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答太阳帆船如何减速?

2018-12-05 20:47:34 1.8万
声音简介

我的科幻广播剧《太阳帆》播出后,收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太阳帆船”到底如何减速呢?在广播剧中,孙教授只是简单说了一句与海上帆船的原理差不多,没有做更多的解释。实际上,在我写小说的第一版中,我是给减速的原理做了大量的解释,但是最后我又删除了。因为毕竟这还是一个科幻小说,不是科普文章,这样大段大段的技术阐述会大大降低广播剧的节奏感,肯定会丢失很多听众,毕竟,真正关心这种技术细节的听众还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我最后决定删除,一笔带过。


但是在我的听众中,对此好奇的人真的不少,很多人都来私信质疑太阳帆船能够在太空中不借助燃料减速。那么,今天这期问答,我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建立一个基本概念,任何在太阳系中飞行的物体,都会受到太阳的引力牵引,因此,只要物体的飞行速度不超过第三宇宙速度,那么,这个物体的飞行路线最终一定是围绕着太阳的一个闭合的椭圆形,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长周期彗星的轨道。好了,有了这个基本概念后,你就会理解,太阳帆船在飞向火星的过程中,它走的飞行路线可不是像太阳射出来的光线那样,直指火星。而像是太阳甩出来的一根抛物线逐渐远离太阳,和阳光的方向始终有一个夹角。


现在,我们假设有一艘太阳帆船是沿着这样一条路线飞行,你可以点开本期文稿,看一下示意图:




我们姑且把沿着这条路线飞行的太阳帆船称之为沿着西北方向飞,这没毛病吧?在宇宙空间中,方向都是对称的,没有什么方向是特殊的,这也好理解吧。那么,现在我们假设有另外一艘太阳帆船是沿着东北方向飞的,我也画了一张示意图:




这是不是也没有毛病,你总不至于认为太阳帆船只能沿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飞吧。好了,下面就是关键点了,请你想象一下,有一艘向着“西北”方向飞的太阳帆船,它把太阳帆与太阳的相对角度调节到与向着“东北”方向飞的那艘太阳帆船一致,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也画了一张示意图,帮助你理解,可以点开本期文稿查看:




这时候,这艘太阳帆船的速度方向依然是西北,但是加速度的方向却逆转成了东北,所以,对于这艘太阳帆船来说,实际的效果就是减速。速度和加速度都是一种矢量单位,它们都是有方向的。有些同学在一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容易掉进一个很麻烦的坑,就是去画太阳帆的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这当然最终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过程会很绕,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出不来。而用我上面这个思路,你不要去考虑太阳帆朝向哪里,你只思考比这个更基本的原理,这样就容易理解多了。


还有一位听众想不通另外一个问题,太阳帆船在太空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动能是始终在增加的,这没有错。如果减速,就意味着动能减少了,那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部分动能必定要转移到其他物质上。如果是一艘有燃料的工质飞船,很好理解,飞船的动能转移到了喷射出的工质上了。但是,太阳帆船这些减少的动能跑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动能转移到太阳风了,准确地说是转移到太阳吹出来的那些有质量的粒子上去了。


另外,我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太阳帆实际上一个比较模糊的统称,如果按照工作原理来分的话,其实应该分成三种。第一种叫光子帆,它利用光压来驱动;第二种叫电动帆,是利用太阳风中不带电的质子流来驱动;第三种叫做磁化帆,它利用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流来驱动。这三种帆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能够从太阳光或者风中获得的推力也是不同的。我的这篇小说有意模糊了太阳帆的概念,我隐含的意思是,小说中的太阳帆船可以同时利用这三种效应来驱动,这也是为什么太阳耀斑爆发可以让印度队获得额外动力的原因。当然,现实世界中,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的太阳帆实验,都是只能采用其中某一种驱动方式,无法实现混合动力。但科幻嘛,就可以想象的大胆一点了。


世界上第一艘成功发射的太阳帆船是日本在 2010 5 月发射的伊卡洛斯号(Ikaros),这是一艘光子帆飞船,帆的面积是 200 平方米,飞行速度到达了 100/秒,也就是时速 360 公里,跟高铁差不多。


美国宇航局也在 2010 年底试验了一种太阳帆,代号是纳米帆-DNanoSail-D,这个帆就更小了,面积只有大约10平方米,携带的航天器重量大约4千克,是在地球近地轨道上测试的。当时,美国宇航局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还特地举办了一次摄影比赛,奖金 500 美元,鼓励大家在地面上拍摄近地轨道上展开的太阳帆。我给广播剧下集的封面用的就是这张太阳帆的设计图。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从小说中推算出来我给这次比赛设定的大致时间,其实,我在写这篇小说的背景设定时,我设定的比赛时间是 2049 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周年的时候,所以,我必须让中国队赢啊。


在做今天的这期节目之前,大家在广播剧下面的留言我全部都浏览了一遍。我捡几个有代表性的留言谈谈我作为作者的一些想法。很多人都提到了这篇小说听上去有点主旋律、正能量,似乎有点那种厉害了我的国的味道,这种感觉好像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悦。这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本人其实也比较反感大跃进和放卫星的,有时候看到官媒过分夸大我国的科技成就,也会起些鸡皮疙瘩,因为有科学精神的人都是有求真精神的人,喜欢实事求是。但是,大家别忘了,我这篇小说是一篇科幻小说,描写的是未来的事情,科幻小说只是在展现未来的某种可能性。回想一下 30 年前的中国,我们为什么不敢想 30 年后的中国能够成为科技第一强国呢?换句话说,这篇科幻小说只是代表了我个人的一种美好愿望,并不是在吹捧我国现在的科技实力。

还有好几个留言都谈到了最后的着陆似乎不太可能,或者说缺少一些细节。这里我补充一下,在我写第一稿的时候,我在太阳帆折叠以及二次展开方面是花了不少笔墨的。在我的设想中是这样,太阳帆先是收缩折叠成一个圆锥形,就像蚕茧一样包裹住太空船,大头朝着火星,可以绝热,也可以起到部分减速的功能。到了火星上空 2 万米的时候,太阳帆以非常快的速度再次展开成降落伞的形状。我先是把这部分解说放在了孙教授的台词中,但又觉得实在太啰嗦,就又改为了旁白。但是,左看右看,还是觉得这个地方如果出旁白,势必要渐弱背景音乐的音量,这就会让那种高潮的感觉降低,有让听众出戏的风险。因此,最后权衡利弊,还是删除了这块的细节描写,就逼着五月用音效来帮我搞定。最后这段高潮,五月快被我折磨死了,让他一遍一遍地修改,bgm 不知道换了多少首。最后的效果我还是很满意的,很有画面感,我自己听了不下 10 遍,还没听腻呢。顺便说一句,五月的那种执着精神真的也是没谁了,为了给加布洛夫和日尔科夫穿宇航服、减压、打开舱门、出舱这几个动作找合适的音效,五月说单单是一个减压的音效他就找了 3 个小时,才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我记得上一部戏,五月为了一个摔杯子的音效,自己真的摔了三个玻璃杯才满意。


还有一位听众说这部小说中,中国不遵守传统规则,重新解释规则,还让原本的规则没得说,这个世界观不高级。对此,我是不太同意这个观点的,首先,小说中至少有两次明确提到,大赛的规则定的是飞船与火星的距离保持恒定算做抵达终点。这个规则用这么绕口的方式来制定,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规则的制定者相当于是明确告诉了所有参赛国家,要么泊入火星轨道,要么就着陆,这根本就不存在别人想不到,就中国人想得到的问题,这又不是什么很绕弯子的事情,太容易想到了。在小说中,印度队的阿米尔不暇思索地就说:难道他们想在火星着陆。我写这句话就已经在告诉观众,着陆这个选项是人人都知道有的。并且从大赛规则的制定者来说,还鼓励这种方式。因为这个比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宇航技术的发展,着陆显然是要比泊入轨道更加困难,也吃力不讨好的行为,要知道火星同步轨道距离火星还有 2 万多公里呢,换句话说,要着陆,不但要冒着坠毁的风险,还要多飞 2 万多公里。这根本不是什么取巧,这是迎难而上。我相信,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全世界没有人会认为中国人是在取巧,只会为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点赞。这就好像马拉多纳明明可以远射破门,但他偏偏选择了绕过守门员,将球带入球门,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比赛,会苛责马拉多纳是取巧吗?取巧的前提是,你做的那个行为没什么技术含量,我们只要想到了也能做,那才叫取巧,中国队的这个胜利方式那是标标准准的靠实力取胜,何来的巧呢?


还有听众留言问,美国人怎么才能把加布洛夫给救上去。限于篇幅,我在小说中就没有详细描写救援过程,只是虚写了一下。实际上,我当时构思小说的时候,也是仔细考虑过救援的过程的。我设想的过程是这样,首先,美国队要精确测定加布洛夫的飞行速度,然后把自己飞船的飞行速度尽可能地控制到比加布洛夫稍快一点点,让飞船相对于加布洛夫缓缓飘过。因为飞船和加布洛夫都没有动力,所以这种营救机会只有一次成功才行,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因此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然后,美国队需要有一名宇航员系上缆绳,穿上宇航服,提前出舱,当然,如果把宇航服描写的有一点点动力会好一点,但也可以写成宇航服没有动力装置,这也合理,因为比赛用的太阳帆船要尽可能减少质量。不管怎么说,美国人要提前出舱,张开双臂,在飞船飘过加布洛夫的时候,一把抱住他,然后再拽着缆绳慢慢回去。注意,只有一次机会,假如没抱住,飞船是不可能再掉头了。在太空中可不是在水中,还可以游一把,指尖一旦分开,那就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分开了,不论你怎么动都没用的。当然,这里如果想写的戏剧性一点,其实也可以玩一点小花招,比如,让加布洛夫在自己的宇航服上扎一个洞,通过放气来获得一点点动力,让分开的手再次抓住,当然,如果气放光了还没抓住,人也就死了。如果拍电影的话,想让观众屏住呼吸,制造紧张感,就可以这么写,在千钧一发之际,终于回到了飞船船舱。


我看还有人质疑说,太阳帆船不可能多设计一个人的座位,怎么能挤进三个人。这个就真的是多虑了,在这种生存还是死亡的极端情况下,飞船中硬挤进一个人不是什么不可以想象的事情。看过冯小刚的电影《手机》吗?一辆五人座的轿车不是硬挤进去 12 个人吗?飞船再怎么节省空间,也不可能一个人的空间也多不出来的。其实,连食物和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2个人的食物分给3个人吃,是饿不死的。真正的大问题 是我在小说中提到的,2个人的氧气3个人用,这才是大问题,因为人类无法控制氧气的消耗量,所以,我才需要让他们去找最近的太空坞寻求救援。


好了,不管怎么说,都非常感谢大家提出来的宝贵意见,吐槽和被吐槽其实都是蛮有乐趣的,写科幻就是开脑洞,幻想的本来就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有槽点我觉得很正常。说实话,我自己还没看过哪篇科幻小说在逻辑性和科学性上都是完美的,总能找到一些槽点的。你们替我找bug,我尽量去补漏,这种攻防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脑力游戏,我也乐此不疲。同时,你们的这些意见也可以帮助我完善这篇小说,说不定,还真有哪个影视公司看上这篇小说,愿意拍成科幻电影呢,那就更需要在意各种细节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朝问道暮生死

主播 如何确保太阳帆入火星时不烧毁 不是很薄吗?

也不熟还行

《火星救援》上就有扎衣服放气获得动力的场景

釜_m7

而且太阳帆如果是按照文章说的微粒碰撞说,微粒接触太阳帆后,微粒是完全的弹性反弹了,这过程能量没有损失,还是和太阳帆完全粘连在一起,这个过程能量损失最大,太阳帆重量增加,而且内能增加,不断升温,而实际情况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我了解的太阳帆的主流观点是光子的光压驱动,光子没有静止质量,太阳帆接受太阳向外发射的光子的能量转换为动能,接受光子向外的冲量转换动量,向外永远都是加速的,质量也不会增加。所以科幻跟科普是有区别的!能写出小说的科普,估计都是纪录片之内的,有科学硬核的很难,因为小说要求要有复杂的情节,才能扣人心弦,也就要有各种假设和各种巧合,但是这几乎好多都是违反科学精神的!

懂咏 回复 @釜_m7

几年级咯,智商可以啊

釜_m7 回复 @釜_m7

我都是两个孩子他爸了,还几年级。不过点东西高中物理就行了,不需要什么智商。这个宇宙规律除了能量守恒(可以狭义地理解为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推论),还有动量守恒(其实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的推论),往往大家都会忽略动量守恒定律!

釜_m7

我认真看了文稿,我还是觉得说得不对。不仅能量守恒,而且动量要守恒,动量每个方向都守恒,不管运动轨迹怎么样,也不管速度和加速度,太阳风的动量是始终朝外的,也就是说不管太阳帆的朝向,这个系统得到的冲量都是远离太阳中心的,你所谓的减速至少在这个方向是不成立。文章之所以没有说清楚,就是因为说不清楚,你这是不是越描越黑了!而且你说能量守恒,太阳帆的能量转移到那些微粒上去了,也是很牵强附会的,那你说说这个具体的物理过程,太阳帆一边接受微粒一边反方向抛撒速度更快的微粒吗?我觉得这些能量转换就是势能和动能的切换,比如引力弹弓效应。所以这就是科幻小说,非要说成科普小说,对于一个职业科普人来说,有点不靠谱了!

汪cc 回复 @釜_m7

轨道的位置并不是靠推力。而是靠向心力。如果速度降下来了。需要很大的推力才能维持。

汪cc 回复 @釜_m7

自己没搞懂,别说

汪cc 回复 @釜_m7

螺旋桨正转和反转提供的推力就是两个方向的。现在我把太阳帆的角度改变一下,难道这个东西它的推力方向就不会改变吗?

猜你喜欢
话帆船

新兴运动全民健身高品质生活

by:红尘伴读

西村京太郎|推理:红色帆船/赤色帆船

西村京太郎海洋推理杰作!横跨太平洋与陆地6000海里极远距离的“不可能犯罪”!十津川警部的登场作。庞大复杂的犯罪诡计,别具一格的时刻表不在场证明。

by:口刀口刀

韩国-金宁帆船之旅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景点难免有些令人厌倦,尤其是在风景如画的济州岛,有没有一种更加新颖、自主和个性化的玩法呢...

by:恋景旅行APP

帆船佳音-航海人专访

帆船奥运冠军徐莉佳为您亲力打造的国内首档帆船人士音频专访类节目。希望透过节目让帆船运动在中国能有更好的推广与发展,帆船,其实离你并不遥远。

by:徐莉佳传媒之声

25. 玛蒂娜学开帆船

从1954年第一册《玛蒂娜在农场》于比利时出版,玛蒂娜这个自信、乐观、优雅、独立的女孩已经陪伴了全世界数不清的小读者69个年头,并广受大家喜爱。她的故事被...

by:北京阳光博客

太阳

人,一直在追求这世界上的美。当光线扫过的瞬间,映照出人间的喜怒哀乐、万紫千红,就是那道光,让我们看到了眼前的高低美丑、触摸软硬粗细、尝到酸甜苦辣、走过白山绿水持...

by:华语音乐

太阳

阳光是万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能量,众多天文学家对太阳的探索历程。

by: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