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故事(梁实秋)

2022-08-21 10:33:08一山住12:10 621
声音简介

《猫的故事 ——梁实秋》


猫很乖,喜欢偎傍着人;有时候又爱蹭人的腿,闻人的脚。唯有冬尽春来的时候,猫叫春的声音颇不悦耳。呜呜的一声一声的吼,然后突然的哇咬之声大作,唏哩哗喇的,铿天地而动神碉。这时候你休想安睡。所以有人不惜昏夜起床持大竹竿而追逐之。祖传有一位和尚作过这样的一首诗!“猫叫春来猫叫春,听他愈叫愈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这位师父富同情心,想来不至于抡大竹竿子去赶猫。 

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罗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数日。 

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他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鼎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叨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的赫然挂在那里!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用原来的铁丝系上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跟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从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胯院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 

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的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我先到书房里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 

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

梁实秋的猫的故事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本文对声音的描写十分精彩。既大量使用拟声词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又灵活运用比喻、衬托、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生动而鲜明地呈现猫的各种声响带给人(特别是“我”)的感受。①文白间杂。既有“宽假”“膺惩”等典雅的词汇,也有“一溜烟”等充满口语色彩、灵气十足的表达。②庄谐融合。“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等句子将严肃庄重的官方辞令大词小用,达成错位的幽默效果。③生动的比喻。如把猫逃走的样子比作“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形象生动地呈现猫逃走时的容境。

梁实秋《猫的故事》读后感

梁实秋《猫的故事》读后感篇   《猫的故事》觉得挺有趣的。那生动的语言让我捧腹大笑,简直就像在看电影一样。   故事讲的是猫遇见狐狸后,想跟狐狸学习如何躲避大狗的本领。狐狸却看不起猫,认为猫如果遇见大狗就会往树上跳不算有本事。狐狸吹嘘自己有很多的本领和计策,可以躲开大狗。可是当大狗真来时,猫跳到树上躲了起来,狐狸却被大狗咬死了。   可笑吧?狐狸看不起猫的本事,只会吹牛,最后连命都丢了。

梁实秋猫的故事

只要写得合理即可。

梁实秋猫的故事关于猫的叹息

19.设下机关、系罐开释、摆脱铁罐、哺乳小猫(其他意近也可) 20.本文的中心是要表现猫也具有伟大的母爱,先抑后扬的写法,更能突出中心。 21.痛苦、无奈,也包含着为尽到母亲职责的那份执著。(答案不一定要统一) 就是21.痛苦、无奈,也包含着为尽到母亲职责的那份执著。(答案不一定要统一)

猫的故事(梁实秋)结尾续写

夏天的一个雨夜,书房里的我正在为三两句短诗苦苦思索,隐约听到门外一两声的猫叫,仔细听来却又停了,刚又静下心来,又响了两声。 难道旧日的老猫又回来了?我赶紧奔了出去,打开门。一只落汤鸡般的瘦瘦的老猫,没有半点精神,眼睛却哀求地看着我。 实在让我想不明白的是,难道它就能够一定能够断定,我会就这样轻易地收留它,差一点把所有的藏书毁于它的利爪之下,我难道还不能记住教训? 一声哀叫,顿时间,心经就这样被他俘虏了,赶忙捉了进去,用毛巾擦了干净,又给它找了些吃食,看着它聚精会神的品尝着美味,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个曾经是它闯祸的地方

梁实秋的猫的故事中好像与显然矛盾吗

好像”与“显然”同时用在这里,并不矛盾。“好像”是对小猫刚出生时眼睛欲开 还闭的样子的生动描写;“显然”则是对此做出的肯定判断。看似矛盾,实则准确

猫的故事梁实秋讲了什么?

梁实秋《猫的故事》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对小猫母亲母爱的伟大的赞颂,猫为了给小猫咪喂奶,而不顾自己的安全,毅然返回,当“我”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又将小猫咪带着一起离开,生怕会伤害到它的孩子,体出现了母爱的慈祥和温暖。

梁实秋的猫的故事。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梁实秋的猫,的特点是把猫与狗相提并论的,梁实秋先生对于狗的描述很是精辟:狗主人在狗狂吠的时候总是得意的,如果狗像猫一样反倒令人无法理解了,不仅客人觉得不可思议,主人更是没有面子。想必这狗就是要咬住客人的裤脚,令人畏惧,在听得主人的示意时才很不情愿的松开,既显示狗的忠诚,又让客人觉得主人很及时的解围。文字也是犀利辛辣的。

梁实秋与梁秋实是一个人吗

不是一个人啊,梁实秋是一个作家,梁秋实吗好像很多人叫这个名,比如我网校的英语老师

梁实秋《猫的故事》续写

然后诡异的一幕, 从树林之中传来一声轻啸, 如野鬼哭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