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的声音送到耳边——全国首个“有声乡村”的延安试验
2021-07-05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正式打响了互联网进村的攻坚战。在今天的延安市宝塔区,有9个“有声乡村”正在悄然开花,这也意味着革命老区在试探数字乡村过程中的特色化道路。


历史名村的“信息不对称”


      六月下旬的延安有一种盛夏的味道,日头灼热地晒着,傍晚七点才慢慢向山后倾斜。因为临近建党100周年这个大日子,延安火车站绵延不断地汇聚着南北来聚的旅客,一面面红旗插在延河的两岸,在红色的海洋里,壅塞着的车流缓慢移动,如同一个小长假的开端。

      在市区以西30公里处,冯庄乡冯庄村安睡在一片青绿色的山窝窝里,一列列窑洞从山的不同水平面上错落地遍布,曾经的土窑经过日晒、风蚀被换做了青砖的面子,只是拱形的门洞、木制刷红漆的窗棱勾住了人们对它的怀旧。

      冯庄村村委书记曹玉军站在村口一颗百年树龄的老榆树下等我们,一见我们便腼腆着说起村里的一个死结,该村10%以上村户已经加入了一个叫“冯庄味道”的品牌产业链,但是苦于没有宣传,也不懂宣传。“这个互联网智能广播太关键啦。”

      冯庄村在红色历史上赫赫有名,它是第一个农村共青团走出来的地方。村口有那么一口八孔窑洞做成了“宝塔区青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里面诉说着70多年前,中国农村第一个团支部是怎样诞生的。

       如今望去,村头安宁,四五个老头坐在中心广场的亭檐下。村子在曹玉军看来,“产业链薄弱”,但在1946年,此村是冯庄最大的村子,全村人口430人,青少年占四分之一。该年8、9月间,任弼时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向党中央提出建立青年团的建议。

        鉴于冯庄村的条件,中央青委派马仪和延安县青联主任吴光明前来工作,两个月里发展了26名团员,年底正式成立第一个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农村团支部。“但是外界并不知道咱们冯庄村有个冯庄味道呀。”曹玉军逢人就说。

        现在,冯庄村登记人口1100多人,实际居住600人左右,青壮年多数在城里,留守老人鲜有用智能手机的。这里离智能化、5G还有很长一段路。


      两年前,村民们合力把延安的土味如黄馍馍、红薯糕、各种杂粮饼包装成了“冯庄味道”,自家做自家的,各显绝活,每月赶集日拉到镇农贸市场上去卖。问题是,销路好坏不容易估量,“冯庄味道”本来就不是标准化的食品,村民不会算这笔账,做多了没渠道,销路不好的话还抵不了来来回回的运输成本。  

       曹玉军想,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村民足不出户,把自家的好东西传到十村八乡去,把松散的各家资源整合了一起做。“如果有这么个智能广播,我最期待的是把每户的特色传出去,或者我们就在村口搞个大促销,甚至是让村民在广播里直播带货。”

      曹玉军今年刚进入第二个村支书任期,过去曾想过把视频带货这个想法跟乡镇提。不曾想,今年宝塔区政府联合国内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在区里挑了9个互联网智能广播乡村试点,冯庄村成为其中一个,也是目前已正式接通的两个示范村之一。


魂牵梦萦的喇叭


       冯庄村如今由两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一组有900左右人口,二组有200来人,巨大的人口失衡让来自一组的曹玉军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往年开大会,二组人嫌路远来不了,消息带不到,自己又得背锅。现在,他思忖着一个现实的解决之道,一旦智能广播装起来,全村实时联通,直播开会实况,就解决了消息传达的问题

      消息传达,这个在城市中早就解决了的问题,在陕北农村依旧是件劳师动众的大事。86岁的老党员贾耀富兴冲冲地跑来村图书馆,在图书馆一角的桌上摆放着一台功放机,和一个套着红色海绵头的话筒,灰尘都不少,这就是村里简陋的“广播站”了。

     他等待着新喇叭的数据线可以成功接上,显然,村里原有的喇叭已经是老古董了。据说,新喇叭会在村道上依次安装12个,确保家家户户窝在炕上都能听到。

      广播喇叭,是贾耀富魂牵梦萦的精神归宿,他已经不记得40年代听过的新华广播电台播放的内容,但是他记得1976年秋高气爽的一天,他沿着小河沟去生产队剥玉米的路上,从远处的公社喇叭听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那时肩上一沉,感觉左右的山头都崩塌,压在自己的肩上。往后几天,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泪光中。

        村大队的喇叭应该是上世纪60年代初装上的,在之前,开个会要需要村干部挨家挨户地叫唤。在田间地头干活,最期待的是喇叭声,那意味着一段劳作的歇息时间到了。中午11点,喇叭会报时,家里的媳妇就知道要烧灶了,晚上9点喇叭再响,荷锄回家已是披星戴月,广播一直到十点,伴他们进入梦乡。



       那年代,播来播去两首歌,一首是《东方红》,一首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老贾记得每逢公社党委开会宣布大计,或者是召集点事,喇叭也会响,里面是乡长书记和指导员的鼓与呼。当时村里分了5个大队,挣工分、纳公粮,老贾把夏粮、秋粮往驴子身上驮,送到庄上唯一的粮站。他喜欢听喇叭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声音,边听边勾勒着粮食被运送到宝塔山下桥沟的欢腾。

      一直到70年代初,一个碗口大的小广播被送进每家每户,在另一位老党员叶润荣的记忆里,那是一个“纸片片一样薄,圆坨坨的东西”,可以往窗台上放。直到80年代中期,村里陆续有了几台电视机之前,叶润荣的信息获取都是通过这个小东西。

     如今,是否期待村里的喇叭再次响起?叶润荣斩钉截铁地说,他希望能听到那些有关“不忘初心”的宣导,因为党的历史、党的声音应该被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们知道, “就跟讲故事似的,要一代代往下传”。

     “安装喇叭的目的就该是播新闻、听党史、学知识。现在全国、全世界咱们都能看到,但听也少不了,村里的广播应该发挥这个作用。”老叶为那样的好日子憧憬着。


苹果树下的有声图书馆


       在延安市西北20公里处的河庄坪镇万庄村,90%以上的农户以种植苹果为生,一条沟谷由东到西,构成气贯如虹的地势,南北山坡上散布着若干示范园、采摘园。

       “村民除了苹果就是苹果。”村支书谷延龙说,苹果种植技术,是他最希望带给村民的,“有没有可能把种植技术做成课程,在喇叭里播,这样不至于每户种植的苹果质量太不均衡。”土壤环境和肥水比例都会影响一棵果树。

       喇叭对于这个单一产业的村子来说至关重要,山上有个小型气象站,当气温降到一定标准,村里就用喇叭通知,“喇叭一通知,全体上山防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村里派驻了一个研究基地,但研究出来的土壤种植方法成本偏高,一亩一年要3000元成本,推广度就不高。“村里65岁到75岁的老年人,大部分会在网上听陕北说书。”谷延龙说,他想着有没有更普适的方法,让种苹果植技术萦绕人人耳畔,提高生产率。

        6月23日下午,阒寂的村庄突然响彻一段优美的女播音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是宝塔区的互联网智能广播铺设在万庄村的第一次接通。旷邈的声音飘向半山坡上的窑洞,几位老人纷纷下坡,被一种久违的记忆深处的事物所吸引了出来。

      全新的智能广播采用了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一个巴掌大的黑色小盒子,约等于电视机的机顶盒,只要把它用数据线插上功放,喇叭便会在设定的时间自动响起,每个时段的内容丰富各异。

       那一天,喜马拉雅陕西分公司商务总监王磊出现在了万庄村,他兴奋地对记者解释,“这是为配合宝塔区智能广播铺设首创的一套产品,所有内容定制都由后台定制。”为了研发这套技术,公司与宝塔区政府以及宝塔区文投公司进行了多个月的磨合和探索,才决定率先在条件成熟的9个村安装试点。“每一台小机器都对应一个特殊的序列号,跟它的地址是一对一匹配的,我们只需要针对不同的‘频道’进行差异化订制,就能够实现‘千村千面’,每个村都能听到自己想听的内容。”

       有意思的是,智能广播不需村里操作任何按钮,而是会从供应商后台按时段自动播放,内容列表会根据村里反馈及时更换。王磊认为,这种路径方便了文化程度不高、对实操没有经验的乡亲,而播放菜单的可协商性、可更换性也是非常便民。一开始,书记们心中都没谱,还一个劲问需不需要用电,要不要有人守门和维护。

       同时,这几天,一面崭新夺目的“有声图书馆”墙也安在了万庄村的主路山墙上,谷延龙拿出手机扫过一个二维码,便传来久违的秦腔《三娘教子》,其余类目还有“陕北说书”、“历史小说”、“红色经典”、“脱贫致富”……都配着二维码,一共21个板块。老乡们看见书记,纷纷跑过来“看西洋镜”,打开微信扫码,一位大娘兴奋地怂恿着一位看愣了的大爷,“你也扫一段秦腔呀”,美滋滋地一笑。


 (以上图片均为装上互联网喇叭后的冯庄村和万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