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超级低调,实力却堪称恐怖,威高股份,隐形医疗器械巨无霸

价值事务所浏览:218

开始之前,还请各位老铁都能给这期内容点个赞,谢谢支持。在之前微创机器人的文章中,我们有讲微创的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是国产第二个获批的,那么第一个获批的是谁呢?答案是微高股份。虽然微高的机器人不如微创的好,这点从机器币的数量就能看出前者三只手后者四只手不过上市时间好歹早了近半年二零二H E V高的机器人已经有营收了。微创的还要等到2022年底才开出第一单。微高和微创这两者其实在不少领域都有着竞争,如心血管介入,骨科等,而且最关键的是两者很多核心打法非常相似。

微创介绍过多次了,我们今天覆盖一下微高,就营收体量来看,微高其实有两三个微创那么大。2022H一,前者营收69.75亿,同比挣12%。后者营收4.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32亿,同比增长5.3%,如果剔除汇率影响,则增长10.1%。最重要的是,微高一直都在盈利,而且利润增速跑得比营收还快2022H一实现硅母纯利14.59亿。同比挣20.6%。而微创啥时候能盈利却是个谜。

所以于绝大多数对医疗器械平台型企业感兴趣的朋友而言,微高比起微创是一家相对更容易看懂的企业。微高是做低值耗材起家的,低值耗材顾名思义就是价格单价很低的,不断需要消耗的产品。2004年起刚上市时,收入基本来自输液器和注射器两大类,说更直白一点,就是做打针输液类产品的。下图是公司2004年收入情况来源,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或自研或兼并收购,目前公司的收入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常规医疗器械耗材产品还是占了其营收的绝对大头就是包括前文所讲的输液注射穿刺等各种一次性医疗低值耗材2022H一这块实现营收35.82亿占整体收入51.35%重点是体量都这么大了。增长还并不慢。

2022H一这块业务整体实现19%的增长,为什么会如此呢?一点针头,一些一次性管子,在医院最没有存在感的东西,很多患者付账时估计看都不会看一眼。这些东西的花费怎么一年能给微高贡献70亿以上的收入还一直保持不慢的增速呢?答案在于不停的消费升级。是的,你没有看错,一个破针头其实都一直在消费升级。举个例子,对于经常输液的患者而言,每次输液就意味着被扎一针,老病号其实经常会面临无地方可扎的尴尬。因为能扎的地方都扎完了,这个时候尤志珍其实就是很好的替代品。所长母亲常年住院,她扎的针经常就是刘志珍,而不是平时输液的一次性针头。刘志珍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停留在身体内的,它包含针头和软化导管两部分,用针头将导管送进身体后,针头就可以拔出来,不要了,软管会在身体内停留一段时间,如此每次输液就可以通过留存在身体内的软管进入不再需重新扎针一个刘志珍价格是普通针头的几十倍即便如此整体价位也很低患者消费起来一样没啥感受所以这些低值耗材进行一些悄咪咪的消费升级。

其实很容易,患者接受度也较高。像低质耗材中的麻醉及手术用品,创伤管理用品,医学检验用品,目前在微高营收体系中都属于体量不大。但是增速非常快,可以为公司未来贡献不错增长的重点培育领域除传统优势的低值耗材领域外。公司还有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分别是骨科介入药品包装以及血液管理由于微高的业务线太多太杂。共计涉足一千多种医疗器械,二十多万种规格,算是全球品种最齐全的医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制造商之一。所长将其业务线和财报披露口径给大家进行一个分类红色圈出来的是财务报表披露口径中单独披露的蓝色。矿起来的是财务披露口径中统一划到医疗器械大板块里的。其中骨科是除了占比过半的医疗器械业务外最大的细分领域。2022H一收入10.9亿,一方面2021钢遭受集采,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严重,因此增速有些放缓,仅增长0.6%。

微创骨科表现也不好,同比增长2.4%,但依然是其未来最具备潜力的领域之一微高骨科也有单独分拆上市于2021年登陆科创板由于微高骨科覆盖了骨科创伤关节脊柱运动医学全领域近期集采的关节国采全线中标脊柱国采野中十八个产品国内最多第二名采中十一款产品由于产品竞争力强且全线覆盖微高骨科又有骨毛的外号即采让其产品快速在医院铺开。为未来骨科机器人的创新产品打下牢固的渠道,品牌口碑基础。除骨科外,药品包装也是半年贡献营收超10亿的大板块,这个板块增速也在所有领域中排名靠前。二零二H一实现营收10.56亿,同比10.3%。之所以业绩表现还不错,道理同低值耗材一样,消费升级。我们之前用的注射类用品基本都是氨部瓶和锡林瓶,但现在已经升级到玉冠风注射器,像医美疫苗以及一些生物药厂家就很乐意用升级版包装。

尤其是疫苗厂家,还能借包装升级提个价心血管介入领域按照公司的规划,也会独立送上市。受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影响,2022H一级实现营收8.93亿,同比挣3.2%。和乐普微创的这块业务更多在国内不同,微高的心血管介入产品更多卖到漂亮国。这块业务是2018年并购来的,后续有望借助公司在国内的渠道开阔更多国内业务至于四大核心业务的最后一个血液管理。上半年给公司贡献的营收不足5亿,算是一个新兴业务板块,也是计划要单独送上市的目前已经向香港递交了上市申请其实威高有它的历史问题。大股东威高集团和上市企业威高股份业务关系有些理不清楚,微超集团几乎介入了医疗器械几乎所有细分领域。但并没有全部注入上市企业。现如今集团层应该是看到了母子业务里不清的弊病,开始重新梳理集团筹码,不断有集团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体内。

前不久,微高古科花10亿购买微高生物科技,微高富森微高医疗影像和微高齐全持有的微高新生100%股权而上市企业内的业务又进行重新梳理该分拆分拆该整合整合算上已经上市的微高骨科和即将上市的心血管介入血液管理。微高系马上将拥有四个上市企业。如此,母公司主要做低值耗材加包装业务,其余的高值耗材业务全部都独立发展。弹母公司绝对控股,不出意外,微招未来还会并购孵化,越来越多的业务,控制的儿子也会越来越多。也许在耗材类,医疗器械领域,每个细分领域市场天花板都有限的前提下,这是最佳打法吧,

发布时间:2024-04-08 10: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