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听】清早期瓷器底足修胎特征

2018-07-22 17:10:0928:04 1.8万
声音简介



没图看,去公众号 菜单里找


深度学习的付费课程




想进一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藏有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听千年


加入我们

明末,崇祯时期的瓷器底足都是呈现无釉露胎俗称沙平底

崇祯时期开始瓷器的胎质特征是胎质洁白细腻修胎十分的规矩

此时期的瓷器胎土紧密瓷化程度低( 无闪亮的晶体)胎质细腻胎中杂质少

杂质少,所以火石红就很少。底足修胎方式会有隐约的竹刀刮削的痕迹!此图不明显,但是本图应该是崇祯时期的标准器物的底足

这张图刮削痕迹十分明显,也是出现在明末清初时期!

到了清初的顺治时期,底足依然是无釉的沙平底,但是会出现很明显的拉坯痕迹,就是可以清晰看出有均匀的旋削式的跳刀痕。有的时候跳刀痕和刮削痕在同一器物中会一起出现!

明末清初的瓷器由于胎土淘的非常细腻,杂质少,所以火石红就很少(含铁少),一边会出现极少的从胎土深处析出的点状深褐色火石红斑

这时候的瓷器很少出现大面积的火石红

崇祯到康熙时期的瓷器大多会出现在瓷器底部太有接合处会呈现一线红

这也是这个时期的瓷器的重要特征!

明晚期到崇祯,顺治,康熙早期的民窑器物底足经常会出现粘沙的现象

到了康熙时期胎土更加洁白细腻,是整个陶瓷史上景德镇制作胎土最为精细的年代。颜色洁白细腻呈现糯米胎状

树叶画押款和双蓝圈也是康熙时期常用的款

二层台圈足是康熙时期最常见的底足处理方式

露胎之处呈现两层台阶式的圈足,而且台阶分界线十分清晰,接近九十度

此时的瓷器除了胎质洁白细腻外,修胎也非常的工整,圈住接触地面的地方都比较宽大


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等前朝款式在康熙时期的瓷器身上经常可以看到

除了二层台圈足,康熙早期的沙平底瓷器特征同顺治时期相似

杯子碗这样比较小的器物,也会出现泥鳅背式的圈足。这样的底足处理方式一直影响到清代后面的制瓷工艺


这种地底叫做,玉碧底,如同古代玉碧的形态

瓷器中间带有釉脐。是仿制木质笔筒的形制制作的

往往在边缘处会以涂抹一厘米宽左右的护胎釉

除了二层台,玉碧底,沙平底,泥鳅背 以外这种双圈足也会出现在康熙时期比较大的器物的底足上,比如赏盘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886x95247m076

老师讲的很细 谢谢老师

毛桃工作室_rd 回复 @886x95247m076

不必客气多多分享

布小牛

讲的很实用,一般你听不到这些干货,实用技巧比较多,马爷讲的更偏文化层面一些成。对初学者来说吴S讲的更浅显易懂,支持!

柠檬哥哥的熊

没有图片看不到

15998283fex

在这里怎么打红包啊

15998283fex

我怎么进不了直播室

猜你喜欢
归期直播回听

直播回听、活动相关。

by:归期_SoMo

佳期直播回听

来不及听现场直播的宝宝,可以选择回听哦!

by:佳期

直播回听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哟,加粉丝团支持白软扣扣群:705096234!一份聆听也是爱。

by:白软啊

直播回听

唯有热爱方能抵御岁月漫长

by:布灵Bling_桃夭夭

直播回听

以后天天都保存一波吧

by:歌欲宝宝_Sweet

直播回听

逆时光酒吧直播录制素材

by:辫叔_素未谋面

直播回听

来啦!聊聊?不论你是新朋友还是老伙伴,来到直播间,都可以敞开心扉尽情畅聊!家庭、事业、亲情、友情、爱情……是我们永恒的话题!每天一小时,我在直播间等您️

by:和风细雨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