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重别梦得》

2024-03-14 12:22:2533:22 3010
所属专辑:唐诗鉴赏辞典
声音简介

 

 

 

重别梦得⑴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⑵,今朝岐路忽西东⑶。

 

皇恩若许归田去⑷,晚岁当为邻舍翁⑸。[1]

 

⑴梦得:即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梦得”是他的字。

 

⑵二十年来: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同时中进士,到作此诗时已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

 

⑶岐(qí)路:岔路。《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氏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杨子的邻居跑掉了一只羊。那位邻居率领家人去追赶,又来请杨子的童仆去帮着追寻。杨子说:"!丢失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寻?"邻居说:"这里岔路太多。" 邻人回来后,杨子问:"羊找到了吗?"邻人回答说:"找不到了。"杨子问:"怎么跑掉的?"邻人说:"岔路之中又分岔路,我们不知道羊跑到哪里去了,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这话神色骤然变了,半天不说话,一天不见笑容。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羊,不过是下贱的畜生,却使您不苟言笑,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 (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

 

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列子·说符》中的寓言故事,此故事说明了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

⑷皇恩:皇帝的恩德。《文选•张衡〈西京赋〉》:“皇恩溥广大,洪德施。”李善注:“皇,皇帝。”归田:谓辞官回乡务农。《艺文类聚》卷六六引晋鲁褒《钱神论》:“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钱神论》

鲁褒

原文:

    有司空公子,富贵不齿,盛服而游京邑。驻驾平市里,顾见綦母先生,班白而徒行,公子曰:“嘻!子年已长矣。徒行空手,将何之乎?”先生曰:“欲之贵人。”公子曰:“学诗乎?”曰:“学矣。”学礼乎?”曰:“学矣。”“学易乎?”曰:“学矣。”公子曰:《诗》不云乎:‘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後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礼》不云乎:男贽玉帛禽鸟,女贽榛栗枣修。’《易》不云乎:“随时之义大矣哉。吾视子所以,观子所由,岂随世哉。虽曰已学,吾必谓之未也。”先生曰:“吾将以清谈为筐篚,以机神为币帛,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者已。”子拊髀大笑曰:“固哉!子之云也。”既不知古,又不知今。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富者荣贵,贫者贱辱。而子尚贤,而子守实,无异于遗剑刻船,胶柱调瑟。贫不离于身,名誉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大矣哉!

    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後。处前者为君长,在後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馀,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哉茕独。”岂是之谓乎?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後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嬴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是论之,可谓神物。

   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涂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云:‘钱无耳,可闇使!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夫钱,穷者能使通达,富者能使温暧,贫者能使勇悍,故曰‘君无财则士不来,君无赏则士不往’。

   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尘和光。上交下接,名誉益彰。”

译文:

有个叫司空的公子,因为身家富贵而不同于常人,身着盛装,驾着豪华的马车游于京城,看见綦姓先生,头发斑白,徒手而行。公子开口了:“嘻!老师年岁已大,徒手空行,是要做什么?”先生回答:“去拜访高人。”公子又问;学《诗经》?学《礼经》?学《易经》?回答;“都学”。

公子又说:“《诗经》不是说了吗?以满筐整箱的货币玉帛,去表示厚意,然后才会有忠臣嘉宾效力。《礼经》不是说过?男的初次拜见尊者当以玉帛珍禽为礼,女的则应执榛粟枣干肉。《易经》不是讲过吗?与世道合宜就是大义!我看先生这样子,这哪里是符合世道要求?虽说已学过,也只能算是末流,没学明白。”

先生说:“我将以清谈为筐箱,以机神(才能)为币帛。注重强调礼字,是不能把玉帛放在前头的。”公子拍腿大笑道:“先生真是顽固不化,既不知古,又不知今!当今世上谁还用得着清谈?时易俗变,世道早就翻个了。都讲究实惠了。有钱的荣贵,贫贱者耻辱。而先生还那抱着老一套,无异于刻舟求剑,拿着胶来调琴弦,你如此这般穷酸,名誉不出家门,理当如此也!

古代神农氏之后,黄帝、尧帝、舜帝尊崇农桑,以帛为本。智力特出的人,仰观俯视,适应时务,开掘铜山,熔矿造钱。所制铜钱内方象地,外圆如天。太玄了!钱这东西,涵天藏地。对内想方则方,在外欲圆能圆。蓄积成山不嫌重,其流如江不为多。动静当瞅时机,用藏自有讲究。买卖交易,不怕耗损。不朽如寿,不穷似道。经久不衰,为神为宝。亲如兄弟,称为孔方兄。缺了这老兄即贫且弱,得之腰杆顿时粗壮。没有翅膀可以腾云,无须凭借即能驾雾。

什么严正刚毅,在这位尊兄面前,都会喜笑颜开,没有什么话不好开口的。你钱多——请上坐,你没钱——靠边站。处前者是爷,在后者为孙。自然,为君为长者要么有么,做仆为奴者要啥没啥。诗经不是说:“最好过的是富人,应该哀怜这孤独。”眼前的事实不就是如此这般?

钱就像是水,百姓一天也离不了,只要其源不断,就没有去不了的地儿,办不成的事儿。京城中衣冠楚楚之辈,早就不待见什么学问,更讨厌什么理论,每当听到这些就要打瞌睡。一见到孔方兄,顿时精神起来,眼睛里能伸出“耙子”。有钱做保佑,混身是吉气。谁还指望依靠读书去图富贵!

历史上的吕公喜欢写上钱的数量,汉高祖刘邦为小吏时,萧何曾多给他二钱。后来刘邦称帝,加封他二千户。卓文君之所以能抛弃粗布滥衣换上锦绣绸缎,司马相如乘上高盖华车,官尊名显,都是因钱所致。

空版极虚,何况有实?二钱虽少,却致亲密。于此论之,可谓神物。无位因钱而尊,无位因钱而热,钱可以打开朱门,直入宫庭。钱之所指,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向,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如此纷争诉讼,无钱不胜。固步不进,非钱不升。怨仇大恨,钱可摆平。好名声好口碑,没钱不发。达官贵人,仕途之士,爱这孔方兄,莫不胜过自己。牵着孔方兄的手,围着孔方兄转。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迎门,四方汇聚。谚语说:‘钱没耳,可暗使’此话假吗?又说‘有钱可使鬼’。何况人呀?

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倒以为‘死生非由命,富贵在于钱’。何以证明?钱能转祸为福,反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复生。性命长短,福禄贵贱,全都在一个钱字上,与天何干?天有其短,钱有所长。当然了,四时行焉,百物生长,钱倒是不如天。

至于说要使穷通塞开,救贫济困,天不如钱。早年人当有藏武仲之智慧,卞庄子之勇猛,冉求那般才艺,文子的礼道,方可以成为完人。现在哪里还需要这些啊?唯钱而已。有钱,穷人能使其通达,寒者能使其温暧,贫弱的能使其勇悍。所以就有如此一说:君无财,臣仆不来;君无赏,士众不向往。

谚语说道:‘官府中没有依靠,不如回家种田。’虽然有所凭借,而没有孔方兄,那就像无脚而要走路,没有翅膀还想飞翔?即使才如孔子得意弟子颜子,善交有容比得上子张,可是双手攥空拳,又能有何指望?不如早点回家,大力经商种田,然后乘船坐车,到处活动,让孔方为你开路,所有的达官贵人都会异口同声地为你唱赞歌,上上下下的人都交上朋友,你的声誉才能一天天地扩大起来。”

⑸晚岁:晚年。唐杜甫《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邻舍:邻居。《后汉书•陈忠传》:“邻舍比里,共相压迮。”

 

 

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

 

如果皇恩浩荡允许回家种地,晚年就日夕相处做邻居老翁。[2]

 

这首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同时进士及第,踏上仕途。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面对古道风烟,茫茫前程,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惜别。柳宗元共作诗三首赠刘禹锡,这是第二首,故题名《重别梦得》。

 

 

这首诗写临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个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二十年来万事同”,七个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谋议唱和”、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造成了这一对挚友“二十年来万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所以在答诗中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西东”非一般言别套语,而是指一去广东连县,一去广西柳州,用得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这种隐约的不祥预感,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身处罻罗1.捕鸟的网。2.借喻法网。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是封建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远祸之道和消极抗议的办法。因此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若许”二字却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显得凄楚动人。

 

这首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苏东坡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也正是这首小诗的主要特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微微疏韵

真好听,挺不错的,借鉴了。

再生缘_xy

🐜🦀🦗🦂🦑🦐🐠🐡

王爱花花

康震品古诗词

听友77776005

老哥讲钱神论的故事还是很动听的。我是奇怪,这个典故是怎么和诗句联系起来的。

秋语荷塘 回复 @听友77776005

那里面有个注释。我要说明白

听友77776005

《艺文类聚》卷六六引晋鲁褒《钱神论》:“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写得很好,但诗中就有一个“归田”,意思也很浅显,当时柳宗元真的想到上面的这个典故了吗?

猜你喜欢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1]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

by:假说真听

柳宗元经典文章

柳宗元经典文章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

by:zyc0607

柳宗元《永州八记》

中学课本收录了一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这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八篇游记之一。这八篇游记被称为“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

by:听书读书共分享

渔翁 唐 柳宗元

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译文及注释译文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

by:小巧小玲

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

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

by:郭二水诗词

小石潭记 唐代 柳宗元

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by:小巧小玲

声音主播

73593854.3万

简介:虚度五十春秋,传道授业已三十载。 徒有其名,但自强不息的精神至死秉持。 不愿与不齿之人宣战。受到误解多多,承受压力多多,淡然一笑,只当是过眼云烟。 喜欢独处,公平交往,说真话,讲实情,坚信世上好人多! 崇拜辛弃疾一人,只为他是真正的文武集于一身而不只是擂动战鼓摇旗呐喊的一类。 优缺点皆突出,自己喜欢跟自己叫板。理想是有生之年骑车跑够十万公里。 自豪的事情是妻贤子孝,自己的个性很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每日笑声常伴,此生所图,莫过于此。 坚信自己以后的文字会更精彩!我的公众号: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