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序|南怀瑾-16.9 蛊临观噬嗑贲剥

2018-06-24 08:00:24Joanne静境04:32 17.7万
声音简介

由蛊而剥看人性的堕落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有钱,有势,有地位,样样好的人,就是天下第一人,也就有人来跟随在他的后面,沾点好处,这样跟随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就要担心了,就会有事故了。汉高祖打下了天下,大家都吵,张良就告诉汉高祖,天下豪杰追随你去拚命打天下,是希望天下平定,现在天下统一了,如得来一块肥肉,还没有分,大家当然要吵了。汉高祖所以封功臣,便是看透了人生,到了某一地位,应该做的事就做了。不能喜欢别人的恭维或感谢,因为只要自己有一点喜好,就有人投其所好--“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惑,蛊是一种虫,以前贵州、云南的一些边疆族人放蛊,麻醉人,使人的脑子都昏了。蛊也是虫,很多的虫,如房屋的白蚁,人身的病菌,虫多了就有事。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但是人不怕事,“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懂了这个道理,有事不可怕,有人也不可怕,只要认清“我所有的就是大家所有的”,这样就不错了,所以下面是临卦,就是扩大。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临卦下面是观卦,一个东西大了,如一粒种子种在马路边上,有谁去理它?经过几百年变成神木了,大家都来看了,所以壮大了,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观卦的后面是噬嗑,所谓噬嗑,就是张嘴咬下来的样子,就是啃,观卦以后为什么是噬嗑卦?因为有可观之处,就有所遇合。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这里又讲到文化思想,社会发展到这个时候,原始的东西要加工,要加上人文文化,如面前的塑料盘子,是用尿素制成,制造过程一定要经过人文文化的科学处理,不能随便和些泥浆或面粉做成,这就是不能苟合,所以一定要有人文文化,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贲就是装饰,就是艺术的、文明的。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文明到了极点,艺术发达,社会平安,等于一个人一样,家里富有,艺术字画堆满了,亨通了,到了前面没有路了,所以跟着贲卦下面就是剥卦,物极必反,开始剥落了,剥者就是慢慢掉落,又是一个循环。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剥卦的下面就是复卦,时代也是如此,剥极了就恢复。“物不可以终尽”,不会有绝路的。“剥穷上反下”,上面的路走完了,翻过来,就成为复卦。

易经 贲亨卦

《贲卦彖传》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南怀瑾易经杂说 卜卦方法

这个方法这么复杂就不要钻了么~几个爻动,只会对读卦的人有影响,易经的理论只有一个体系,无论这么变,读卦的结果符合实际的情况,准确就好! 我一般都用一个爻动的算法,加上错卦、综卦等参考,都已经比较准确了! 所以,主要锻炼的是咱读卦的功力,至于动爻的情况,只是给一个参考咯!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这是易经64卦的前30卦的记忆歌诀,下34卦是: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 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求解爱情

爱情上不顺利 总是分分合合的 如果说算的无误的话 最近和女友不和睦 可能会面临分手的情况

易经中的蛊卦主要讲什么?

易经中的蛊卦讲的是养蚕: 【蛊卦辞】蛊⑴ 元⑵亨⑶,利⑷涉⑸大⑹川⑺。先甲⑻三日⑼,后甲三日。 【译文】 使养蚕业从开始就能通达顺利,其中重要的技术环节涉及到广大地域的养蚕户,这就是管理好蚕宝宝首次蜕甲之前的三天,以及蚕宝宝首次蜕甲之后的三天这两个关键阶段。 注释:⑴“蛊”养蚕。蛊:蛊是会意字,繁体字写作蛊,由虫和皿组合而成,表示器皿中有很多虫子。(蚕就是在器皿中饲养的,见附列资料【蚕知识简介】) ⑵“元”第一,开端,开始。《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⑶“亨”顺利,有利于取得成功。《后汉书》:“夫修道者,度其时而动。动而不时,焉得亨乎?” ⑷“利”重要的。《庄子•胠箧》:“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⑸“涉”牵涉,牵连,涉及。陆机《文赋》:“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⑹“大”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大”。《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⑺“川”“坤”之古字。地,大地。见《康熙字典》释“坤”:《说文》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画六断也。(“巛”chuān古同“川”。《唐韵》川本字。《说文》:“坤,地也,易之卦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坤,土也。”又:帛书《易经》的【坤】卦就写成【川】卦。) ⑻“甲”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例如:龟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耗白甲品羽。”王冰注:“白色甲虫。”(蚕蜕称为甲) ⑼“三日”见附列资料【蚕知识简介】 附列资料【蚕知识简介】 蚕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蚕以卵越冬,春天桑树萌发时孵化成幼虫,幼虫食桑生长,经4天就眠蜕皮,25天左右开始结茧。 两天后吐丝完毕,再经2-3天在茧内蜕皮化蛹。蛹大约经10天变为成虫,就是蚕蛾。雌雄蛾交尾产卵,随即死亡。 蚕就眠时不吃不动,表面是睡眠,实际 是在蜕皮也就是脱去旧皮,换上新皮,以便继续生长。刚蜕皮的蚕叫起蚕,即睡眠后起的意思蚕的幼虫期以就眠为准,分为五个龄期: 刚从蚕卵孵化 出的幼虫称为一龄蚕,大约吃3天桑叶后开始一眠,约眠1天。 第4天一眠起后为二龄蚕,二龄约经两天半,开始二眠,约眠1天。 第7.5-8天二眠后为三龄蚕。三龄约经3天半,开始三眠,约眠1天, 第12天三眠起后为四龄蚕。四龄约经4天,开始四眠, 约眠两天。 第18天四眠后为五龄蚕五龄大约6-8天。 结茧前停止食桑,蚕体收缩半透明称为熟蚕。 第24天蚕宝宝开始结茧了。 蚕蛾出壳了尽是雌的结茧结束了。 通常还把一至三龄蚕叫小蚕,四、五龄蚕叫大蚕。 ……。 余见: 蚕宝宝是在饲养盒中饲养的,这就是“蛊”字的本意——器皿中有许多虫子。 蜕皮也就是脱去旧皮,换上新皮。节肢动物的皮称为“甲”见本经注释。 一龄蚕,大约吃3天桑叶后开始一眠。这就是本经所说的:“先甲三日。” 二龄约经两天半,开始二眠。这就是本经所说的:“后甲三日。” 收起

《易经》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问爱情及事业

这个卦象不论问啥都好象是不太好的意思。震在下,意味着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于自己不利的变故。如果于爱情于事业讲的话,说明你自身的条件还比较欠缺,缺乏自信。离在上,说明外在的变数也很大,压力很大,竞争也很大,弄不好会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灾祸。因此,不论是问事业还是爱情,建议你在你所问的事情上不要太执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认真加强自身的素质,机会还会有的。

南怀瑾的《周易今注今译》和《白话易经》,有什么区别啊?

应该是同一本书的。

《易经》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问感情复合

这东西可信可不信!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易经》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求解

怎么起的卦?何时?

周易卦序有何意义?

周易讲究时间 一般上午最准 选择上午最好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