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 第一、第二单簧管奏鸣曲》演奏:安娜.美雅

主播:东溜达西溜达 播放:6754最近更新: 2022-09-23

勃拉姆斯晚年钟情于单簧管的音色,认为单簧管的音色更适宜与钢琴配合。

他的两首单簧管作品是他创作的最后室内乐。

这两首单簧管奏鸣曲,OP.120,作于1894年。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一样,这两首作品亦是朴素、清纯、清冷之中寄寓着丰富。

这首第一号,OP.120,F小调,共4个乐章:1.热情的快板,F小调,奏鸣曲式。以充满热情的钢琴接以单簧管演奏的第一主题开始,其8分音符音型出现数次,使整体具统一性。在节奏强烈的钢琴伴奏下,单簧管在高三度以变化形态来重复主题,一直发展到消失的境地。发展部两乐器以第一主题对位展开,钢琴与单簧管有精彩的对话。2.稍慢的行板,降A大调,3段体。第一段单簧管给予第一主题优美的抒情,第二段由C小调转入E大调,第三段钢琴为分散和弦,单簧管越来越趋于平静。3.优美的稍快板,A大调,三段体,类似于谐谑曲,有一种净化后简朴的光彩,中段以下行的柔和旋律为基础。有一种平静倾诉的意味。4.很快的快板,F大调,回旋曲式。第一主题呈活泼的性格,在活泼中展现移调、变化,有一种凝重而又孕含着清朗的感觉。


勃拉姆斯的《第二号单簧管奏鸣曲》,OP.120.2,降E大调,共3个乐章:1.甜美的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从具纯真挚爱之感的第一主题的表达开始,由钢琴的低音与单簧管的对位形态融合;第二主题以降B大调,伴奏平静的弦音奏,给人深刻印象。发展部出现三连音符活泼的音型,经异名同音的转调而固定于基调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有沉静的结尾。2.热情的快板,降E小调,3段体,相当于谐谑乐章。中段为B大调,以柔和的兰德勒舞曲形式,其中有多次调性转换。3.流畅的行板,降E大调,变奏曲式。以钢琴与单簧管对位的主题开始,共5段变奏,属勃拉姆斯的最后变奏技巧之高超,且细微地在变奏中呈现出多种表情之融合。尾奏转为幻想曲形态,最后在钢琴刚劲有力的分散和弦下行状态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