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乾卦】3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023-12-20 21:03:07云溪国学讲堂29:48 6950
声音简介

乾卦·文言9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九五的爻辞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孔子这个时候,对弟子们说:

我要打一个比方,这就好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同声相应

同声相应,声音相同的同一类人,或者同一类动物,不管是飞禽还是走兽,甚至是龙,它们鸣叫的时候,彼此都会回应,因为它们知道,那是他们的同类。

这是同类之间彼此在用语言沟通交流,俗话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语言不光是人类的专利,禽兽之间也有,只不过我们人类不懂它们的语言,但是当它们开口讲话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听得懂它们语言的那一个,那一个,就是和它们同声相应的那个。

即使是人类之内,也是一样,也有同声相应,一个人发出声音,总会有另外一类人懂他,回应他。

这也是同声相应


同样地,当我们有的时候,说一句话,对方听不懂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喜欢说,这是对牛弹琴,意思就是我讲的这么精彩,我的这么高深的见解,可是你却听不懂,这就好比我对着一头牛弹着高山流水一样。


对牛弹琴,这里的牛,不是真的牛,指的是和自己看上去相同的一个人,由此可见,即使讲着相同的语言,也不一定是同声相应


说到高山流水,在古代,有一个典故:伯牙鼓琴遇子期。

当年,在春秋时期,有个叫伯牙(前413-前354)的琴师,他生活的时代,比孔子(前551-前479)晚一些,比孟子(前372-前289)早一些。

伯牙善于弹琴,当年他在晋国做官,做官做到了上大夫。可是,这个伯牙,他弹奏的琴,在当时,和他同朝为官的人,却都听不懂,只有一个叫钟子期的人,砍柴的樵夫,只有他能够听得懂。

这个樵夫钟子期,他是真的能够听懂,不是装出来的——怎么能验证他听懂了伯牙弹的琴呢?

因为,钟子期听完了伯牙弹的琴,就评价说:

你弹的这首曲子,是“巍巍乎志在高山”——你在这里弹着琴,可是你的心却已经飞到高山顶上去了。

钟子期又说:

你弹的另外一首曲子,是“洋洋乎志在流水”——你的心又随着流水漂走了。

于是,伯牙弹奏的两首曲子,本来没有名字,就是信手一弹,经过钟子期的点评之后,就有了名字,一个名叫高山,一个名叫流水

这也是同声相应的例子。


再比如,我们现在社会的乐坛上,很多歌唱家,很多歌星,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每个歌星都有他的听众,都有喜欢听他的歌的粉丝一样,这也是同声相应

你唱出来的歌,正是我心中的声音,你的歌声和我的内心,我们彼此形成了共鸣,所以,我就支持你,顶你。

因为,我懂你的声音。


说完了唱歌,我们再换个角度来解释:

在古代,歌是怎么唱出来的呢?

是通过诗词的方式。

人的语言和声音,开始的时候,是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后来,整理成文章、诗词,这就变成了语言艺术了,比如唐诗宋词等等。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诗词,是需要押韵的,这个韵是怎么来的呢?

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叫刘勰,他作了一部书,叫《文心雕龙》,里面有这样两句话: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不同的声音,彼此分出来谁主谁从,这叫和。

我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也听到过和声这个词,不同的声音,彼此需要和谐共处,才能发出悦耳的音乐。

相同的声音,互相回应,前后呼应,这叫韵。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押韵。

作诗作词的时候,在一句诗词的结尾处,就需要押韵。

如何押韵呢?就是使用一些韵母相同的字,发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作为结尾,这样就押韵了。


现在,这几年,唐诗宋词又开始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了,很多人都这样说,“人生不只是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于是,这些年,古代的诗词,又重新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现在很多家庭,很多学校,很多家长和老师们,为了教孩子诵读唐诗,有很多人选择了唱诵的方式,用唱的方法,将古诗词唱出来,再配上乐曲。然后,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发现:原来,唐诗宋词,唱出来,其实很容易,很容易唱诵。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唐诗宋词,在古代,本来就是诗歌,比如,一首唐诗,它在唐代当时的那个年代,本来就是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所以,能唱,这是自然的。

这才是诗歌为什么要押韵的原因,既是为了唱,又是为了诵,唱诵。

这个押韵,也是为了同声相应


这是作诗作词。

但是,一首诗,比如一共四句,其中也不能每一句都押韵,如果那样的话,就又过了,过犹不及了。

因此,一首诗之中,既需要异音相从,又需要同声相应,两者都要兼顾,既要有声,又要有同声的,这才是一篇美丽的乐章


2.同气相求

说完了同声相应,再看同气相求

同气相求,这个,往大了说,是气场;往小了说,是气质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每个人的气质都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气质又是可以分类的,气质相似的人,气质相近的人,会容易互相吸引,最后走到一起,这也是《周易·系辞》里面讲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我们也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这句话,出自《周易》的《系辞传》。


而且,同气相求的人在一起,会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会更容易形成同声相应,形成共鸣。

这就是同气相求,这是气质,气场在起作用。

气质相近的人,容易互相生起

比如,一个人遇到另外一个人,就会生起爱慕之心,这往往是因为,同气相求的原因。

这个,就是寻求追求



二、水流湿、火就燥

接着,孔子又从自然现象方面作比喻了:

水流湿——水会流向湿的地方。

因为有水的地方,湿的地方,往往是低洼的地方,水流向那里,就是去找自己的同类去了。

水也得找到组织和集体,才能共同生存,否则如果只是一滴水,孤零零地,很快就会干枯了。


呢,是同一类的,这个字本来就有个字旁,就像前面的湿字,有个字旁一样。

一堆火燃烧的时候,在古代生火的时候,用的都是干柴,都是树木,树木之中,哪一部分最干,最燥,就会最先燃烧,这是因为火就燥

这个,是靠近的意思,火喜欢靠近干燥的东西,然后,干燥的东西,靠着靠着,就被火给同化了。我们常说的干柴遇上烈火,这也是就燥

火和燥之间生气了感应,然后,它们就在一起燃烧了。


这些其实讲的都是同气相求。湿的找湿的,干的找干的,湿的去找的去找



三、云从龙,风从虎

然后,孔子还怕弟子听不明白,这是在讲课呢,于是,孔子又继续打比方:

再比如:,一出来,飞上了天空之后,这个时候,天空中的云,就纷纷地跟在龙的后面跑。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个不太好解释了,孔子没有继续解释,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有一个叫王弼的人,他做出了解释:云为什么跟在龙的身后跑。

我们再引用王弼的一个解释,王弼在《周易正义》中的一个解释非常好:

龙是水畜,云是水气。

龙是水里生的物种,而云是水积累成的,地面上的水,上升到天空,成为云。

这个畜chu,畜生的畜,在古代,也读成蓄xu,和积蓄、储蓄的蓄,在古代它们表达的意思相同。

龙是水气积蓄而生的畜(动物)——水气的积累,生成了龙,大概在王弼的那个年代,他们家养过龙,所以对龙比较熟悉。

水多的地方,就有了龙,这是在地上,在天上,水多的地方,就成了云,云是能飞的,飞在天空,如果云里面的水非常多,多到飞不动了,云就从天空落下来了,就成了雨,落到了地上,又变成了水,归还给了大地,然后,地上的水,如果变多了,龙就出生了。


后来,有一个叫王弼的人,经过观察,就得出了结论,他就明白了,为什么当年,孔子会说“云从龙”


这是因为:

有一天,龙飞到了天空,到了九五这一阶段,这个时候,天上的云一看到了龙,大家就互相奔走相告,快看,那条龙,和我们都是一伙的,它也是水做的,它是我们的同伙,它比我们长得帅,我们就追随着它吧,于是,云就都纷纷地跟在了龙的后面,感觉到很威风。

这是云从龙


风从虎——孔子讲完了天上,接着又讲地上。

地上的动物,最厉害的是老虎。

然后,孔子又拿老虎举例子。

孔子这时伸手一指远处飞奔而来的一只老虎——孔子说着老虎,老虎就来了。那个时候,老虎非常多,而且它们也很自由,不像现在,都被关进了动物园里面。

孔子指着一只老虎对弟子们说:你们看,老虎一跑起来,风都跟着它一起跑动,老虎一出来,周围都带着风声。


这个时候,王弼(226-249)又说了——王弼和孔子(前551-前479)不是一个时代的,他生活在三国时期,比孔子小了700多岁,现在,孔子讲课,他来旁听。

王弼说:

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空气受到了震动,流动起来就形成了风,虎一出来,气场很强大,它的周围形成了风,把别的动物都吓跑了。


这个王弼,他很了不起,他当年先后为《易经》和《道德经》做过注解,而且这些都是在他23岁之前完成的,到了23周岁这一年,王弼就去世了,这是个英年早逝的人。

王弼大概是为了求道而生的,就像孔子说的那样,朝闻道,夕死可矣”。于是,他在三国时代只活了23年,就匆匆地穿越回古代,去孔子那里听课去了。



四、圣人出现

接着,孔子继续讲道:

圣人作而万物睹。

这个时候,圣人出来了。

圣人作,这个,是兴起的意思。

圣人出世,这是个大事情。


这个时候,大地上的万物都在瞻仰着圣人,都在仰望着圣人,也包括远处跑过来的那只老虎,它本来是想出来找些吃的,一看孔子在这里讲课,看到这么多人类,它想抓回去一个,当食物,可是,当它目睹了圣人出世,在这里讲道,在这里传法呢,于是,它就打消了想吃东西的想法,它也想坐下来听课。


老虎听到了什么呢?



五、亲上和亲下

这个时候,孔子正讲到了“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这个时候,就让弟子们解释,他一眼就看到了王弼正坐在那里听课:

王弼你是穿越过来的,你给解释一下吧。


于是,王弼就回答:

王弼一指这只老虎说道:

大家请看:这是一只动物——动物和植物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就是动物会动,动物是动的,植物不会动,植物是静的。

动物为什么会动呢?

就是因为:动物是禀受天气而生的。

我们知道,地上的万物都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的,可是,这其中又有区别。

天地之气互相交感,化生万物,但是,化生万物的过程之中,又有区别:

感受天气多的物种,就变成了动物;感受地气多的物种,就变成了植物。


动物因为感受天气较多,于是,它们就跟着天道的运行规律,乾卦象辞不是也说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嘛,天体运动,动物也跟着运动,所以,动物一生下来,就不停地奔跑。


而植物呢?植物正好想反,它们在出生的时候,是感受地气更多,于是,植物就扎根在地上,把根扎在大地的下面。

天空之中灵气多,所以,动物都是含灵之属,都属于含灵的,因此,它们都有思想和语言。

而植物,没有灵识,因此,它们都不开化,比较笨,扎根在大地上,像大地一样静止不动。


这个论点,出自于王弼注的《周易》:《周易正义》。(儒家十三经注疏之一。正义就是注疏的意思,注、疏的意思相同,都是对经典的注解、解释。)


其实,同样类似的观点,在《黄帝内经》中也曾经提到:

人的性格为什么各不相同?

就是因为,每个人出生的时候,禀赋各不相同。

比如:

有的人感受自然界的——风多,他的性格就风风火火;

感受多的,性格就热情开朗;

感受多的,性格就沉稳厚重;

感受多的,性格就平静柔和;

感受性多的人,性格就含蓄内敛。

这是五行对人的影响。

(感兴趣的人,可以到隔壁去听《黄帝内经·素问》的课程)


在《周易正义》中,也解释了,动物植物为什么不同。


这是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六、各从其类

这个亲上,或者亲下,还有前面的云从龙风从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中的原因,就是各从其类也——各自找到各自的类别。


这是孔子的一堂课,天上的龙在听,地上的老虎也在听,还有孔子的这些弟子,还有王弼,那么,这些人和动物,他们是同一个类别吗?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对九五这一爻的爻辞感兴趣:

对于龙来说,还有老虎,他们分别是天上和地上的王者,它们想要追求王道;而孔子的这些弟子,他们都在追求圣人之道。

因此,他们都有共同的追求,他们的道相同,就是要弄明白九五飞龙在天,是如何利见大人的。


后来,后世的帝王们,他们读到了这篇文言,看到书里面讲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还有最后一句:各从其类也,于是,这些帝王们就从中受到启发,他们于是就把自己比为飞到天上的龙,于是,他们就把乾卦九五这一爻,作为自己专属的了,作为帝王专用的一爻。

帝王把自己比作天上的,把九五这一爻,飞龙在天,当成自己的专属,原因还因为,九五这一爻,是在上卦中央,位置处在正中

而且,不但九五变成了帝王专用,还有,帝王穿的衣服,上面也有绣着龙的图案——帝王们非得要和龙攀上亲戚,也不管龙愿不愿意。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来解释了半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条龙,只有飞上了天空,才能遇到和自己同气相求的一类。

这个同类,在人事之道来讲,就是大人,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至高处,他也会有和自己同气相求的朋友圈,这是用通俗的话来解释。

天道来讲,龙的大人,就是天,云其实只是天的一部分,用云来代表天,天道。


一个人的境界有多高,他的舞台就有多大。


其实,按照南怀瑾的解释,最后的一句话,各从其类也,还有不同的解释。

这个各从其类,其实是从乾卦各个爻位,从初九九五,做的一个类比,每一爻,象征着什么,这叫从其类

比如:

初九,象征着龙在深渊里面潜藏;而到了九五这个阶段,龙就飞到了天空。

这个时候,这条龙往往会踌躇满志,看着面前那片广阔深邃的天空,但是,他却无法再向上攀登了,他这个时候,应该懂得适可而止了。

这个各从其类,就是告诫君子,到什么阶段,就要做什么事情。


君子在九五的阶段应该做的——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各从其类也。


这和前面在九三的时候讲的,君子应该知终终之,是一个道理。

九三的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每天都要小心警惕

到了九五,君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做和这个位置相符合的事情。

在每一卦之中,第三爻和第五爻都是“同功而异位”,这两个爻,它们的功劳功用,甚至功德都相同或者相近,只是位置不同:

九三下卦之上,这好比是领导者带领团队打天下;

九五上卦的正中,这好比领导者事业有成,得到天下之后,坐天下。

这两个爻,九三九五,都可以用来表示领导者的象,或者是君子的德行。


这是九五,这一爻,用文言来解释。

如果再向上,到了九六,到了顶点,就会物极必反了,那个时候,整个卦的卦象又会变了。

易经41卦爱情

  解者缓也。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解就是缓慢的意思,缓慢必定有所失败,所以接着是损卦     损益盈虚 与时偕行   41、损卦 山泽损 《损》(下兑上艮)  第四十一 诚信处世客满庭,损刚益柔见虚盈; 心怀若谷守君道,居中怀德利贞行。 不谋私利常得友,知错既改有吉庆; 福寿资粮上苍佑,广结贤臣留美名。 【原文】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hé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 【译文】损卦,象征减省也,其意主要在损下益上,损刚益柔,损有余以益不足。损卦强调能以诚信为前提,行减损之道,将可获致「大吉祥、无咎害、可合乎正道、并利于往前有所作为」等四项善果。损下益上之道惟在心诚,不必损其过甚,只要心存诚信恭敬,虽微薄之物,亦足以奉献于上。并不要求皆以丰盛之物益上 。 本卦卦名为“损”,要做的事当然就是“损”,这个损现实意思就是要“出点血”,那主指当然是自己。自己要受点损失拿出些好处送给别人,这么做结果卦辞已说明白,继续问为什么就有点傻了,可以肯定不如此就是卦辞相反结果。比较有意思的是最后这句,上供的东西不用多,两碗饭足矣,这是在说诚信恭敬更重要,但显然也有成本核算之意,否则“有孚”已然在前,又何必多此一举,何况既然“有孚”就应该根据自身状况,那又怎么能规定具体供品呢?卦辞这里故意摆了个迷魂阵,隐含了处损基本原则:一,当损必损不可吝啬;二,可以少损不必多损;三,态度恭敬比供品多少更重要;四,以损求益故要成本核算…… 特别说明一下,《周易》假占卜形式表达思想,这里只是以祭祀上供说事,这一比喻用在此处却形象生动,上供就是送礼,这在今天也不过时。处损一般都是“损下益上”,那可不就跟“上供”差不多吗? 《损》卦谈的是减损自己的卦。但是这种减损,并不意味着损伤自己一部分利益去迎合别人,也不是一般的损人利己;而是如何在不使自己一方受到丝毫损伤的情况下去获得相当的利益,和如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当减损或放弃一部分利益而去追求更大更多的利益。这是《损》卦最本质的东西。  【原文】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可见山下有泽是损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泽水浸蚀山脚为戒,从而制止其忿怒,杜塞其贪欲。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阳恶曰忿,艮为阳卦,愤怒之时火气上涌,如艮之阳在上,艮为山为止,为遏制,故君子观象而悟之以制怒; ‍阴恶曰欲,兑为阴卦,人之嗜欲如泽水,深不见底,兑为泽为脱为损,故君子观象而悟之以节欲。惩与窒互文。     罗曼.罗兰说过:“你爱他时,他并不爱你;他爱你时,你又不一定爱他;你和他深深地相爱了,未必能在一起;在一起时,又未必能相依到老”。在爱情的世界里,遗憾和幸福是同时存在的,往往遗憾和痛苦多于幸福。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虽心仪已久,却相会无期。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 ‍‍  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要说对待生活,还是许志摩说得好:“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如此而已。”    人生难免于种种境遇,此境遇非人自身所能控制,人所能控制的是不为种种境遇牵着鼻子走,所谓随遇而安。孔子所说的随遇而安并没有什么消极的意味在其中,如逆来顺受所体现的。无论何种境遇,我都要做好我应当做的,这就是儒家所讲的“素位”之学——“ 素富贵行于富贵,素贫贱行于贫贱”。‍

算事业本卦姤卦互卦乾卦变乾卦

姤之乾,事业有成。

《易经》中“乾卦”,乾是什么意思,乾卦有哪些讲究?

乾的意思是:指事物从生长到强盛到衰落的一个过程。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全阳为乾、全阴为坤,乾卦大象是健,刚健中正之意。

什么是31至41之间的双数?

双数就是偶数:2、4、6、8 31至41之间的双数有:30、32、34、36、38、40

《易经》中“乾卦”,乾是啥意思,乾卦有何讲究?

孔子解释说,乾就是健的意思,健之义生於上出,所以乾卦卦象是天,特性是强健 。要讲究互为的合作,要讲究相互的尊重,要讲究彼此的平等 。

乾卦什么意思

乾卦,易经学说专用名词,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元亨利贞。乾卦主显,是“显学”,坤卦主隐,是隐学。两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过程,即春生--夏长,与坤卦相反,坤卦讲秋收冬藏的过程。

乾卦什么意思。

电饭锅回家快乐;电饭锅回家快乐;温柔体育i哦怕【问电饭锅回家快乐;电饭锅回家快乐;电饭锅回家看看克拉斯电饭锅回家克拉斯电饭锅回家快乐啊是电饭锅回家快乐;电饭锅回家快乐

乾卦是什么意思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一卦   乾为天(乾卦)(the Qian Diagram)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   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乾卦和坤卦讲的是人和神。()

错误。讲的是天和地。 乾(qián)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第1卦,代号是7:7 ,主卦和客卦都是1卦乾卦 ,三条爻当位,三条爻不当位,不存在有应关系 。卦象是天,特性是强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为"元亨利贞"。乾卦主显,是"显学",坤卦主隐,是隐学。两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过程,即春生--夏长,与坤卦相反,坤卦讲秋收冬藏的过程。主方和客方都很强健,主卦和客卦的阳数比是1:1,是二个最大阳数的比,主客双方势均力敌,双方都有强大的力量,也都有同样的高亢缺点,可以是强健的竞争者,也可能是双赢的合作者,关键在于主方如何巧妙地处理 。概述图,红色表示当位的爻,天蓝色表示不当位的爻。 乾卦的各条爻之间没有有应。坤(kūn)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代号是0:0。坤卦展示像"坤"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形象说明当前主客关系状态。相对于我们所在位置来说,地是静止的,代表当前关系是静止状态,变化较少;地是广大的,地上万物生长,象征当前关系比较宽松而悠闲。 坤卦的主卦和客卦都是经卦坤卦,阳数都是0。静止而广大的两方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比较稳定而宽松的关系。主方应当珍视这种关系,顺应形势,努力维持的状态。不过要注意,静止是暂时的,主方应当作应对变化的准备。

乾卦和坤卦讲的是人和神。()

标准答案:×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