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苦中苦,我终于成为人下人

2023-08-10 13:48:4110:00 2317
所属专辑:槽值
声音简介

本文首发于网易原创栏目《槽值》,微信公众号ID:caozhi163。主播:安然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小地方工厂招人,月薪4000元没人应聘,高档咖啡店月薪3000元就能轻松招到人,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苦了?”

回答中一片附和说:一代不如一代,现在能吃苦的不多了;现在的年轻人娇气着呢,要吃苦的工作给再多钱都不想干……

自古,中国人讲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人生中有些没必要的“苦”,实在是不值得经历。


在90后的父辈们看来,吃苦是成功的必修课,“要想取得真经,必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于是,有的父母明明能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依然生怕孩子“享了福”。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的父母靠批发水果白手起家,经历过苦日子,终于有了现在的富足生活。父母总是告诫他:“不要把福享到前面去了”。

他上大学后,暑期同学们去名企、大厂实习,他被父母叫回去卖西红柿。为了“锻炼”他,父亲专门让他自己开车到100公里外的市区去摆摊,30多筐的西红柿要他一个人搬上搬下。

这种街头奔波的确很苦,但对他的专业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让他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毕业后,同学凭借丰富的实习经历,或名企转正,或拿下心仪的offer。他的简历则“空空如也”,最后去了一个保险公司做最底层的业务员,有时候连生计都难以维持。

崔永元说:“我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春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苦苦奋斗。在所有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牺牲现在是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

这位网友又何尝不是如此,明明比别人有着更高的起点,却折损在了没必要的弯路上。

有家长坚信,吃苦要从娃娃吃起,于是他们将孩子送去各种“魔鬼训练营”。在高温的夏天,孩子们要在两天内步行70多公里;寒冬天气里,孩子们被要求穿短袖短裤在雪地里打滚......

去年,主持人乐嘉带着四岁半的女儿去沙漠徒步,4天走了76公里,遭到网友们的炮轰。这些事情,普通成年人也很难承受,孩子们却必须做到。似乎这样的身体之苦就能使孩子们悟明白人生的意义。结果常常是,孩子们平白无故遭受了皮肉之苦,却少有其他收获。


王小波在《人性的逆转》一文里写到:“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一位北漂网友在回顾自己刚刚去到北京时的经历,追悔莫及。

为了省钱,她租了几百块一个月的狭小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没有楼梯的上下铺,她睡上铺,每天光上下床都要费好大劲。又因为房子离公司远,她每天不得不提前两个半小时去挤地铁。每天的奔波让她疲惫不堪,时常抱怨生活好艰难。

其实她的工资完全够她租离公司更近条件更好的房子。那样她每天至少能节省4个小时,她却觉得:“北京人才济济,不多吃点苦我怎么追赶得上别人。”半年以后,原本圆润有活力的她变得十分憔悴。

她说,“我看不到希望,这个世界真不公平,为什么我吃了这么多苦,生活却没给我半点回报”。

她最终离开了北京,自以为的付出没有帮助她成长,更让她浪费了许多时间。

这是典型的无意义吃苦,做着对自我提升非常有限的事情,深陷在自我感动中。

让你超越别人的,从来不是不必要的节省,不是带着“努力”面具的自我感动,更不是不必要的吃苦。真正能提升自己的方法,是将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当命运分明给了你平坦宽阔的捷径,你非要选择一条弯弯绕绕布满坎坷的路,那就是“自讨苦吃”。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去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艰难,因为将他们逼入绝境的,正是他们自己。

没有人天生喜欢吃苦,但当苦难被冠上了各种各样的花帽子,反倒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圆桌派》里有一期,梁文道提到,成功者总是会犯一种归因错误,很少将他们的成功归于运气,而总是说他们多么努力。

同样的,一些成功者总喜欢回味自己吃过多少苦,走过多少弯路。他们赋予苦难积极的意义,误以为吃苦就是他们成功的法宝。却忽略了天赋、运气的作用,也许没有那些无谓的苦,他们早就迎来了成功。

从来不是苦难铸就了成功,而是本身就足够强。

把无价值的吃苦看作崇高,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而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


马云说:“不吃苦,不奋斗,你拿青春来干什么?”许多人将这句话奉为经典,时常用此来激励自己。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什么样的苦才值得去吃。

就像文章开头的问题:“4000块工资的小工厂和3000块工资的高档咖啡店要怎么选?”

小地方的工厂上升空间小,福利保障也未必完备。后者工资低,然而工作环境、成长体系都大大高于小工厂。答案似乎很明白。不去小工厂不是因为年轻人吃不得苦,而是吃了同样的苦,不能获得想要的回报。

有网友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大学时,自习室的环境很差,板凳硬空调冷。

同学小A是个会生活的人,她用心布置自己的学习环境,坐垫、零食、午睡枕、小毯子应有尽有。而同学小B对这些从来不上心,她能坐着硬板凳坐到腰疼,穿着单薄的衣服被空调吹感冒。

每次小A劝小B多穿点衣服,小B总不屑一顾:“我才不像你们这么娇气,吃不得苦。”可她去了几天就不想去了。

“娇气”的小A坚持了下来,因为在她看来,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是一件享受的事。

生活中也有小A这样的人,很少让自己在生活上受委屈。但他们能坚持高强度工作和学习。

足球巨星C罗在生活上从来不会让自己吃苦,穿大牌住豪宅、各种豪车换着开,聘请了专门的营养师、医生、理疗师和厨师。可他训练起来,比谁都能吃苦。长期的锻炼和自律让33岁的他,身体机能依然维持在23岁的水平。

享受生活,同样享受奋斗和吃苦。

有选择地承受,洞察苦难的价值,这才是吃苦应有的姿态。卧薪尝胆从来只是下下之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猪为啥叫佩奇

安然的声音非常好听

猜你喜欢
我终于失去了你

一场来不及好好相爱的青春伤痛绝恋。十岁那年,许诺撞见父亲出轨,父母失败的婚姻让她变得像只刺猬,拒绝任何人亲近。高考完的一天,她遇见了莫城,这个玩世不恭的少年,对...

by:喜欢分享的小米

我终于失去了你

十岁那年,许诺撞见父亲出轨,父母失败的婚姻让她变得像只刺猬,拒绝任何人亲近。高考完的一天,她遇见了莫铖,这个玩世不恭的少年对她一见倾心。莫铖与许诺完全是两个世界...

by:影子8184

我终于学会了生活

只分享最真实的内容体验

by:富达FM

你终于出现

你终于出现,浅浅微笑头一点,我词穷了语言,想凝固了时间,你终于出现,在这四月的一天,影子倒影湖面,像梦里的瞬间,潘悦晨的演绎如娓娓道来,毫无距离感,既像倾诉又像...

by:华语音乐

我终于失去了你~麦九

《我终于失去了你》是青春文学作家麦九的最新长篇小说。2015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讲述了一场来不及好好相爱的青春伤痛绝恋。语言清新,文笔干净,风格纯粹。

by:感谢太阳又升起

暖小牛终于中书了没?

喜欢请按1,不喜欢请按2,有话要说我给您麦,请使劲拍砖!我要盖大HOUSE!仅做学习交流使用,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by:暖小牛_

终于等到你

在这里你总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故事……

by:i小训

终于等到你

《终于等到你》里有句歌词是这样的:"到了某个年纪你就会知道,一个人的日子真的难熬。渐渐开始尝到孤单的味道,时间在敲打着你的骄傲。"你一个人吃饭睡觉,一个人工...

by:芝音姐姐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