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6期:解读特斯拉行车数据,谁在说谎?

2023-08-18 11:49:1340:20 207.5万
声音简介

※  本文章发布于订阅号:百车全说,订阅号阅读更加方便,欢迎关注



特斯拉车展维权事件有什么新进展?


这几天,事件又有了一些新进展。

4月22日,特斯拉公布了事发前1分钟的行车数据;

4月23日,车主家人称特斯拉公布数据侵犯隐私;

4月25日,车主本人被拘留5日后释放

4月26日,车主本人表示时速的数据不实,要求特斯拉去事故路段实测,同一天特斯拉再次道歉……

这件事并没有随着特斯拉公布数据而停止,反倒是,目前车主与特斯拉的对峙,以及网络上对特斯拉的质疑,都是围绕着这份数据而来的。


从特斯拉公布的数据中可以了解到什么?

特斯拉公布的数据,记录了时间、车速、制动踏板物理性移动信号、制动主缸压力、ABS动作信号等数据,这几个是比较主要的。


引用特斯拉的说明:

“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时速为118.5千米每小时。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之后驾驶员加大踩下制动踏板的幅度,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92.7bar,紧接着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统记录了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时。”

简单来说,车主父亲驾驶车辆时,在限速70、80的地方跑到了快120。当他发现前方有车时踩刹车,结果制动力不够,车辆没有降到合理时速,于是全力猛踩刹车。可最终还是没有刹停,导致追尾。

单看数据,好像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份不完整、低质量的数据,缺失了最关键的部分。


数据缺失了哪些部分?有没有篡改数据的可能?

首先,“制动踏板物理性移动信号”的数据是缺失的,这也许是整个数据链中最关键的一部分。


数据显示,只有在6时14分23.17秒这个时间点上,“制动踏板物理性移动信号”一栏显示“Driver applying brakes“,即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但是,具体怎么个踩法,踩了多少刹车?往下就是完全空白的,毫无参考性。

一般的刹车原理是,驾驶者踩下踏板,踏板信号传递给刹车总泵,由刹车总泵建立压力,传递至刹车卡钳与刹车盘,这是一个因果关系。事已至此,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没有全力踩下刹车,没有发挥出车辆的制动能力;要么全力踩了刹车,但车辆刹车发生问题,比如搭载的iBooster系统抽风失效,刹车踏板瞬间变硬,或者总泵的建压不够及时,影响到最终制动效果。


但现在数据中少了可以反映驾驶者踩下踏板的数据,导致这一套因果关系中少了最开始的一环,目前的数据只是简单描述了过程,达不到还原和分析事件过程的程度,往后只能全靠猜了。为什么这么关键的数据会缺失?只有特斯拉自己知道了。

至于特斯拉会不会篡改这些数据?虽然数据不全,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用特斯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相关行车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或是删除”。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风口浪尖,篡改数据这种恶劣行为特斯拉应该是不敢做的。

但是,特斯拉在数据说明中耍了点花招,注意他的用词,“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这种用词我感觉是在糊弄人,为什么?在下面有解读。



数据公布之后,目前还有哪些疑点?

疑点一,身为事发时驾驶者的车主父亲有没有合理使用刹车?


虽然少了踏板数据,但特斯拉公布的“制动主缸压力”数据倒还算全:时速118.5时开始制动,初期制动主缸压力达到45.9bar;此时时速已经降为94,之后主缸压力开始暴增,一度达到92.7bar;碰撞前时速降为48.5,这时已经触发AEB自动刹车,主缸压力最大140.7bar。这几个数据,特斯拉在说明中都有表述。


iBooster系统原理,断电也可刹车,踏板会变硬

那么在AEB介入前,92.7bar的制动主缸压力是什么概念?说白了,相当于普通人踩刹车的极限力度了,打个比方,你一脚跺向水泥地,跺到脚底发麻,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力度。同时说明,这次事故并不是iBooster系统失效直接导致的,因为主缸已经有很高压力了。

再回到特斯拉说明中的“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45.9bar理论上也是比较重的刹车力度了,数据中也显示这时轮胎有突破抓地力的趋势,ABS即将开始介入,所以绝不是说明中表述的“仅为”45.9bar,这个用词有问题。

至于触发AEB后,制动主缸压力达到140.7bar,这已经不是一般人踩刹车可以达到的数字了,只有靠车辆本身可以做到,即使是习惯了没有刹车助力的职业赛车手,怕是也难将主缸压力踩到这个数字。

所以,从一开始的45.9到后来的92.7bar可以看出,车主父亲(1986年领照,大车驾驶员)应该尽力了,我个人比较偏向车主父亲当时是有全力踩下刹车的,他本人也表态过:“说我踩得轻,我不要命了吗?”

疑点二,车辆本身是不是有问题,导致刹车没有发挥?


媒体实测国产Model 3刹车距离

回到数据中,假设车主父亲全力踩下刹车,车辆从时速94降为48.5,一共过去2秒的时间。也就是说,从时速94到撞车,距离在40米左右。

正不正常?主流媒体实测Model 3从时速100至完全刹停需要37-39米左右(非四活塞卡钳的P版),整个过程通常需要2秒多至3秒的时间。所以,如果刹车正常工作,即使当时时间不能使车辆完全刹停,起码也可以将车辆降至一个较低的时速,而不是撞车前接近50的时速。


一切数据都导向了车辆本身有问题,当然判定刹车还需考虑客观因素,比如当时路面的条件怎么样,有没有沙石或者积水,以及车辆轮胎、刹车盘、刹车片的磨损和热衰减情况。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热衰减,特斯拉早前提到,事故前30分钟内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刹车的记录,同时有多次超过时速100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但回过头来,多次超过时速100,理论上高速行驶时的风也可以帮助刹车降温,通常道路行驶很难将刹车踩至热衰减,更何况30分钟踩40多脚刹车,这个频率并不高。所以即使当时客观因素都不利于刹车的发挥,撞车前接近50的时速还是太过夸张了。

疑点三,为什么车主与特斯拉关于的时速说法极度不一致?


围绕时速,双方口吻差异非常大,车主本人认为时速约60,特斯拉数据显示时速为118.5。除此以外,双方说法差不多都能对上。关于时速,我汇总了除了车主与特斯拉以外的各方说法:

作为驾驶者的车主父亲认为当时时速约为60至70公里每小时;

车主丈夫表示自己反复测试也无法在事发路段开到118公里每小时;

车主妹妹认为事发时为下午6点,车多人多,且有限速,想开这么快绝无可能……


事发路段在当地被称为“夺命路”,发生过多起重大交通事故。网络也有记者重走事发路段的视频,以及网友的实测视频,路况挺复杂的,大卡车也很多,路灯也没有。看上去比较难跑到接近120的时速,但是以特斯拉的瞬间提速能力,也不是没有可能。


同时,事发路段测速探头欠缺,让取证变得更加困难,当地交管支队也只能称一切以事故认定书为准,不过当时事故认定书中并没有提及超速。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车辆上的行车记录仪没有工作?按照目前的主流说法,是因为车主没有创建专用的文件夹。根据特斯拉的用户手册,车主需要在格式化好的U盘中创建行车记录仪文件夹,2020年12月28日之后出厂的特斯拉全部标配U盘,并且默认创建了专用文件夹。可车主的车偏偏是这个时间点之前的,虽然车主准备了U盘,但并没有创建文件夹,如果早先创建了,还真就没这么多事了。

目前来看,关于时速,现在不能一口咬定特斯拉数据是有问题的(篡改或者出错),也不能判定车主的主观陈述是不是在逃脱责任。



个人猜测,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有点枯燥,但是干货十足,我也会尽量用简单的语句去表述,争取让大家都能看懂。


首先,我们以公布的数据作为参考,使用6时14分22.35秒作为本次事故的起始时间,车辆大约在6时14分27.65秒发生了碰撞,整个事故持续时间共计5.3秒,而就在这5.3秒的事故过程中,车主父亲相当于在第0.8秒时踩下制动踏板,车辆开始减速;在前3.5秒内,制动减速度上升,车速一直保持下降;在3.5秒时,时速下降到约85,此时通过计算,车辆的减速度约0.55G,然后前后轴的ABS均被激活;又过了0.5秒后,时速为75的时候,车辆的AEB自动刹车被激活,此时车辆减速度约为0.62G;再过了1.2秒之后,车辆发生碰撞,碰撞时速约48,碰撞前车辆瞬时减速度约为0.7G,整个制动过程的平均减速度约为0.4G,车辆ABS触发后的平均减速度约为0.57G。


媒体实测国产Model 3刹车G值

其次,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特斯拉Model 3在主缸压力60bar左右的时候,触发了前后轴的ABS,这个主缸压力值与Model3基础制动的设计值也是基本相吻合的,但在前后轴同时触发ABS的时候,最为核心的车辆减速度却严重不足,前文已经说过,ABS触发后的平均减速度大约是0.57G,而正常车辆的平均减速度,通常可以达到1G,而这也最终导致了碰撞的发生。

再者,目前制动系统的普遍共识,是驾驶员的优先级要优于ADAS行车电脑的优先级,因此大部分车辆的AEB逻辑触发是有门槛的,换言之如果你轻轻踩刹车的话,是不会激活AEB的,而在重踩刹车激活AEB之后,无论是ENCAP还是CNCAP都对AEB的功能有相应的要求,通常是1秒钟之内车速的相对下降值,需要达到40或者45公里每小时,而在本次AEB触发后直到碰撞的这段时间里,车速的下降值仅有27公里每小时,这是一个很糟糕的AEB效果。

总的来说,本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排除车主对车速和前车的预判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但是更为关键的地方,依旧在特斯拉车辆本身,特斯拉对于车辆的ABS控制、电磁阀控制、ESC与iBooster系统和驱动电机能量回收交互之间的控制算法,才是这次事故的根源。

所以,我就想问特斯拉一个问题,作为特斯拉官方而言,你们是否认可车辆在此次事故中,平均减速度大约是0.57G?

如果特斯拉认可,那就说明特斯拉的原厂制动性能就是个笑话,特斯拉的ABS性能也就只有这点能力;如果特斯拉不认可,那请特斯拉解释一下,为什么ABS触发后,平均减速度只有0.57G的原因,如果是客观原因导致的,比如路面情况不好、路面摩擦力低等等,也请特斯拉来主动证明,而不是去要求消费者去证明路况条件和驾驶环境。



为了还原实情,特斯拉需要提供一份什么样的数据?


首先,应该将“制动踏板物理性移动信号”一栏补上,这是还原实情的第一步。

同时,我们还需要尽可能完整的:

加速踏板位置,这样才能知道当时车主父亲有没有错踩油门;

电机状态,看看电机在踩下刹车的同时,是否仍然在提供向前的驱动力;

iBooster系统状态,看看当时iBooster有没有正常工作,传闻的踏板变硬是否是真实的……

这样我们才会完全知道,当时是否全力踩下刹车,有没有错踩油门的情况,电机有没有及时将动力切断,刹车踏板有没有变硬。当然,数据的频率,也要尽可能高,这样才不放过任何一条蛛丝马迹。


特斯拉的车上都有一个叫“EDR”的设备,用来记录数据,刚才提到的,设备应该都会记录下来,因为EDR记录的内容包括:车辆速度、方向盘的转向角度、发动机运作状态、车辆稳定状态、安全带使用状态、气囊状态、车辆制动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乘员分布、驾驶人在碰撞事件发生时的反应动作等数据。

所以,EDR其实就是汽车上的黑匣子,并且特斯拉作为全球车型,在国外法规中已经强制要求配备EDR,所以特斯拉如果想自证清白,公开完整的EDR数据就可以了。除非,特斯拉根本就不想给你高质量的数据。


撇开这些问题不说,单看特斯拉针对这次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让我背后冷汗直流,以至于我一直很好奇,特斯拉是真的想澄清问题吗?我看并不是。

车主先是通过合法渠道,找到特斯拉公司要求行车数据,但是特斯拉采取的方式是置之不理;接着车主通过在展会现场爬上车顶的“闹事”的方式,给特斯拉公司压力,要求给出行车数据,然后特斯拉报警,车主被拘留;最后,车主被拘留了,特斯拉公司以联系不上本人为由,直接将车主的行车数据公布于众,而且是部分数据……

这件事情回过头来看,真的让人很无语甚至很愤慨,车展现场是特斯拉方面进行报警的,然后车主被拘留这件事儿全网都知道,接着特斯拉表示联系不上车主本人,然后趁着车主本人不能发声的时候,全网公布本应该是车主隐私的信息,而且可能还是“选择性”公布……所以这不禁让我觉得,对于特斯拉而言,无论是事件真相还是车主利益似乎都不重要,但是“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音频图文更新在订阅号:百车全说

每期抽三条留言,每人赠168元的“芥末绿”燃油添加剂一瓶

点击订阅,每周三,周六更新会有提醒

新听友可以搜索:百车全说2014,百车全说2015,百车全说2016,往期300多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收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吕奶奶i

这女的两三年前不是理想的员工吗?

末地黑夜之声

不是 有可能特斯拉根本没刹车。

麦子123_

评论区好多武侠高手,难不成都练过葵花宝典。

小城江月

热度为什么不能蹭?大部分对汽车有兴趣的人都在谈论特斯拉事件,为什么媒体人就不能够碰?碰了就有道德问题?这个时间本身就是疑点重重,有疑点不该质疑?声音可以不一样,但是得有根据。三刀提出的质疑有他的一些合理的根据。

天线小宝Michael

已经教育家里两个小孩,这辈子不允许买特斯拉的车,特斯拉法务部,求告

猜你喜欢
更年期

《郭妈的健康时间》邀请妇科专家为您讲解更年期那些烦心的事

by:郭妈的健康时间

2021年【暑期强化】

适合考生:所有考生适合阶段:强化阶段欢迎添加学姐微信探讨法考问题:13791845080目标效果:全面系统梳理学科知识点,掌握重点难点,储备应试技能。课程内容...

by:学姐带你过法考

数字资讯2021年第10期

数字反应生活,数据说明逻辑,分析让人头脑不简单,预测把握未来行业态势,《数字资讯》工作内参。

by:赵乐欢

数字资讯2021年第12期

数字反应生活,数据说明逻辑,分析让人头脑不简单,预测把握未来行业态势,《数字资讯》工作内参

by:赵乐欢

2023年暑期积累

就是我们班小朋友的暑期积累。

by:一张月

更好更年期

为什么出版这本书:1.更年期不仅是医学议题,也折射出女性的社会地位,女性的自我定位和价值体现以及新时代的家庭伦理等诸多问题。2.在现代医学的护佑下,中国女性平均...

by:中信书院

谁道年少无期

并不想过多解释的新专辑……祝天下的男孩女孩成长快乐

by:闲时光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