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传心录》原文朗读+《病因赋》白话讲记

主播:joyhearts 播放:3.5万最近更新: 2023-08-15


【本书简介】

《医学传心录》原是中医大夫钱乐天生前所得的秘本,原书写于清道光年间,封面上载有“上海刘一仁”五字,从内容看,似是刘一仁所著。一九五四年曾由原河北省卫生工作者协会定名《中医捷径》内部出版,作为中医会员的学习材料,一九五八年原河北省中医研究所筹备处责成我们进行整理,并以原名——《医学传心录》正式出版。


本书内容为诊脉、汤头、本草、证治等。文多赋体歌决,简明扼要,便于诵记。其理论引证以经典为主,兼顾历代名家之长。取材简短,能使读者提纲挈领。但原本因传抄之故,差错很多,我们将论述引证,与原著进行了校对。书中古僻字句,或代以通俗字句,或加注解。汤头歌诀中的药名,用小字作了旁注。时方药味与原方有出入者,恐系作者临床经验,一律末加修改。有方无歌者,则补以汤头歌。当时我们虽然做了上述一些工作,但过于强调了保持原貌,对一些不妥的节段,末予删改。



【写在卷首】

先将抄本传心录一册(共计八十七章)开首十三章先读熟。

用药传心赋一篇,读之药性大概便知矣。

治病主要诀一篇,读之即知每病主药。

引经药二行,盖百病各有经络,药材众多,非所引药,则众药无所依归,反

致生害,譬如同众拜客,无人作引,终不能入其室中,所谓无针不引线也。

诊脉传心诀,读之则知脉之名体,轻重缓急虚实表里。

诊脉总要一条,读之举手按脉,即知其病症矣。

三部总看一条,读之则知三部相同之脉,便知犯何病症矣。

发言须当理一条,读之则知问病之法。

汤头歌要旨五章共五条,如脉息略明,病状已得,药性初知,而不知古人一定之方,随时加减,是舍绳墨而意裁曲直,弃权衡而手揣轻重,终于错谬,盖古人定方,必先诊脉,知系何脏腑何经络之病,即应用何经络之药,每方必有主药、辅助药、调和药以配合,而药味中一经炮炙,便尔更变原性,或方中之药,各有相犯相忌相助,岂可乱用,故必斟酌尽善,始定成方,以为加减,垂示后学,以为准绳,若使药性不熟,不知加减,诊脉而后,举目茫然,不知作何立方也。

病因赋一章最妙,人犯病症,一经外现,茫然不知其病因何而得,亦不知何脏腑何经络受伤,倘看脉后,人问因何而得,系何脏腑经络所致,如何答应,此篇一熟,一见便知,不独医人,而自己倘觉有病,亦知其何因,庶不为庸医所害耳。

以上自诊脉传心诀至病因赋,不过十三章,数日可熟,以下七十四章,皆以病因赋内每一句为题,分病原治法成为一章。其用药汤头犹恐人不能记忆,将一方各药练成五言绝句,亦甚便易;如能熟知更妙,或不能熟,常常读之,自能入腹。

药有三百余味,此本分寒热温平四种,共计一百四十六味,虽缺半未全,而首面上之药亦可足用,间有药性不能尽列,而药性之大概已具。

古人精义,为医学大纲,系属秘本,并无坊刻,熟此一本,给人诊治,不致错谬矣。



《病因赋》作者简介】

《病因赋》出自《医学传心录》,本书是清朝道光年间上海名医刘一仁写的,本书内容为诊脉、汤头、本草、证治等。文多赋体歌决,简明扼要,便于诵记。其理论引证以经典为主,兼顾历代名家之长。取材简短,能使读者提纲挈领


《病因赋》原文内容】



1. 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故《内经》有曰:“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未知标本,是谓妄行。”

2. 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3. 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中暑有动静之异。受湿有内外之分。

4. 火有七说,痰有十因,气有九论,郁有六名。疟犯暑风,更兼痰食。痢因湿热,及受积停。

5. 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平。霍乱,脾寒伤食所致。痞满,脾倦积湿而成。呃逆者,胃气之不顺。咳嗽者,肺气之不清。嗳气皆由于痰火。咽酸尽为乎食停。


6. 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喘急有虚有实。痉症有阴有阳。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

7. 吐血出于胃腑。衄血本乎肺经。痰涎血,属于脾脏。咯唾血,属于肾经。牙宣者,阳明之热极。舌衄者,少阴之火生。

8. 腹中窄狭,而痰火各别。胸中烦热,而虚实可分。惊悸,痰迷恐惧所致。健忘,血少忧郁而成。癫狂者,分心肝之热极。痫症者,寻痰火之重轻。便浊有赤白之异。汗出有自盗之名。

9. 九种心疼,痛在胃脘。七般疝气,病在厥阴。胁痛有两边之别。头风有左右之分。腰痛肾虚而或闪挫。腹痛寒气而或食停。

10. 痿症不足与湿热。痹症寒湿与风乘。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11. 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大便秘乃血液燥结。小便闭乃气滞不行。痔疾、肠风湿热所致。发斑、瘾疹风热所成。

12. 耳聋者肾虚之故。目疾者肝火之因。齿疼乃胃热虫蛀、喉痹乃火动痰生。鼻塞者肺气之不利。口疮者脾火之游行。

13. 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妇人心烦潮热多是郁生。带下沙淋由于湿热。崩漏下血为损任冲。胎孕不安治有二理。产后发热原有七因。

14. 兹有七十四种之病,略举其概而赋云。欲知其备,后论详明。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病因赋白话讲记》作者简介】



曾培杰,著名的中医科普推广者,2004年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于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研究生,之后便刻苦研读中医经典,2012年到湖北任之堂跟师学习,两年后回广东家乡创办中医普及学堂,义诊义教,举办回归山林田园班健康活动,并同时在网上及中医普及学堂微信公众平台普及推广中医。先后出版了《任之堂跟诊日记系列》《中药讲记》《万病之源》《小郎中学医记系列》等数十部中医科普畅销读物。


湖南中医药大学张健老师曾认真阅读过十几本,认为此系列书籍,集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趣味性一体。外行看得懂,内行看了不外行,架起了中医与科普的彩虹。是一系列可读性很强的书籍。可供广大中医学子、大众及热爱中医的人学习。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