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蒙卦-14.5 刑法与教育

2018-06-20 05:49:59Joanne静境04:22 17.1万
声音简介

刑法与教育功能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就是刑教、刑法。“发蒙”这两个字很有道理,因为山下有水,凡有水就有水蒸气,接下来“利用刑人”,不知扯到哪里去了?这个现象是拿来讲政治法律的道理。人犯的错,没有办法教化,只好用刑。这个“利用刑人”的“利用”一词,不是现代观念的“利用”,现在说“利用某人”是一句很坏的话,至少在道德上犯了罪。在《易经》上常有“利用”这两个字,并不是坏意,这两个字要分开。《易经》上的“利用”,意思是用得对人有利。如“利用刑人”,是说用刑法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但是有利。因为人类中有些人不听好的教化,打他一顿就听了,但是与第一爻的发蒙有什么关系呢?当然古人的解释,拼命设法拉关系,我们不去管古人的注解,先看原文:“用说桎梏”。“说”也是《论语》“不亦说乎”一样“悦”的意思,人受了桎梏,还有什么快活?因为这是教化,就是蒙以养正,犯了罪受惩罚后。因此教化过来,就是很高兴的事,“以往吝”卜到这个卦,是倒霉的,不必去做了。

蒙卦一推到人文文化上来,变成了这样,这个爻辞是文王作的,在当时和现在庙里的签诗一样。这个现象是一个人在中间,上下都是困难,都是阴,到了二爻上去是震发、开发的现象,再往前,处处都是坷坷坎坎,不顺利,因此爻辞是这样一个说法。如详细研究,要看焦赣作的《易林》。后来假借邵康节作的河洛理数的卦辞,他所讲的这一爻,不用这个东西,所以古人很高明,推翻了《周易》,自己独创一格。据我的研究,他们早有发现,这个卦的爻辞,欲作什么解释,都有理由,但是古人对于圣人,一辈子很恭敬,不敢说一句反对的话,因此只有自己创作,但也是根据《周易》的系统来,可是解释不同。大家拼命在讲易学,其中有没有改革的创作,没有注意到。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唐宋以后,将犯人拿去杀头,执行死刑叫作“正法”,这个名词是《易经》这里来的,但是这里的“正法”并不是指杀头处死刑。正是正,法是法,当人有不对的地方,犯了错的时候,应该处罚的则处罚,以法来纠正人的错误,是教育的意思,同蒙卦的本身原理并没有错。这卦的现象,用来站在教育的立场,来讲刑法为所谓“利用刑人”,是使人得正的方法。这是蒙卦第一爻,来得那么凶,等于以刑法治世,主张法治的精神。如果断章取义说蒙卦初爻主张以法治天下,没有错,但整个卦说起来,问题就大了,到第二爻说法又变了,系统不同了。


南怀瑾易经杂说 卜卦方法

这个方法这么复杂就不要钻了么~几个爻动,只会对读卦的人有影响,易经的理论只有一个体系,无论这么变,读卦的结果符合实际的情况,准确就好! 我一般都用一个爻动的算法,加上错卦、综卦等参考,都已经比较准确了! 所以,主要锻炼的是咱读卦的功力,至于动爻的情况,只是给一个参考咯!

怀瑾的意思怀瑾的意思是什么

怀瑾的词语解释是:见“怀瑾握瑜”。 怀瑾的词语解释是:见“怀瑾握瑜”。结构是:怀(左右结构)瑾(左右结构)。拼音是:huáijǐn。注音是:ㄏㄨㄞ_ㄐ一ㄣˇ。 怀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敏樱呢,我们通过以下几桥燃丛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见“怀瑾握瑜”。 关于怀瑾的诗句 怀瑾复谁怜于嗟乎握瑜怀瑾士岂无何故怀瑾握瑜 关于怀瑾的成语 怀瑾握瑜游目骋怀托物感怀握素怀铅握瑜怀瑾被褐怀宝被褐怀珠握瑜怀玉 关于怀瑾的词语 被褐怀珠游目骋怀抱瑜握瑾握素怀铅明月入怀怀瑾握瑜匹夫怀璧握瑜怀瑾安老怀少托物感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怀瑾的详细信息段首

《南怀瑾拜师学剑》中南怀瑾为什么觉得老道说的话有道理?

因为学习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南师当时已有所学与老道讲的相同或相近所以觉得有道理。

南怀瑾说了什么

金刚经、圆觉经、楞严经等佛经解释,以及儒、释、道深厚国学文化传播。学贯中西,修养深厚。嬉笑怒骂,出神入化。

南怀瑾最经典的十句话

南怀瑾最经典的十句话: 1、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 2、人,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像吃了毒药一般,把自己毒死了。 3、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还是少了一笔。 4、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5、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6、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立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7、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8、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南怀瑾怎么死的?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生于中国浙江乐清县,学者、文化名人。南怀瑾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1949年随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受邀在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其论著的主要方向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领域,其生平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哲学。2012年9月29日于中国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 2012年因肺炎于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 “惊悉,台湾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老先生,于9月29日下午4时许,在苏州与世辞,享年95高寿。” 太湖大学堂,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七都镇庙港,创立者是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创建于2006年,为私立教育机构,分为大学和小学(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

南怀瑾全集

罪过罪过,不可诽谤大德,赶紧忏悔吧! 南怀瑾是大善知识,现居士身,所说皆是正理,世人福田,可归依处。

南怀瑾。。。

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第35期(总第318) 瞭望东方周刊_杂志 台海杂志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介绍

人生犹如下棋,高手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几步,低者只能看两三步。如何成为一个高手,古圣先贤在他们的典籍著作中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对国学经典参得全、参得透,幸有南怀瑾先生帮我们解读,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国学中的思想精华,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大师之言,字字珠玑,相信国学大师的智慧成果会让我们受用一生。南怀瑾先生一生涉猎极广。诸子百家、拳术剑道、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都有研究,并深得其精髓。在台湾,南怀瑾先生被人们尊称为“教授”、“大居士”、唯祥“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仿斗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备山磨影响的人物”。南先生一生著作甚丰,已出版专著30余种,本书是从其著作《庄子喃哗》、《孟子旁通》、《易经杂说》、《老子他说》、《论语别裁》中撷取的对国学经典的一些参悟,结合古今中外的例证。让我们在领悟国学精粹的基础上,对人生智慧也会有更深的认识。

怎么能见到南怀瑾??

有不少人和你有类似的想法。也有更多人专程去拜访过南先生现所在的太湖大学堂,最终学堂贴出一段通告: 太湖大学堂通告 敬启者: 一,您来访问未果,对此我们非常抱歉。 二,现在学佛在家出家的修行人,都很聪明,但不通教理者居多。 而我们注重真实修证一门,素来规定必须通一经一论,或住过禅堂跏趺坐惯于一坐三,四小时者,方安排会谈。所谓一经一论,经者如: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法华经。论者如: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宗镜录,菩提道次第广论,大乘起信论,中论等 三,您既然学佛修行,最好深入参究经典。 经典是佛菩萨留下来的,参究经典如同与佛菩萨见面,找现代人研究,还不如找佛菩萨参究。 学佛修行人早晚课之【三皈依】有云:【自皈依法,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此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 即颂 道安 秘书室 戊子年五月二十八日 --------------------- 素来规定必须通一经一论,或住过禅堂跏趺坐惯于一坐三,四小时者,方安排会谈。这是太湖大学堂的要求。 实话说你自己仔细参详佛经和前圣贤经典,光是南先生的著作你全看透了,著作中所提境地都修证到了,你自己就是大德了。 ======================= N多的人知道南先生学问好,谁不想求得明师呢?所以N多人赶去太湖大学堂后去求见。曾经有人和你一样迫切在太湖大学堂外徘徊三日,还是不得。(南怀瑾先生脾气还是很好的,尽管非常忙碌,他曾去考问了一些人,发现他们很多人提的问题,几乎所有他的著作中都有讲过。于是南先生……)后来太湖大学堂出了上面那一张公告。 其实不但是因为南怀瑾先生非常忙碌,通过太湖大学堂出的那个公告你也可以看出来,他并不主张别人去找他学习什么(虽然他曾经四处说法说学问。但是都是因缘际会。首先你自己得有一定的悟性和学问,或者恰逢其会他在讲课,不然他怎么跟你探讨?其次人家毕竟91岁的高龄了,成天奔波繁忙,你觉得你想怎么和他学习历史和谋略呢?),他的著作不少但是他说他没有写什么书,都是空话白话,但是很多要问的问题书中都有提到,他的书都没有仔细看过思考,你要学历史和谋略,单就历史一项,你要看的书不知多少,最重要的肯定是你自己给自己积累了多少,然后才好谈“学习”这个词,你自己要是所知不多,你觉得向他学习这个问题现实吗?(老师都是喜爱有天分的学生不假,但是连勤奋都没有。那就有点……) 不管是佛门同修的学习(实话说这些人更希望能够得到南先生的指导,因为修行过程中的明师指导非常重要。但是南先生依然是劝人家深入经典,或者功夫到了可以见上一面),还是历史谋略,我估计假使你能够真正见到南怀瑾先生的话,他一定会考你历史通晓多少?二十四史都看全了没?史记你看出什么来了?诸子百家你看过没有?易经看过没?那好歹阴符经看过吧?(要是你都没看过,估计他觉得没有说的必要了。要是你都看过,那还找他干什么?———不过要你真看过有所体会的话,说出了说中了他的心意。也许他爱才真收你为徒说不定。) 不知道你看过多少南怀瑾先生的著作。但如果你仔细看过些就应该有点晓得他这个人脾气的。我这里说也不是泼你冷水。他有一本《历史的经验》,你可以去看看。权当神交吧。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