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讨好型人格吗?【关键词:自救指南】

2023-08-19 20:32:28猩猩财经09:35 4.8万
声音简介

原文:柯基(公众号:简单心理)

音乐:Sia《I'm In Here》

为什么孩子会有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如何而来?

所谓的讨好型人格,是指以为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孩子如果是讨好型人格,步入社会之后会吃大亏!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一般会无限的讨好别人,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孩子一旦步入社会,容易失去很多工作的机会,虽然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人缘特别好,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其他可取之处。 现在很多小孩因为父母教育不当,或者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讨好型”人格,想要判断自家孩子是否是讨好型人格,主要看孩子是否有这3种表现,父母越早发现越好帮孩子改掉“讨好型”人格。 一、啥都不拒绝 有种孩子从来都不拒绝,一直都是老好人的形象,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害怕自己的拒绝别人后会失去对方,所以就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会答应别人,时间一长孩子会有很大压力,内心也不会快乐。 二、本能讨好别人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不自觉的去讨好别人,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第一时间去帮忙讨好别人,这是完全出于本能的,而不是被动的,孩子之所以这样和家长脱不了干系。 三、没自己的主见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外面听别人的话,就算有自己的想法,在别人提出决定之后也会毫不犹豫的跟随。 因为孩子本身缺乏安全,感觉得跟着别人总是对的,而且他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只有这种孩子,害怕承担责任和他们的嘲讽,他们更加喜欢随波逐流。 多半是父母导致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在美国心理学之父William James的名著《心理学原理》中提到了一个词—self-satisfactory,中文意思是对自己满意,讨好型的孩子就是要得到这种自满的感觉,因为他们受到太多的伤害和不认可了。 父母吝啬夸奖——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孩子天生是渴望父母表扬的,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孩子也会高兴很久,往往父母为了锻炼孩子,不想孩子太过于骄傲,从小就吝啬对孩子的夸奖,渐渐地就容易让孩子养成讨好型的人格。 父母对内苛刻——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父母如果对孩子太过苛刻,也容易让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在这种苛刻的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千好万好,自己家的孩子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总是跟自己家孩子夸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自卑感。

过度自卑,讨好型人格该怎么挽救自己呢?

我觉得过度自卑讨好型人格,挽救自己的方式肯定是让自己不要再变得那么讨好别人了,在别人需求的时候,你可以去帮助别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不要帮了太多,在别人有10次求你的时候你可能5次去迎合他的意思就行了,不应该去迎合那么多

我是付出型的人格,感觉很傻,怎么自救,讨好型的人格?

讨好型人格可能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很小就形成了这种人格,在以后生活中总会受此人格的影响,是不容易改正的。但是也并非不能改正,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多经历,在不如意的事件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进步慢慢矫正;同时也要交知趣相投的朋友,如果能感受到他人的善意和友好也是有帮助的。

讨好型人格有什么表现?如何拒绝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这是对于形容比较喜欢讨好别人的人的一个形容词,而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种人,也应当作出必要的拒绝: 1、对于具有功利性的讨好果断的拒绝; 2、讨好没有错,但带有利益性的讨好就不行; 3、适当的讨好,而不是为了利益而处处讨好。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去讨好别人,但他们的讨好并不是真心的,他们讨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这样的讨好是因为我们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拒绝。

求女生动漫头像,特别一点的,不要那种大家都用的头像。什么类型都行,但关键是动漫的,女生的!谢谢大家

不做讨好人,走出讨好型人格

不做讨好人,走出讨好型人格 过好型人格的8种特点 1、敏感多想 2、习惯把别人需求放到第一位 3、怕麻烦别人 4、害怕别人失望的眼神 5、不够坚定自己的立场 6、感觉顺从别人就会让别人更喜欢自己 7、不会拒绝 8、反应迟钝 无论你做的再好,还是会有人不喜欢你,我们要试着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他人的评价,毫无意义。 过好型人格的自测问卷 1、让我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喜欢我,这对我极为重要。 2、我认为发生冲突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3、我常常为他人做得太多,甚至听任被利用,就为了能让别人不拒绝我。 4、对我来说,接受有关自己的消极情感,比向他人表达我的消极情感容易得多。 5、我相信好人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喜爱和友善。 6、当我对别人的请求或需求说“不”时,我会感到内疚。 7、我必须始终让别人高兴,哪怕不考虑自己的受。 走出过好型人格的6个方法 1、讨好型人格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 ·很难拒绝别人,说「不」会让你感到内疚。 ·花过多的时间思考别人对你的评价。 ·经常做别人想让你做但你并不真的想做的事情。 ·你希望人们喜欢你,并觉得满足他们的需求会赢得他们的认可。 ·你总是在对别人说对不起,即使不是你的错。 ·你很少有空闲时间,因为你总是在为别人做事情。 ·你经常假装赞同别人的意见,即使你的感觉和别人不一样。 2、发生什么每周挑2天「不讨好」,看看会发生什么 从认知行为流派的角度,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往往都来源于内心的某种假设。讨好这种行为背后,同样也藏着一些我们不易觉察的假设如果我拒绝了别人的要求,别人就不会喜欢我;只有努力满足对方的需要,我才能得到对方的爱如果被批评|拒绝,就说明我这个人很糟糕…… 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些想法,我们就有了改变的机会,在一些小事上试试这些「如果」,再看看,真实的结果真的跟自己的假设一样吗? 如果我鼓足勇气退掉很贵的东西,店员会嘲笑我吗?在一些小事上做做「行为实验」,看看结果跟原先的假设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比亲身的体验更能打破我们过往「讨好」的假设。 3、练习拒绝,从不要立刻说「是」开始 你是不是也会这样:习惯性答应他人的要求,经常为此牺牲自己的需要,没有时间精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如果直接拒绝对你来说真的很难,那不妨从不要那么快地说「是」开始,因为只需要推迟50-100毫秒的时间做出决策,大脑就会屏蔽干扰,提高决策准确性。 当有人向你提出要求时,不需要马上拒绝,只需要告诉他们,你需要一些时间考虑:我现在有些忙,可以晚点回复你吗?我需要看下这周的日程,等我回家告诉你。 在做出决定之前,问问自己:这是我真的想做的事吗?我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吗?慢慢就会走出「习惯性答应别人」的惯性,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决定了。 4、跟让你「无需讨好」的人在一起 讨好型人格往往跟幼年一些不那么好的关系有关,比如,如果小时候父母总是跟你说:「你乖乖不哭,妈妈就给你买玩具。」「考好了,有奖励,考不好就等着挨揍吧!」 这会让我们觉得:爸爸妈妈给我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我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才爱我,不然就会被抛弃或嫌弃。长大后,这样的信念也不曾改变,只有讨好才能换来接纳和认可,不然就会被排斥。 而这样的信念,也可能会吸引来一些不那么好的关系:比如,对你的付出理所当然,甚至有意无意利用你的同事、朋友、恋人。要知道,一段需要你不断「讨好」才能维系的关系,本身就不是你应该追求的关系。 去跟这些人在一起:在他们面前,你感到轻松自在,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用讨好也能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是时候给白己换一个支持系统了。 5、找到比「讨好」更重要的事 开满花的土地不会长草--生活也是一样,你在滋养你的事情上投入的精力多一些,消耗你的事情就会少一些。从「讨好」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也可以用这个思路。 你存在的价值一定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既不合理,也不可能,更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价值感。所以要找到比讨好更重要的事。 挑一个放松的,没有人打扰的时间空间,认真地问问自己:做什么事能真的让我觉得有成就感、很开心?而不是因为别人的评价? 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希望3年后的我在哪里,在做什么事,周围有谁?为了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你没有义务把你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不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上。 6、接纳你的讨好行为(这很重要) 改变的愿望,往往出自对当下的不满意。我们不喜欢给自己带来消耗的讨好行为,想要快速摆脱它,却经常发现自己做不到。为什么「不讨好」这么难?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放不下讨好曾经带给我们的种种好处:比如接纳和认可带来的安全感。 在很长的时间里,讨好这种行为模式是有用的:它帮我们抵御了不被接纳的恐惧,不被爱的恐惧,让我们感到安全。如果当你想一下子改变自己的讨好行为时,你的潜意识会不接受改变带来的恐惧。 你的情感会死死的攥住你的理智,如果强迫自己改变二十年的行为模式,反而会情绪失控。所以接受自己的讨好行为,允许它的发生。也要同时在心理默默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了,我爱我自己,我有能力保护好自己,没有人可以抛弃我,拒绝别人也是可以的。

讨好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讨好型人格的人有这些特点!

讨好型的孩子到底好不好

这位知友,讨好型的孩子从表面上看,随和懂事,心地善良、很能换位替别人着想,也常常把“对不起”“不好意思”“麻烦了”“我都行的”“谢谢谢谢谢谢”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她们…… 害怕与别人发生争执 当别人和她发生争执时,她也不会吵回去,因为她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错,甚至别人对自己有越轨行为,她们也意识不到或选择容忍。 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她们想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关爱,所以很在乎别人的对她评价,因为她们自我认识过低,所以,希望通过外界的认可,来证明自己还是重要的。 喜欢以他人的感受为先 她们很会为别人着想,往往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总是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甚至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表现的受宠若惊。 没办法拒绝别人 因为不太敢得罪人,所以有求必应,即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的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哪怕压抑自己,也要成全别人。因为如果拒绝对方,她们会觉得很愧疚。 她们总是这样想的: 别人都比我好,都比我重要。 我不能和别人发生冲突,我要让别人喜欢我。 为了获得爱和温暖,我需要投其所好,讨好别人,哪怕牺牲我自己。 她们为什么会这样 她们之所以认为这种讨好行为是正确的、合理的,并将“讨好”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与小时候的经历或成长环境脱不开关系。 1、父母就是那样的人 “别总给别人添麻烦”“你就忍忍”……父母就是讨好型人格,不自觉流露出的言行,会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她们童年的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2、她在家是长女或者长子 “让着点妹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有的二胎家庭父母更关注二宝,老大不得不懂事、帮家里分担家务来讨好爸爸妈妈以得到关注;有的家庭大宝甚至承担照顾弟妹的责任,不能和小朋友玩,缺少童年的喜怒哀乐,和二宝发生争执时父母偏袒弟妹,不管怎样总是自己的错,委屈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长此以往,她会认为她就该这样。 3、她总是被父母否定 父母用自己的标准严格要求孩子,从来不会鼓励和赞赏孩子,也从来不问问孩子的内心感受,一旦孩子没达到父母的标准,给予孩子的永远都是批判、训斥和否定。对孩子来说,只有亲戚朋友在父母面前夸她乖巧懂事时,父母才会向他投来爱的目光。于是,她不得不那样懂事、看别人的脸色生活。 现实里也一样,小的时候我们都希望所有的人都喜欢我,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太奢侈的期望,不管怎么做,我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而刻意的讨好也只会降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价值,让别人产生厌恶。 有时间讨好别人,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自己努力才实在。当你提升自我,变的强大,变的有价值时,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需要你去讨好,他们也会喜欢你。 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气质都不同,但并不影响他们在某个领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同样,讨好型人格特点也并非不好,相反她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看到这样的孩子我才会更加心疼,我想告诉她们,孩子,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 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的感受。 讨好型人格特征 ●习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算委屈自己也要满足别人。 ●害怕别人失望的眼神,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 ●替别人考虑过多,怕麻烦别人。 ●不自信,立场不坚定。 ●敏感多虑,别人随便一句话就要揣测许久。 如何改变自己 ●无论自己做的再好,也总会有人不喜欢。所以不要再讨好别人了,先讨好自己吧。 ●先尝试从小事上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拒绝。 ●多做一些一个人做的事情,自己旅游,自己吃饭,多关注自己想要什么。 ●说话刻意的稍微大声一点,增加自己的士气。 ●不要因为害怕冲突就选择退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多认可鼓励自己。

【每天一点心理学】讨好型人格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