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13 漫谈散文(一)

2024-02-19 18:24:26拾慧_11:08 70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9.90 喜点
声音简介

结合所给的幼儿散文作品,谈谈儿童散文的意境是什么?

儿童散文的意境是。让儿童想象一个童话的世界。给他们一个美的感受。感受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以及小动物那一种生命的美好。

男子意外救起失散13年儿子?是怎么回事?

62岁父亲菲尔(philbaker)早前相约13年无见面的儿子本杰(benji)在新南威尔斯的海滩团聚,等候期间遇见划艇泳客发生意外,立即上前帮忙,并救起一名半昏迷的青年。谁知这个险死的青年,竟然就是菲尔的21岁儿子本杰。

男子意外救起失散13年儿子有这么巧?

而且还是光看眼睛。。。。。。。。

读懂刘心武的《等待散场》谈谈

《等待散场》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的一篇微型小说,写了一对青年恋人的苦涩而又甜蜜的爱情。小说没有正面描写小伙子与妙龄女郎的爱情故事,而只是选取了小伙子与姑娘在剧场内外互相守候的两个细节,通过“我”这个旁观者和《天鹅湖》舞剧的暗示彰显了主题。执着赢芳心,守望显真情在情节安排上,小说抓住“小伙子”在细雨中等候女朋友和妙龄女郎在门廊里守望男朋友这两个细节,通过“我”的偶遇串联起来。细节一:小伙子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本来有机会进场看《天鹅湖》舞剧,但是为了坚守“在外面等她”的承诺,毅然放弃进场的机会,执着的守侯在霏霏细雨中。这一部分通过我的主观臆测和追问,层层设疑,但是从小伙子的语言和行动中我们最终得出合理性的解释:“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 说着便扭头朝剧场大门张望,生怕在我们交谈的一瞬间,那姑娘会从门内飘出,而他没能及时迎上去。”质朴的语言凸显出小伙子对女朋友的一片痴情。我们无法更多的了解他跟那个“她”的关系,但是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渗露着关心、理解、信任和希望。惟其爱得执着,方见得憨厚和单纯。接下来的细节也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猜想。细节二:我在门廊里邂逅了一位女士,原来这位妙龄女郎进场之后并没有静下心来看戏,却在门廊里进退两难。这一部分主要采用动作描写,刻画出妙龄女郎的形象。她一方面惦念着小伙子,一方面又不愿辜负小伙子的一片赤诚,放弃那来之不易的戏票,也在苦苦的守望着。“妙龄女郎望着雨丝掩映的那个身影,忽然咬紧嘴唇,眼里闪出异样的光……”从这一细微的动作中,其实我们不难揣测妙龄女郎内心的微妙变化,在那一刻,她已经芳心暗许,下定决心了。小说从这一“守”一“望”之中彰显了人间真情,让我们领略到至真至纯的人性之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别出心裁的安排了一场《天鹅湖》舞剧,并借助《天鹅湖》舞剧的旋律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天鹅湖》讲述的是一位遭受诅咒的美丽公主和一位勇敢痴情的王子冲破魔鬼的重重阻挠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在文中对故事情节起到了暗示的作用,特别是结尾对《天鹅湖》音乐的描绘,升华了主题。小说并没有正面描写男女青年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阻力,但是那一道阻隔两人的门不正像魔鬼的诅咒一样使爱情面临重重危机么?美好的爱情总是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小伙子一片痴情,妙龄女郎却有些徘徊观望,而正由于小伙子的执着守候,姑娘终于下定决心,并对爱情充满憧憬与向往。与《天鹅湖》一样,男女主人公“冲破阻挠而终于圆满”。最后写“我”“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其实不只是陶醉于剧中的音乐,更是陶醉于眼前动人的一幕,陶醉于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企盼。等待散场,舞剧落下帷幕,然而人生的舞剧才刚刚开始,那优美的旋律将永远回荡在我们耳际。

谈写作| 把每一篇散文,写成一则故事,李娟是这样做到的

私下有很多人在后台留言,问如何写好一篇文章? 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开放性命题,可以讲个三天三夜不变样,也可以一句话去概括,用心写好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就是一篇好文章,其实这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散文写到最好的境界就是老少咸宜,妇孺皆懂,当然这样的功底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大量的练习。 爱读书的朋友们很容易发现,为什么西方很多学术大佬们,写出来的通识类作品是那样的深入浅出,那样好懂,即便读者没有专业背景知识,读起来依然没有障碍?️而不像国内很多学术大牛,不屑于去写通识类作品,以至于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通识类作品,多是翻译作品,比如《全球通史》《七堂极简物理课》等等,当然,这些都不是️以散文的形式存在,相比这些而言,散文是更为自由的文体,更容易去表达一些东西。 李娟的散文可以拿过来做一个范本,她笔下的新疆有着独特的魅力,令诸多作家为之折服,刚出版不久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在获得2017年度“中国好书”之后,又摘得鲁迅文学奖散文奖。是怎样的魅力,让她的作品在出版业处于疲敝的情况下,一再摘得桂冠?我想,没有好好读过她作品的人,不知道其中深厚的功力。 嗯,写好一篇文章,是需要深厚的功力来修炼的,所以当别人称呼李娟为“散文家”时,李娟笑说,自己并不认同这个称呼, 更愿意称呼自己为“写作者”,像广大的写作者一样,渴望被认同,而自己写的每一篇文章,很少时一气呵成的,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的结果,一篇草稿出来,需要减去其中拖沓的字眼,直到修改的让人感觉行云流水一般,才是一篇文章最后的模样。 作为读者,李娟的散文,给我的感觉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的深耕,用饱满深情的笔触去触碰日常的生活。我有时候会想,好的作品往往会让人读出别的文章中所没有的美感,而这样的美感能够不经意间触碰读者的感官,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美。好的写作者能够用文字挑逗起读者的触觉——眼,耳,鼻,舌甚至是全身的感官神经,让读者能够闻到文字中的芬芳,听到文字中的鸟鸣,看到文字中的美景,并品味到文字中所描绘的美味,所以我觉得,美好的文章是可以飨食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就像看到《风味人间》纪录片时,看到满屏的美食,嘴巴不自觉的就会“吧嗒”一下。 这样的写作,算不算是高级写作呢?我觉得不是,而是写作者将身体低入尘埃里,从最为生活的细节中把握到最感人的部分,需要写作者极为敏感的神经和极为开阔的眼界,细致的观察力。 对于多数的写作者,往往会忽视身边发生的最细微的事情,但事实是,越是细微的,越是渺小的,就越能触动人心,因为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生活的内核,并将这样的美好再现,肯定就可以抓住读者的心,你说高级吗?不见得多高级对不对? 于李娟讲,她写的所有文章,都是生活的经历,无论是写牧场生活,写种地的时光,还是去写冬日里铲雪的经历,她都是以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的身份去再现这些生活,让读者在读这些文章时,会让人觉得,她文字中的牛羊兔鸡鸭鹅狗等都在身边环绕着,叫声此起彼伏,好玩的事儿接二连三的发生。其中的酸甜苦辣也牵动着读者的心, 所以好文章的前提之一,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用心的去书写。 于李娟讲,她写的所有文章,都是与时间和寂寞的对抗,而对抗的方式,是精心的打磨每一篇文章。忘记她在哪一篇文章中提出说,日子可以无聊到思绪飘飞漫长。我想时间疯长,日子累计,不见得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绝对的空虚,看似空虚的生活,其实是将这些无聊的印记一遍遍的打磨蚀刻,才让作者对这些日子记忆的如此之深刻,在成稿之前,这些经历已经作为腹稿在心中打磨千遍,到最终落在纸上时才那样的活灵活现。 所以好的文章,需要用心琢磨,琢磨其中的每一个表达,每一个字眼的呈现,每一段话的精彩和每一个字的精彩,才能让整篇文读起来活色生香。 于李娟讲,她写的所有文章,因为加入足够的细节和情感,每一篇散文就是一篇迷人的故事,而故事对所有读者都是适用的,好的故事更是能够浸润每一个读者的心,她的故事独特温暖,绝望中透着希望,就像沙漠中的胡杨,让人感受到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但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硬气,给人一种隐形的激励——她们那么艰难,还坚持生活的热火朝天,而眼下我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糟。 所以,钻研每一篇李娟的文章,你就会找寻到写好散文的妙方了。

情侣散步应该谈什么话题

有时真的不必刻意去找话题 你就是你 要按照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真心对他好的话 他会看出来 即使 说话很少 当然 如果一句都说不出来的话 说明你们的感情还不是很深 你们可以先彼此慢慢了解对方 有时一个行动比说话好的多

谈歌的散文有哪些?

说梦谈歌》 记得儿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把梦告诉母亲,因为母亲会“圆梦”。她说梦可以预卜凶吉祸福,梦哭得笑,梦死托生,梦见起火那是发达兴旺,梦见棺木那是健康长寿。梦与现实总是相反的。然而,我对母亲的经典理论却是半信半疑,有时甚至全然不信。就说梦中撒尿吧,分明站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和一群光屁股伙伴比赛,看谁的自来水冲得远,可是一醒来,偏偏就尿在被子里!对此,母亲也不知如何圆说,她总是移干就湿,默不作声。我自己便是内疚深深,百思不得其解。 儿时的梦和梦的圆说,已经是难忘的童话了。其实,梦并不是什么预卜未来的神谕,而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当睡眠临近时,随意的活动变得愈来愈困难,而不随意的意念却纷纷出现了!这就使梦变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既亲近又遥远,既清晰又朦胧,既真切又玄妙。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的隐形世界。梦的奇异古怪,变幻万千,有声有色和来去无踪,宛若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探巡。它使人生更加厚实而复杂,丰富而多彩,梦的悲欢离合,梦的苦辣酸甜,梦的诗文,梦的书画,梦的歌舞,都是一个个梦的故事,往往叫人梦绕魂牵。梦,不仅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而且梦的故事,往往还会具有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辨。 笔者梦里曾登泰山,爬过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回眸山下,只见一座座高楼如同一只只蜗壳;一个个游人就象一只只蚂蚁。站在玉皇顶极目四望,顿时觉得自己与山同高,何等伟岸!山顶有块石碑,刻着“唯我独尊”四个字,使人隐隐有些妒意,难道我就不能比你更高一点?于是,爬上去有意比石碑高出一头,请人为我拍照留念。不料快门一按,“卡嚓”一声,忽然一道白光闪烁,一下把我冲上了云天!飘飘摇摇、恍恍惚惚、跌跌撞撞、翻翻滚滚,最后如同一片落叶飘洒在一条深谷之中! 惊魂甫定。仰望突兀的悬崖,顿时觉得自己渺小而又孱弱!细看山上的人,他们虽在高处,但也并不显得伟岸。依然如同一只蚂蚁。我不禁想到,刚才我在山上拍照时,自觉比山还高,只恨不能比“唯我独尊”更独更尊一点,那时山下的人看我,不也是象我现在看他们一样么? 一梦醒来,似有所悟:当人走上峰巅之时,不要以为自己超常伟岸;坠入低谷之时,也不要自以为特殊弱小。人生需要时刻记住自己真实的身高体重。千万不要老是去量自己的影子,要知道影子总是在光明的背后。为了记住这个梦,我特意写了一首《梦中的歌》,此歌已由《中国潮金曲》录制成带。它与“妹妹你坐船头”相比,又是一番滋味!但愿也有人静心地去谛听品味一番,或许,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轻轻地跟着哼唱起来吧!其词曰: 梦在高高的山巅 白云在我身边缭绕 脚下是一片茫茫的世界 芸芸众生,来去匆匆 他们在忙些什么? 我何曾知晓! 俯瞰小小的日月山川 我只觉得自己 如此孤独,如此崇高。 梦在深深的山谷 枯藤在我身边缠绕 头顶是一片窄窄的天空 群群飞鸟,来去匆匆 他们在忙些什么? 我无从知晓! 仰望高高的悬崖峭壁, 我只觉得自己 如此失落,如此渺小! 啊!我迷失在孤独的崇高, 我迷失在失落的渺小。 回家的路上,我终于醒来: 生命本不该有这些无端的烦恼。

谈歌的散文有哪些?

说梦谈歌》 记得儿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把梦告诉母亲,因为母亲会“圆梦”。她说梦可以预卜凶吉祸福,梦哭得笑,梦死托生,梦见起火那是发达兴旺,梦见棺木那是健康长寿。梦与现实总是相反的。然而,我对母亲的经典理论却是半信半疑,有时甚至全然不信。就说梦中撒尿吧,分明站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和一群光屁股伙伴比赛,看谁的自来水冲得远,可是一醒来,偏偏就尿在被子里!对此,母亲也不知如何圆说,她总是移干就湿,默不作声。我自己便是内疚深深,百思不得其解。     儿时的梦和梦的圆说,已经是难忘的童话了。其实,梦并不是什么预卜未来的神谕,而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当睡眠临近时,随意的活动变得愈来愈困难,而不随意的意念却纷纷出现了!这就使梦变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既亲近又遥远,既清晰又朦胧,既真切又玄妙。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的隐形世界。梦的奇异古怪,变幻万千,有声有色和来去无踪,宛若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探巡。它使人生更加厚实而复杂,丰富而多彩,梦的悲欢离合,梦的苦辣酸甜,梦的诗文,梦的书画,梦的歌舞,都是一个个梦的故事,往往叫人梦绕魂牵。梦,不仅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而且梦的故事,往往还会具有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辨。     笔者梦里曾登泰山,爬过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回眸山下,只见一座座高楼如同一只只蜗壳;一个个游人就象一只只蚂蚁。站在玉皇顶极目四望,顿时觉得自己与山同高,何等伟岸!山顶有块石碑,刻着“唯我独尊”四个字,使人隐隐有些妒意,难道我就不能比你更高一点?于是,爬上去有意比石碑高出一头,请人为我拍照留念。不料快门一按,“卡嚓”一声,忽然一道白光闪烁,一下把我冲上了云天!飘飘摇摇、恍恍惚惚、跌跌撞撞、翻翻滚滚,最后如同一片落叶飘洒在一条深谷之中!     惊魂甫定。仰望突兀的悬崖,顿时觉得自己渺小而又孱弱!细看山上的人,他们虽在高处,但也并不显得伟岸。依然如同一只蚂蚁。我不禁想到,刚才我在山上拍照时,自觉比山还高,只恨不能比“唯我独尊”更独更尊一点,那时山下的人看我,不也是象我现在看他们一样么?     一梦醒来,似有所悟:当人走上峰巅之时,不要以为自己超常伟岸;坠入低谷之时,也不要自以为特殊弱小。人生需要时刻记住自己真实的身高体重。千万不要老是去量自己的影子,要知道影子总是在光明的背后。为了记住这个梦,我特意写了一首《梦中的歌》,此歌已由《中国潮金曲》录制成带。它与“妹妹你坐船头”相比,又是一番滋味!但愿也有人静心地去谛听品味一番,或许,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轻轻地跟着哼唱起来吧!其词曰:                     梦在高高的山巅                   白云在我身边缭绕                   脚下是一片茫茫的世界                   芸芸众生,来去匆匆                   他们在忙些什么?                   我何曾知晓!                   俯瞰小小的日月山川                   我只觉得自己                   如此孤独,如此崇高。                     梦在深深的山谷                   枯藤在我身边缠绕                   头顶是一片窄窄的天空                   群群飞鸟,来去匆匆                   他们在忙些什么?                   我无从知晓!                   仰望高高的悬崖峭壁,                   我只觉得自己                   如此失落,如此渺小!                     啊!我迷失在孤独的崇高,                   我迷失在失落的渺小。                   回家的路上,我终于醒来:                   生命本不该有这些无端的烦恼。

谈歌的散文有哪些?

说梦谈歌》 记得儿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把梦告诉母亲,因为母亲会“圆梦”。她说梦可以预卜凶吉祸福,梦哭得笑,梦死托生,梦见起火那是发达兴旺,梦见棺木那是健康长寿。梦与现实总是相反的。然而,我对母亲的经典理论却是半信半疑,有时甚至全然不信。就说梦中撒尿吧,分明站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和一群光屁股伙伴比赛,看谁的自来水冲得远,可是一醒来,偏偏就尿在被子里!对此,母亲也不知如何圆说,她总是移干就湿,默不作声。我自己便是内疚深深,百思不得其解。     儿时的梦和梦的圆说,已经是难忘的童话了。其实,梦并不是什么预卜未来的神谕,而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当睡眠临近时,随意的活动变得愈来愈困难,而不随意的意念却纷纷出现了!这就使梦变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既亲近又遥远,既清晰又朦胧,既真切又玄妙。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的隐形世界。梦的奇异古怪,变幻万千,有声有色和来去无踪,宛若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探巡。它使人生更加厚实而复杂,丰富而多彩,梦的悲欢离合,梦的苦辣酸甜,梦的诗文,梦的书画,梦的歌舞,都是一个个梦的故事,往往叫人梦绕魂牵。梦,不仅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而且梦的故事,往往还会具有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辨。     笔者梦里曾登泰山,爬过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回眸山下,只见一座座高楼如同一只只蜗壳;一个个游人就象一只只蚂蚁。站在玉皇顶极目四望,顿时觉得自己与山同高,何等伟岸!山顶有块石碑,刻着“唯我独尊”四个字,使人隐隐有些妒意,难道我就不能比你更高一点?于是,爬上去有意比石碑高出一头,请人为我拍照留念。不料快门一按,“卡嚓”一声,忽然一道白光闪烁,一下把我冲上了云天!飘飘摇摇、恍恍惚惚、跌跌撞撞、翻翻滚滚,最后如同一片落叶飘洒在一条深谷之中!     惊魂甫定。仰望突兀的悬崖,顿时觉得自己渺小而又孱弱!细看山上的人,他们虽在高处,但也并不显得伟岸。依然如同一只蚂蚁。我不禁想到,刚才我在山上拍照时,自觉比山还高,只恨不能比“唯我独尊”更独更尊一点,那时山下的人看我,不也是象我现在看他们一样么?     一梦醒来,似有所悟:当人走上峰巅之时,不要以为自己超常伟岸;坠入低谷之时,也不要自以为特殊弱小。人生需要时刻记住自己真实的身高体重。千万不要老是去量自己的影子,要知道影子总是在光明的背后。为了记住这个梦,我特意写了一首《梦中的歌》,此歌已由《中国潮金曲》录制成带。它与“妹妹你坐船头”相比,又是一番滋味!但愿也有人静心地去谛听品味一番,或许,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轻轻地跟着哼唱起来吧!其词曰:                     梦在高高的山巅                   白云在我身边缭绕                   脚下是一片茫茫的世界                   芸芸众生,来去匆匆                   他们在忙些什么?                   我何曾知晓!                   俯瞰小小的日月山川                   我只觉得自己                   如此孤独,如此崇高。                     梦在深深的山谷                   枯藤在我身边缠绕                   头顶是一片窄窄的天空                   群群飞鸟,来去匆匆                   他们在忙些什么?                   我无从知晓!                   仰望高高的悬崖峭壁,                   我只觉得自己                   如此失落,如此渺小!                     啊!我迷失在孤独的崇高,                   我迷失在失落的渺小。                   回家的路上,我终于醒来:                   生命本不该有这些无端的烦恼。

谈谈对发散思维的理解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