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话版_第065卷,汉纪五十七,汉献帝建安十一年5

2023-10-02 20:16:57彭城观月08:14 2185
声音简介

《白话资治通鉴全集》,资治通鉴白话版,全集。由悦爸倾情录制,希望本专辑的录制,能为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尽微薄之力。
【专辑录制说明】资治通鉴白话版本总卷为294卷,为方便收听,将每卷分为若干子卷进行录制,子卷总数量约2300卷。本专辑定期更新中,敬请关注。。。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与《史记》重合战国至汉武帝的部分。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但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资治通鉴中汉武帝的品质

司马光:“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为什么讲资治通鉴的都是讲到汉朝

因为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强盛的王朝,皇帝普遍英明,政治清明,对外普遍胜利。

汉成帝与汉献帝是不是一个人?

他们不是一个人,汉成帝名叫刘骜,汉献帝名叫刘协。

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各是谁写的

《史记》是司马迁 《汉书》是班彪、班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

资治通鉴 第200卷的译文

在这里,帮你找找哦

根据《资治通鉴》,试分析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汉武帝曾经下令求取贤才,命令各州举荐才干优长和不同凡俗的人给朝庭。在《资治通鉴·第21卷,汉武帝元封五年》记载:“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蹄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腾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对待特殊的人才应该有特殊的方法,千里马虽然凶暴不驯,却能日跑千里,同样,有的人虽然遭到世俗的诟骂,却能屡建奇功,关键是看怎么来驾驭。首先要有重视和爱护奇才的观念,然后要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而且还要保护他们,免造他人的伤害。

汉献帝是谁?

已经很详细了,我也就不多说了

汉献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应该死于曹丕之手

我要做汉献帝啊

我想做刘邦一样的人。

三国大时代4汉献帝在哪里

汉献帝的是在哪个城市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