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哲学】《苏菲的世界》最精彩之处不是哲学

张志浩老师浏览:3.4万

有一次啊,我和一位老师聊天儿啊,他就问我,他说你觉不觉得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不是给孩子看的。它不是一个儿童作品。我当时对他这个观点还是很以为然的,因为我觉得啊,这本书我们当时都觉得很好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一个成人,我们已经知道谁是苏格拉底,知道笛卡尔,知道康德,所以我们在看书中啊,那位老师给苏菲讲的那些段子啊,那些比喻什么戴着眼镜儿啊,啊,什么姜饼仁儿啊,那些比喻就觉得很贴切如果我们从来就不认识这些人这本书会不会那么有趣呢?能不能读得下去呢?肯定跟现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当时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可后来呢?就是这几年我再读苏菲的世界啊,可能有了孩子没孩子不一样确实是当时我还没孩子吗?现在我觉得啊,这本书呢?它虽然是一个哲学老师写的哲学教授写的他难免有那种大家写小书的挥斥方遒感啊,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但是它也是适合孩子看可能有一些孩子的关注点在这本书的哪个地方。它不一定,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好就好在哪儿啊。

他没有放弃故事叙述,这是我认为很不错的一个地方。它倒不是说我们经常讲什么寓教于乐呀,把一个故事讲得很通俗啊,把一个哲学原理讲得很通俗。其实如果托巨大的说啊,咱们不是有一句话问,什么东西说出来它就不对了吗?就是个哲学,尤其是西方现代哲学,他不能离开语言,不能离开反腐的语言前缀。我们经常觉得好像很多哲学家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它不是故意让我们听不懂,是因为我们语言体系当中没有很多语言前缀词的训练。我们无法用这个一串儿的这个前缀来去厘定一个清晰概念。还有就是我们可能有的人不懂德文啊,英文可能还行,不懂德文,不懂法文,不懂拉丁文。

对于在翻译的这个过程当中,有一种建离效果,使得我们强行用中文意思去理解,造成了不理解。所以有的时候哲学它就得看原著,这个我是特别认同的,尤其是德文像前两年啊,也就是去年吧,特别火的那个韩炳哲他虽然是一个韩国译的但是他是用德文写作的他写的其实还算通俗但是他翻译过来以后我觉得已经丢失了很多信息后来我听一个懂德文的人给我讲我豁然开朗我大概明白韩炳哲他的很多是跟德国新教伦理是相关的从马丁路德那一脉直接过来他能跟那一脉是相关的所以我倒不认为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他最好的是把哲学道。理讲清楚了。他最好的是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思考的场域就是一个氛围,你比如说他一开始就是苏菲回家了走到路边然后和朋友聊天儿啊。聊着机器人呐,聊什么的然后他突然拿到两封信一封信是要转交给一个叫习德转交给一个叫习德的人对吧。一个明信片然后明信片上写着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它里面有一个故事嵌套我们读完就知道,啊,就是这个习得呢?他是一个超微时空的人而这个人又和他们再去思考的你是谁从何而来的世界又有一层建立这很有意思。就我们都知道啊,这个故事的底是什么?这个故事的底是这个。

作者给他的十五岁女儿习德写了一本讲义。这本讲义的第一句话是有一个叫艾伯特的老师给苏菲故事哎,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小时候听的那个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和这个是很相近的而小孩子是喜欢听这个东西的这个东西我们反倒是大人觉得好像他不重要了觉得他是一个故事结构而已我们比较关注这里面笛卡尔是怎么讲的呀。啊,黑个儿是怎么讲的呀,但是这种故事嵌套的东西虽然是一个挪威人然后我们讲的这个故事是从小我们爸妈给我们讲的故事他让小孩子或者说十几岁的我就十几岁。有点儿大了啊,就十岁左右的孩子吧,他能够对这种时空感,对这种世界的颠覆思考有更加直接的体会。这种环形结构,苏菲,他非常高兴地发现,我好像在一个世界当中,而你用这个东西来讲我思故我在我觉得这个非常贴切对吧。他一上来讲呢,其实是苏格拉底理性嘛,他讲的是苏格拉底他讲的是一个什么叫做理性。

他虽然讲得很直接,但是我觉得他容易让我们忘记一个事情,就是整个这个故事是一个充满着概念的故事。而他一上来就给你讲理性的概念,理性就是很多人,他不愿意通过感觉去思考这个世界,他愿意通过理智去思考这个世界苏菲有感觉吗?苏,就整个我们知道苏菲是一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人物,这个人物他其实就是因为他在思考。所以他才存在,所以这本书叫苏菲的世界,他不叫习得的世界,对吧?很有趣儿啊,他一上来他其实就有一个暗示告诉你理性很重要,所以他即是在讲苏格拉底,但他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他讲到柏拉图这个时候,因为你认为理性很重要了,你认为理智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光是要去感性,它就建立了我们平时看小说啊,看那些故事书啊,经常我们想看到的是一种感性的东西。想从故事书里面看到兴奋,看到冰冷,看到温暖,看到爱欲,看到饥饿。这是这都是体验但是这本书一上来告诉你不要看体验看理性想思考就像苏菲一样苏菲没有什么体验他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是他有思考他就真实不虚对吧。

然后他就讲柏拉图柏拉图他举的是饼干的意思咱们小朋友吃饼干都喜欢吃那个带模型的饼干什么动物饼干字母饼干是吧。我这个我发现有了孩子我就特别理解小孩拿到一个饼干以后他会一口一口的吃他会一点一点的吃其实就是很在乎那个造型但是这个饼干不管它磕了坏了少了一个角但是你都觉得它是饼干因为你有一个理念就是这个模子产生的这个理理念然后这个时候突然他为就不让你的思维是断掉的他突然就引出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什么意思各位朋友们就这本书它好在他看起来是一个张。一张一张。很多人把苏菲的世界看成是那种一段一段的去看,其实不是,它是一个整体序列,它有个意识流的那种感觉。你刚想到这儿,觉得理性很重要的时候,他突然问你是先有东西还是先有理性?我经常当老师的时候,我们总结那个做题经验,很多孩子舍本逐末,他觉得这个经验本身应该学但是他忘了一件事情是先有的题还是先有的做题经验你得先有了题而出题老师他不是为了让你总结这个做题经验去出的这个题。所以你可以让经验帮助你,但是经验它不代表所有的就是你套套路呀,方法呀,它不代表题目本身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亚里士多德一针见血地告诉你们,很多东西是形式,是后来总结的。有些老师别说学生了,有些老师都不理解。

他们经常在分析一些知识概念的时候,他们去归类说这个叫做什么类型的题,这个叫做什么类型的题然后他们就天然认为这个类型是首先存在的其实不是出题老师这个题目的出题者他并没有为了让你出这个类型而出这个题目。是我们站在后来的角度去赋予了它价值,这个是很多孩子包括老师可能想不清楚的,你如果想不清楚,你就会走火入魔,你就会故意去迎合一些做题技巧去做题。然后你就错了。其实就跟我们故意去要迎合一个概念,而忘记了一个当时当地的自然理念,自然现象一样。所以为什么亚里士多德人家还还是一个博物学家,是吧?还有很,还有很多物理学知识,就他认为应该更多的先去涉猎然后你再去总结不能陷入到那个总结当中去沉醉不知归路然后他在分一个章节讲笛卡尔和康德的时候啊?讲这个笛卡尔沃斯过载的时候他就开始隐隐约约的透露说有没有可能我现在不是一个人我是在一个人的世界当中呢?他是怎么说他说的是梦他说如果你不能区分梦境跟现实怎么办你怎么知道现在你在听播客这件事情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而不是在梦里听播客你怎么能判断我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你的梦中的现实生活当中真有张志浩这个人吗?真有听播客这件事情吗?可能你在现实生活当中你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播客,那怎么确定你现在在现实而不在梦中?因为你现在已经开始惊醒了,你已经开始思考了,所以你是存在的,你不在梦中,你是你是真实的,这个就不叫我思故我在,叫做我质疑啊。我想,所以我就是我。如果我不能质疑,不能想,那么我就不是存在的。我就是一个第三方客题。比如说很多小说人物,他就不能自己想,他需要我们替他想。

而如果说一个文学人物,小说人物,他已经可以承载某些思想那么他其实就是真实存在的对吗?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它也可以隐身,它有它的宇宙那么它就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精神世界后来直接往下引说到康德说到黑杆儿他举的是什么例子他举的是你如果戴上有色眼镜你就不能认为说你感知到的世界就是有颜色的你不能这么说因为什么因为你的一般体验会影响到你对世界的判断那我们应该去去回归到我们那个理性认识当中去就是人的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是我们的理性必须要通过一个介质,这个介质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我们要承认这个现实,而真正的所谓的真实,它是一个流动状态,这个时候可能就慢慢要陷入到存在主义啊。或者说更当代的哲学里头去了。然后这个时候突然他就跟你说,哎,这本书是不是就是一个叫艾伯特的哲学老师在给苏菲上课呢?那么习德是谁呢?那一直有一个叫习德的人,早一上来说把明信片给西德西德是谁对吧。正在他们聊得高兴的时候书上马上打破一面墙说西德醒来了他收到了那本书一个包裹给习得的145岁礼物啊。打开是一个讲义,讲义上第一篇写,讲义上写着,十四岁的挪威少女苏菲放学回家,一边在路上,一边和朋友乔安娜。乔安娜是谁都不知道啊。聊着机器人的问题。等到她走到花园里,发现一封明信片上面写着苏菲收请待转习得苏菲突然意识到我其实是习得故事里的一个人物我是一个叫习德的爸爸创造出来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个故事是艾伯特在给苏菲讲故事苏菲要把这封信送给习德但是苏菲他已经思考了。

所以他就是一个宇宙了。这不就是源代码吗?所以故事的最后,苏菲也有了他自己的世界啊,他也跟习德又了一个平等,因为习德并不知道苏菲知道他。你看,一开始的时候,苏菲并不知道他在习德的故事里,而这时习德他对于苏菲的平行宇宙的真实存在也不知道。他不知道苏菲知道他知道他有点儿绕哈,但就这个意思那么总结起来,大家不要忘了。你还是个读书人呢?你还有愚虫事件呢。

你这个读者在读着,习得知道苏菲,不知道苏菲知道,习得知道苏菲就是这个东西,你不一定要搞清楚,但是他给孩子是有心灵震慑的,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哲学思考的状态啊。一种超越性。所以我认为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好就好在这儿,它是给孩子进入一个精神世界的钥匙,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孩子可能读完苏菲的世界。他会有延伸阅读,他会有其他阅读,每一次阅读其实都是这种平行宇宙的穿越如果每一次阅读都有一种平行宇宙的穿越感。都有一种打破好几维界限的这种跨越性和超越性,那么读书将是一直非常能够扩宽啊,拓宽一个一个宇宙的美好的体验,那么这本书就是好的啊。所以苏菲的世界还是应该给孩子看,应该给孩子讲,哪怕没有孩子,自己也该多看他一本书。

好,这一期苏菲的世界我们就聊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再见。嗯,

发布时间:2023-12-21 00: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