羲之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 长江流域图(带政区)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东海。发源于中国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经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13省区。长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最密集之地在华中和华东毗连长江两岸及其支流的平原,流域西部高原地区人口最为稀少。3/4以上的流程穿越山区。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重要支流。其中汉江最长,干流以北的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是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该流域是中国巨大的粮仓,产粮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水稻达总量的70%。此外,还种植其它许多作物,有棉花、小麦、大麦、玉蜀黍、豆等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和成都等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都在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所经省级行政区总共有11个,从西至东依次为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最后由上海市的崇明县流入东海。其支流流域还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广西、河南、浙江等省的部分地区。 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通天河与长江北源楚玛尔河汇流后,向东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从此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的长江干流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在以前的荆州河段称作荆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以及滇池、草海、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重要湖泊。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四川省宜宾市和湖北省宜昌市之间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次之);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水流堆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宾。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三峡大坝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2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有的河流。主要水能资源集中在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因为此处地势陡然下降,起伏较大,导致此处水流湍急。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武林外传江小道的那段说唱

是这个吧: 小弟我住在平谷的城边 家中有屋又有田 生活乐无边 谁知我师父蛮横不讲理 说我武学颇有缘 带我上了翠微山 我本来的名字叫小毛 师父改叫我江小道 传我武功授我艺 恩情重如山 师父的武功练到九重天 移形幻影身不测 江湖美名传 不想那一日 师母来探班 师父贪杯喝醉酒 半夜口渴去喝水呛死在床边 俗话说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为葬师父去卖身 无人问津命真苦命真苦 眼看师父身要烂 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干上打手挣不着钱 命真苦 今日遇上佟掌柜 句句教诲记心田 从此改名江大道 锦绣前程在眼前 在眼前

扬子江是长江的哪一段啊 ?

扬子江其实就是长江,它是长江的一个别名。

江南梦这首歌的内容是什么?是讲述一段爱情吗?

江南梦这首歌是讲述一段爱情故事,表达的是在这样一个小桥流水,乌蓬摇曳的江南,我邂逅了你,一次美丽的邂逅注定了我一生的爱念、爱,不一定要时刻在一起,其实思念与等待更是一种美丽的无奈。 “乌篷船摇曳一江春水,杏花雨是守望你的泪,我悬腕落款,画尽山山水水,只想你看到我笑中有泪”。歌词朴实唯美,幸福夹杂思念的旋律高贵且朗朗上口。纳兰的声线依然那么清丽而绵长,一曲江南相思情,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被她深情演绎,画面感十足,感人至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江南梦》是歌手纳兰作为新古典主义唱作人的代表作品,这首歌由著名音乐人张天赋,知名词作人文炅以及纳兰共同创造。 据有关媒体透露,纳兰曾于2014年三月底携两位词曲作者亲赴江南采风,途经南京,无锡,宜兴,上海等地,遍览乌镇,西塘等胜地,三人见到小桥流水,蓝砖黑瓦等江南美景,在乌篷船上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原味中国风《江南梦》,然后,又是历时半年之久的精心打造,才得以完美呈现。

画江湖之灵主开头那段曲子那里有,叫什么!

灵主开播了没

歌剧 江姐 的主要唱段及特点

江姐的主要唱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春蚕到死丝不断》《红梅赞》《绣红旗》 特点如下: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常作为艺术歌曲单独演唱),多处使用润腔。润腔,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 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乐曲(唱腔) 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使之成为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的艺术作品。大量采用了川剧的唱腔,由于川剧高腔, 是最具戏剧性的声腔形式, 其中的“一字腔”, 特别长于细致地表现人物复杂的情感。“一字腔”节奏的强弱处理,旋律的扩展收缩, 是表现人物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 而节奏强弱处理, 旋律扩展收缩, 又完全体现于强与弱、高与低、快与慢、断与连、颤与直等对比的演唱技巧。这些技巧的运用, 是唱词语气的夸张与音乐化, 也是对人物情感的渲染升华,也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此外该段吸收了京剧、越剧、川剧、婺剧、洋琴、四川清音等民族戏曲、曲艺的音乐语汇。 《春蚕到死丝不断》这一段采用慢板演唱, 每一个字都要认真地去拼读,声音的共鸣缩小, 用弱声唱, 感情内在而深沉, 因为在江姐她的人生里, 只有最崇高的信仰了, 对革命信念动用了真情, 对祖国同志动用了真情, 一个牺牲了自己个人幸福和生命的女人, 还具有女性独有的温婉的气质, 所以在演唱这段时给人的感觉是欲哭无泪, 坚忍地情绪在其中,采用过腔接字的气息与声腔的连贯, 字与字的连接首尾相连,把每一个字的字尾送到下一个字开始的字头上去, 润腔润字, 精打细磨, 这样她唱出了“丝不断”般的主人翁的一片丹心。 《红梅赞》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充分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绣红旗》具有婉转柔和的曲调,又饱含情意创作特点,它的创作吸收和运用了江南、四川等地的民间音乐素材,这一特征使歌曲的旋律更加适合歌剧的韵味。表现江姐和狱友在“特定的环境”下的“特殊感情”。“热泪随着针线走,含着热泪绣红旗”的特定事件和微妙复杂的感情,表达江姐和战友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求音乐:现代京剧龙江颂唱段

马洪亮探亲选段

天下无敌之龙威天下 一指定江山那个片段电影叫什么?

一招半式闯江湖

描写江南小镇的好段

描写江南小镇总喜欢用“小桥、流水、人家”。虽然落入俗套,可我却感同深受。这里水多,桥多,真可谓,“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有一种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她就是同里,美丽的江南小镇。 初到小镇,没有半点陌生,儿时的记忆油然升起,一条条小河,一座座小桥,一股淡淡的鱼腥味,一句句陌生又熟悉的吴侬语,她真的是我梦中的故乡。一踏上小镇,我便目不暇接,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雪丽不知是受到了周作人先生《乌篷船》的蛊惑,还是对此船情有独钟,一进镇就想乘船。于是,我们便决定乘船游玩。 周先生笔下的乌篷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而我们乘坐的乌篷船全然没有竹片,只是一只小木船,简单,干净,坐在上面十分平稳。小船在水中飘荡,刚刚下过雨的河水有些浑浊,水纹细小柔美,涟漪渐生渐散,水面莲叶摇曳,几只鱼鹰立在船头……小船穿过一座座小桥,最有名的当然是“三桥”。这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三座沧桑的小石桥都小巧玲珑,构筑典雅,每桥均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其中一桥的楹联为:“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淡淡地道尽了同里的魅力。 同里人有“走三桥”的民间风俗。那是消灾避难、吉祥幸福的象征。他们说,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船在一处码头停靠,我们走进了小镇。 镇内街巷逶迤,街回路转,幽深曲折。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眼前的一座座宅院庄重而凝重,带来了太多沧桑感。一位面容秀美的姑娘走到我们面前。她身着碎花蓝布衣裤,脚踏一双粉红色拖鞋,手持一把雨伞,乌黑的头发简单而又自然,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清丽。她的声音甜美,对于古镇的历史却能娓娓道来。这是个沧桑的小镇,有太多的历史沉淀,也有太多的历史故事。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里,养育了许多的名人。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等。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我们走进一处宅院,门匾上写有“退思园”。这座园子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简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 该园堂之北点缀建筑小品,堂之南的露台面临荷池,站立露台可环顾全园。沿曲径南行,至菰雨生凉轩。此轩又有一绝,轩底原有三条水道,荷池碧水循环其间。故轩内阴湿凉爽,自菰雨生凉轩穿过假山洞,沿石级盘旋而上,便来到堪称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视野豁然开朗。眼前,波光粼粼,朵朵并蒂莲,漂浮在水面,水中鱼儿畅游,仿佛走入画中。步入庭中,遍植丛桂,早秋时分,也是馥郁芬芳。这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见绚丽多姿。 走出退思园,依然沉浸在美景之中。饥肠辘辘的朋友迫不及待的走进一家餐厅。一会儿,美味佳肴摆满桌子,一只浓油赤酱烧的状元蹄,红得发亮,吃在嘴里软糯甜香却又不腻,糯米鸭,太湖三白(太湖白鱼,太湖白虾和银鱼炒蛋),莼菜汤,清淡可口。主人的盛情令我们大饱口福。 这个周末,过得十分开心,江南小镇更是十分迷人。同里与周庄,一个大家闺秀,一个小家碧玉,我更喜欢这个大家闺秀—同里。

控江路地段好不好

不怎么样,属于“下折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