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220:大过卦—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2024-03-09 07:00:29半斤八两___05:07 2038
声音简介

大过卦第一爻,爻辞: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藉:原指祭祀时用来承置祭器的草垫。白茅:洁白而又柔软的小草,这里含有虔诚、纯真、柔顺之意。
此爻是说祭祀时,用洁白清明的白茅,用以表示洁静敬慎,就不会有灾咎。常用以譬喻人的品质如白茅清白,行事如敬神诚实无欺。

初六爻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兑)相叠。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

这一爻给人的启示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本来祭祀时把器物放在地上就可以了,可是为了安全起见,在器具的下面铺上草垫,这样谨慎小心,当然不会出现什么差错了。
《象》中这样解释道:“藉用白茅”,柔在下也。这里指出,“用白色的茅草垫在器物的下面”,是说行为非常小心谨慎,所以不会发生什么灾祸。

祭祀时不但把地与桌子打扫干净,还在祭品下面垫上白色的茅草,这可以表现出对神的虔诚,所以不会带来灾难。对神过分的敬重,怎么会有灾难呢?这就像我们与人交往一样,怀着极其敬重之心,是不会引起反感的。这“白茅”本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它表现了献祭者的尊敬,所以它会被神所看重。这与我们俗语所说的“瓜子不饱是人情”是一个道理。“礼轻情意重”的成语典故,也说的是这一道理。

【故事】东汉时,陝西华阴县有位世传儒学的杨姓人家,父亲杨宝,以治《欧阳尚书》闻名,儿子杨震自小承其家学,研治《欧阳尚书》。

杨震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听说太常桓郁治《欧阳尚书》最有成就,就投到桓郁门下,学习数年。数年中,杨震遍读群经,一一深入探究,极有见地。与同学讨论,无不佩服他的深明经义,说有理据。

时间久了,有人就说他是得孔子真传的人,儒生都用“关西孔子”的美名来称誉他。杨震的名声大了,许多人都推荐他去做官,可他却坚持不出来,在湖城县读书一直到五十岁。

大将军邓骘听说后,推荐杨震做了荆州刺史。在任上,杨震为官清正,任人唯贤,政治清廉,很快闻名朝野。

在推荐昌邑县令的人选上,不少长官都来托人举荐亲信,在几个候选县令中,杨震经过考查,选中了出身平民的王密,王密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对突然降临的喜事,王密感到十分意外,也由此十分感激杨震。但他当时太穷了,只好将这份感激压在心里,希望今后有能力时,好好报答恩师。

两年后,杨震升迁为东莱太守。上任途中,必须经过昌邑县。王密早得到消息,准备了十斤金子要馈送给恩师。他知道老师清廉,一定不会接受,就在深夜将金子送了去。

杨震说什么也不收。王密讲了一大通感激恩师的话,以及要杨震收下的充足理由,杨震还是不收。王密急了,就说:“此事只有你我知道,有什么不能收?”杨震说:“还有天知,地知,鬼神知。”令王密十分感动。

他不由得敬佩恩师的清廉,十分感叹地说:“恩师真是孔子一样的圣贤,人称关西孔子,真是名副其实!”

杨震为官廉明清白,最后做到太尉、司徒的高官,位及人臣。

初六人生启示

敬神用白茅,表示洁白清静才可祀神。此爻以此告诫人们,人生在世要以洁白清廉的人品立足社会,才能对社会真正有所贡献,成为人民所拥护的人。杨震正是这样的人物之一。其实不论做官,还是百姓,都应有洁白的人品。否则就是一个有污点的人。而这样的人无论权势多高,如何狡猾无耻,最终都是得不到人民欢迎的。


易经六十四卦最好的一卦

没有,基本上来说是不存在的,但如果真的要说,那就是谦卦。 意思为,孝携祥不管在什么状态下,谦都是安吉的。 当然,有些人连谦的资本都没有,就不用谈什么谦了,这个卦对这人而言本来就不存在。 乾坤两卦在最前,嗯~可能是因为它具有代表性,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后面的卦,与它本身的好坏并无关系。若真要说起来,还是会觉得乾坤两卦步步凶险,当然风险与机遇并存嘛。 有些人觉得既济卦或许是最好的,因为六爻都当位,阳在阳的位置,阴在阴的位置,但这也代表着走到了最后,也就是要完结了,所以称为既济。 那泰卦好吗?如果真那么好,后来跟着的就不是否卦了,好状态往往更容易让隐和人麻痹大意,走向否是难以巧搏避免的,当然这是指在自然状态下。 没有绝好的卦,也没有绝坏的卦,吉凶也是相对而言的。

解卦:易经第六十一卦

易经六十四卦第61卦 风泽中孚(中孚卦)诚信立身。 下下卦。象曰:路上行人色匆匆,急忙无桥过薄冰,小心谨慎过得去,一步错了落水中。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巽)相叠。孚(fú)本义孵,孵卵出壳的日期非常准确,有 信的意义。卦形外实内虚,喻心中诚信,所以称中孚卦。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白话】《中孚卦》象征诚信:诚信施及到愚钝无知的小猪小鱼身上,从而感化了它们,因此获得吉祥,利于涉越大河大川,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雹弊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源带族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行指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彩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解《易经》第六卦

《讼》卦主争吵,宜各退一步。 -------------------------------------- 没办法详细,因为你提供资料仅能回答这些。

易经六十四卦如何记

1)不要克意的去记他,记他也没有什么大的用途(如果你是研究周易预测话,如果你是用象数的话);2)如我,习易十四年,从来不会去记什么卦名、卦辞、爻辞之类的,只不过有时有需要的时候,我会再去查资料,看看内容,远远比起死记硬背的所花费的精力要小,所得到的成果要大,既所谓的事半功倍也!3)我们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我为什么要去学他?学他对我有什么帮助、用途?因为知识太多太广了,没有人能够把所有的知识学完,我们只能有选择性的学习;4)以上,谢谢! 查看原帖>>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彩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易经六十二卦

易经预测师官网的有段文字是槐握: 象曰:行人路过独木桥,心内惶恐眼里瞧,爽利保保过得去,慢行一定不安牢。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震)相叠。艮为山,震为雷,过山雷鸣,不可不畏惧。阳为大,阴为小,卦外四阴超过中二阳,故称“小过”,小有前茄越过。 事业:行动宜谨慎小心,切勿冒险,尤其不得钻营。但只要坚持正当的行为,可勇敢向前,努力奋斗,开拓事业。不过,一定要把握慧明察尺度,不要好高骛远,以免招致灾祸。随机应变是关键。 经商:对市场行情不十分掌握,可先稍试探一下,随即收敛行为。否则会导致危险。不应大规模行动,也不必胆小怕事。稳扎稳打,逐步发展。 求名:应遵循中正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道理,求得稳步前进。切勿追求虚名,更不得不顾实际情况攀高位。 处出:慎重考虑和做好充分准备后再外出,否则不利。 婚恋:应较长时间的彼此了解,不可仓促行事。 决策:行动必须把握分寸,适可而止。盛时应防止办事过火,应即时收敛自己。过度将不足成事,反会招祸。一切行动都要因应变通,不可固执。 在事业里已经提到了,你还小心谨慎点比较好,遇事多考虑下,细心去做。

《易经》第六十一卦 爱情

中孚,猪蠢鱼傻被感动而信服,说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初九,坚定心志; 九二,坦诚无欺; 六三,对垒磕磕绊绊;(情敌、信任度、麻烦等) 六四,至上卦失马非祸;(朋友、亲情、工作等) 九五,团结诚信; 上九,升华,凶有所失,结束单身。

周易卦解第六卦

《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易经六十四卦卦名及注音

查字典啊.....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