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疗心周六谈第1季

主播:黄鑫写作治疗 播放:2319最近更新: 2022-08-16

2020年黄鑫老师新书《用写作重建自我》,在豆瓣获得罕见的高评分9.7分。

每周六,写作治疗班的同学们都会以微课的形式陪伴你。讲师全部是正在写作中的学习小组成员,每个人分享自己关于写作与心理成长的切身体会和领悟。上传音频节目均已获得讲师本人授权。关注【黄鑫写作治疗工作室】了解最新课程排期。


编者按:

黄鑫老师讲述了心理科普文章写作的要点和常见的误区。写作分为酝酿,写初稿,修改,发表四个操作。动笔前的虚静,可以召唤灵感和创意。虚静的状态是给潜意识留出舞台,创意和灵感都来源于我们的潜意识。不做任何预设,放空,放下,就是虚的状态。其中还有一个现场练习,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虚静状态召唤出来的创意和写作冲动。


王南芳老师的分享:

自由书写为什么要早上写呢?早上刚醒来,还没有接收外界的信息,潜意识还是比较活跃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写作更容易贴近自己的潜意识。王南芳老师分享了自己写作心理科普文章的具体过程。可以结合黄鑫老师讲解心理科普文章写作三个要点学习。


任环老师分享了自己倚梦造诗的作品故事。她在记录梦有很多亲身体验。我们经常做了梦记不住,感觉挺遗憾的。她回应说,梦是和我们有缘分的,该记住的梦,还会来的,抓住当下能记录的部分就好了。


杨晓红老师像钢铁侠,一直在战斗,最后与婴儿期的理想化和解,迎接了自己的重生。在写作治疗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攻击力,用写作看见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有人提问学心理学能变现吗?杨老师回答说,当我活过来的时候,身体也健康了,做事情都有力量了。开启了自己的工作,和新的计划。这比钱更重要,甚至是无限多的钱。


李振华老师讲述了自己在上学期间就爱好写作,后来莫名忘记了这个爱好,在和黄鑫老师学习写作治疗之后,重新找回了对诗歌的热爱。他认为文字的张力,来源于一段文字内部的不和谐性,有惊奇,有反常,有冲突,有矛盾。文似看山不喜平。


程永梅老师在抑郁症状态下开始跟随黄鑫老师学习写作。她感觉到了黄老师母亲一样的包容和接纳。当她听到“你会写。你敢写,你在写,你就是作家”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到了鼓舞和动力。4年多时间的自由书写让她改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