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谈人生之宽心卷二生活篇:婆媳与母女

2015-05-15 13:56:38女书生申语然05:34 104
声音简介
人就一辈子,怎样才是最好的活法?对外境须增一分定力,对人事须舍一分是非;耕耘心田以安顿欲念,激励幸福、和谐、善美。
心宽,眼前世界随之敞亮,处处有通路,处处有助缘;舍,于人慈悲,于己得精进;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
祛除贪嗔痴三大病,修持善缘,承载万物,成就万事。

谈谈星云大师的天宽心地宽的读后感

谈谈婆媳关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亲母女处成婆媳关系怎么办

说实话,晚婚的我对于婚姻家庭生活,很长时间以来都觉得是个麻烦事儿。 所以,之前的我对婚姻并不热心。 没想到,因为闺蜜的一句话,她的一个长辈成了我的婆婆(写过一篇关于公婆和谐相处的文章,里面有简单提到)。 更没想到,结婚这么久,自认为很是挑剔的我,竟然对婆婆说不出什么不是,婆媳之间相处得有时甚至比跟老公都好。 刚结婚时,会偶尔跟老公拌嘴,但是跟婆婆,确实是表里如一,和颜悦色,发不起脾气。 都说婆媳是冤家,是天生的敌人,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在看过《婆婆和妈妈》后,又回顾了自己和婆婆的相处日常,我总结出了4个绝招,只要用上,至少可以化解七八成的婆媳矛盾。 第一:各自都要有分寸感,包括言语和行动 我把分寸感的表现分成两类:言语和行动。 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在婆媳之间,这点尤为重要。 例如,即便跟婆婆再亲再熟,但也要记得,这是长辈,不是你的闺蜜,不是你的亲妈,说话时必须注意措辞和语气。 比方说,我跟亲妈说话非常随便,甚至连“妈”都不空厅李叫,只叫“大宝”(我起的昵称)或是名字的后两个字,但是跟婆婆,这样就显得不礼貌了。 如果婆媳是两个不同地域的人,各自按照自己的习惯标准来称呼,那就很可能让人不愉快。 所以,嫁进来的媳妇最好规规矩矩地叫婆婆为妈、妈妈、妈咪,而不是“哎”甚至直呼其名。 在平时说话时,也要注意语气,不要使用不耐烦的语气,也不要使用命令的语气。这样不仅不礼貌,也会让婆婆心生芥蒂。 而行动上的分寸感则更好理解,那就是别侵犯对方的地盘。 在电视剧《民工》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双元妈去城里一户人家伺候月子,结果这家的婆婆就各种刁难。 凡是儿媳妇要求双元妈做的事情,婆婆一概给予驳回,还说:这是我儿子的家,你听我的还是听她的? 这就是没有界限感和分寸感,也是婆媳矛盾的关键所在。 我的婆婆在这点上做得很好,比方说我们把备用钥匙放在她那里,但是她从来不自己开门。 如果要来送东西或是有什么事情,都会提前打电话。 一些亲戚如果来串门,婆婆会让人去她和公公的家,尽量少来打搅我们。 给儿子媳妇以起码的尊重,斗迟这样的婆婆,让我没法挑理。 同样,作为媳妇的我,也不会随意翻看婆婆的东西。比如之前我见过她的首饰盒,里面的东西很是好看,但我连问都没问,更别提去翻看。 因为,我自己也不喜欢别人碰我的东西,哪怕婆婆不介意我看,我也会要求自己,别随意动别人的东西。 以己及人,换位思考,这就是分寸感的基础。 能这样去想去做,就不会让人反感,也就能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第二:不伏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婆婆,做高情商儿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喜好推荐给别人。 但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聪明人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 在《婆婆和妈妈》里,陈松伶不断给婆婆进行各种推荐,从衣服到口红,甚至还有香水和连体衣。 陈松伶的想法就是东西很好看,觉得不错,就要推荐给婆婆,看起来是显示孝心,实际在我看来,愚不可及。 抛开剧本设定的因素,单说在现实生活中,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给别人“种草”东西,这种行为真的欠妥。 且不说陈松伶到底是不是真的了解婆婆的喜好和需求,这种只想把钱花掉,却不顾婆婆感受的做法,不仅不会让婆婆高兴,反倒会感觉很有压力,内心压抑。 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说的是女孩很喜欢吃苹果,但是男孩总给她买香蕉,结果女孩不高兴,男孩却觉得,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领情。 这种“我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做法,是人际交往的大忌,在婆媳关系中更是如此。 好的婆媳关系不是靠一味付出就能实现的,哪怕是好心好意,但如果没有抓住对方的真正喜好和需求,这种付出就是无用功。 我在跟婆婆的相处中,就很注意这点。 如果我推荐了什么我觉得不错的东西,婆婆如果觉得不合适,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一个字。 记得我结婚时,婆婆需要穿旗袍参加婚礼。我把自己喜欢的旗袍样式发给了婆婆,但婆婆却觉得长短不合适,于是我就及时打住,给婆婆其他的建议。 聪明人都懂得按需付出,情商高的儿媳不会一味地给婆婆提供各种吃穿用度,而是会先了解婆婆的喜好,之后懂得适可而止。 另外,在生活习惯上也同样要注意这点。 还拿陈松伶和婆婆来说,婆婆习惯用面碱洗碗,陈松伶则觉得这样洗不干净,不让婆婆洗碗。 其实,用什么洗碗能怎样?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压根不必值得较真。 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喜好,也有各自的习惯。如果实在看不惯,不妨试试渡边淳一的方法:“钝感”一些。 对这些琐事不必太敏感、太在意,如果实在觉得无法接受,不妨在之后自己找时间补救一下。 我记得有一次我刷碗后,无意中发现婆婆又刷了一次。 但婆婆什么都没跟我说,没有直接说我刷得不干净,也没告诉我应该怎么刷。或许是真的没有达到她的标准,但她自己给完善了,巧妙地把事情解决了。 所以,尊重彼此的习惯和喜好,懂得为对方考虑,这样的相处才能减少矛盾,增进和谐。 第三:要有一定的关心,切莫冷漠 之前婆婆和我们闲聊时,说起过她的一个同事的儿媳。 说这个媳妇平时跟婆婆没有丝毫互动,逢年过节来的时候,板着个脸不说,进门直接坐下来就吃饭,一句话都不说。 婆婆的同事问婆婆,你们儿媳妇也这样吗? 婆婆说:我们儿媳妇可不这样,爱笑爱说,从来不跟我们板着脸。 我想说的是,虽说媳妇是外姓人,但既然嫁进来,那就是一家人,就得有一家人的和气劲儿。 我个人的经验是,哪怕行动上不那么积极,但语言上必须到位。 例如,我会记得公公婆婆的生日,到日子就准时送上祝福。 如果发现变天或是什么意外情况,会及时在家庭群里进行提醒,例如告知带雨伞或是多穿点。 其实这压根费不了什么时间和精力,捎带的一两句话的事情,却能让公婆感觉这个儿媳妇不那么冷漠,心里能感到一丝暖意。 每个周末我们去公婆那里时,哪怕他们什么活儿都不用我干,我也会主动问一句:有什么活儿吗?要不剥个蒜? 如果说什么活儿都没有,我也会说上一句:有什么事儿随时喊我啊! 这样先表明态度,就能让人舒心很多。 试想,如果一个当儿媳妇的去了公婆那里,一句话不说,一点活不干,还耷拉着脸,毫无表情,谁看了心里能好受呢? 现在年轻人工作都很忙,很难顾及婆家很多事,但我说的这些,很简单,很好做,关键看是否有心。 当然,如果能再根据公婆的喜好偶尔发点什么小文章或是当地新闻之类的,互动更多一些,那也是完全可以的。 平时多想着点公婆,多问问有什么需要的,让另一半也明白你对他家人的上心,这样,不仅婆媳关系和谐,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会加深。 毕竟,没有谁会喜欢一个对自己家人冷冰冰的妻子。 你说呢? 第四:发现婆婆的闪光点,时不时来点表扬 这一点和前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更有针对性,说白了就是:懂得夸赞。 谁都喜欢听好听的话,没有谁喜欢整天被人指着鼻子数落,这是人之常情。 因此,要想让婆婆高兴,当儿媳妇的就得学会说好听的话。 在《婆婆和妈妈》里,黄圣依这对婆媳让我印象很深。这两个人互相说好话,简直是让人叫绝。 黄圣依的婆婆一把年纪,却依然宝刀不老,拿出当年的谋生技能给黄圣依做了件衣服,黄圣依直夸衣服做得好。 一个明星人物肯定不缺衣服穿,但面对老人做出来的衣服,黄圣依依然给予了赞扬。热情中体现出的是尊重,这在婆媳关系中极其重要。 在我看来,我能和婆婆和睦相处,一个关键原因也在于此。 我本身就习惯于激励和鼓舞人,对于婆婆来说,更是如此。 婆婆新换了发型,我会说这样真好看,比之前的还好看; 婆婆买了新衣服,我会说这个穿上跟小姑娘似的,看这身材,比我强多了,太“气人”了; 婆婆做了特色的面食,我会说,这手也太巧了吧。太厉害了…… 没有刻意夸赞,只不过更喜欢说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话,听起来就让人很舒服。 千万不要只盯着婆婆的缺点,说一些打击人的话。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婆婆总是说一些贬低我们的话,我们又会是什么心情? 写在最后: 其实这些所谓的高情商做法,是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 拿来用在婆媳关系上,也是有其积极意义和效果的。 当然,我很幸运,遇到的是明事理的婆婆,可以做到互相理解。 仔细想想,婆婆其实就是一个比陌生人关系更近一些的家人,只要能放平心态,少些计较,该说的说到位,该做的做到位,婆媳之间也没那么难以相处。 就像蔡澜曾讲过的一个故事: 他遇到已成为婆婆的九龙城三妹,问对方:跟媳妇关系好吗? 对方答曰:好到极点,我当媳妇是我女儿,女儿当成媳妇,那不就行吗? 多想想对方的好,凡事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别那么自私,没什么解不开的疙瘩。 您觉得是这个道理吗? 你跟婆婆之间相处得怎样?欢迎留言分享、探讨。

谁说婆媳不是母女

  女儿毕竟是妈妈掉的一块肉,而且不论女儿说什么妈妈都不会放在心上,但婆婆毕竟不是自己的妈妈,如果没有老公的话,可能你们永远也不会认识,况且还有环境的不同,受的教育也不一样,这样在生活中就会有好多的摩擦,这就需要我们的谅解,但和母亲就不用顾虑那么多了

云南山歌婆婆媳妇谁当家有第三集吗

记得是没有的呀!

婆婆吃儿媳母乳小说

如果这本书持续的火下去,我的书店的书架会堆满供货商主发来的婆

云南卫视真情帮帮帮儿子不生孩子,婆婆让儿子儿媳离婚是哪一期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解除婚姻关系。后专指通过法律手续解除夫妻

父母膝下你是女儿,公婆面前你是儿媳是什么歌曲?

女人不容易,张冬玲

为什么婆婆对儿媳妇斤斤计较,而对自己的女儿却很宽容?

‍‍我记得我妈曾经在我孕吐厉害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只要你想吃,就算想吃我的肉,我也挖给你吃。”当时我嘲笑妈妈太煽情,直到我自己当了妈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则让。她对我的心疼,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真切的疼爱,只因为启余我是她女儿。婆婆毕竟不是妈,就算我曾经把她当妈一样对悄盯滚待,但在她心里,我始终是外人,她的女儿确实是她的亲女儿。‍‍

真的有和睦如母女的婆媳么?

‍‍没有的。别傻了,你亲生母亲在你各种发脾气以后还能继续宠爱你,你发脾气给婆婆试试看!婆媳关系处得好,需要花心思,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儿媳妇条件不能差,能挣钱,还得聪明,能忍,装傻。和亲妈关系好不需要这些条件吧?‍‍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