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刘子业-孝武革新

2024-02-10 00:51:50大吕说文史04:25 610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49.90 喜点
声音简介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一、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二、实行均田制,分给农民土地,以农为本发展生产。三、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加速民族融合: 1、说汉话、禁用鲜卑语;2、穿戴汉族服饰;3、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氏;4、鲜卑与汉族通婚;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礼法、尊孔兴办学校;提倡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

364除以3=

364除以3=121.3333****3333****3333****33333……

364除4得

孝文帝有哪几项改革

一、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二、实行均田制,分给农民土地,以农为本发展生产。 三、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加速民族融合: 1、说汉话、禁用鲜卑语;2、穿戴汉族服饰;3、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氏;4、鲜卑与汉族通婚;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礼法、尊孔兴办学校;提倡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

孝里镇的历史沿革

孝里曾因地势低洼名水里铺。东汉初年,村南巫山(今孝堂山)上建郭巨墓,遂因郭巨埋儿孝母的故事改名孝里,清改名孝里铺。1958年建孝里公社。1959年撤销长清县建制时划属平阴县。1961年恢复长清县建制时还属。1984年改孝里公社为孝里区。1985年撤区建孝里镇至今。

孝文帝大的改革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他本人能力好

孝文帝改革的看法

最主要的就是他的改革,客观上是封建化改革,也就是客观上是一种进步的改革,但是最终却事实上导致了北魏的灭亡,所以对于他的改革的看法是很复杂的。

想要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该看什么书?

魏书。资治通鉴。

对孝文帝改革的看法

孝文帝的改革是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

孝昌县的历史沿革

孝昌县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有1500多年的建制史。建县前这里就是一个孝子辈出之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被、孟宗哭竹” 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元朝人郭居敬还将其辑入《二十四孝》中。南朝刘宋时期,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刘骏讨伐上年弑父篡位的长兄刘邵,夺得帝位。刘骏即位以后,改年号为“孝建”。为取信于民,巩固皇位 ,他大力倡行孝道,赏赐有孝行的人,并于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县东境、黾县(今河南省罗山县)南境置一新县,取名“孝昌”,以褒扬此地民风之淳朴、孝行之昌盛,自此历史上就有了孝昌县。 孝昌建县之初,隶郢州江夏郡。南朝齐隶司州南义阳郡。南朝梁隶义州安陆郡。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入魏境,改孝昌为岳山郡,置岳州。北朝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省岳山郡,入安陆郡。隋初废诸郡,以州统县,隶安州总管府。炀帝嗣位,改州为郡,大业元年(605年),隶安陆郡。唐初属安州总管府。 武德四至八年(621―625年),以县置环州并置环阳县。 元和三年(808年),孝昌县并入云梦县。 咸通年间(860―874年),复置孝昌县,隶淮南道安州安陆郡。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为避其皇祖李国昌之名讳,改“孝昌县”为“孝感县”,取董永、孟宗行孝感动天地之义,隶安远军,属安州。至此,在历史上持续470年之久的孝昌县演变为孝感县沿用下来。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隶荆湖北路,属德安府。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隶安陆镇抚使。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隶荆湖北道宣慰司德安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隶湖广行省德安府。 清雍正七年(1729年),隶湖北省汉阳府,迄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隶湖北省江汉道。1927年废道后,隶湖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区。1936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39年,孝感又改隶新成立的鄂东行署。 1947年12月,建孝感县人民民主政府。1949年5月,湖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在孝昌县花园镇成立,孝感县随即隶湖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孝感县隶属于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1960年1月,随孝感专署并入武汉市;1961年4月,又随孝感专署从武汉市分出。1966年9月,曾一度改名为东风县;1969年2月,又还名为孝感县。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县设立县级孝感市,仍隶属孝感行政公署。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地区,成立地级孝感市,原县级孝感市南部设立孝南区,北部设立孝昌县,县府驻地花园镇。 199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第二轮扩权县。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