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图像泛滥的时代,绘画真的已死吗?

2018-07-31 21:02:0002:32 236
声音简介

姜建忠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7月中旬,“象外”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邀请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圆满落幕,该展览以上海美术学院艺术家为主体,试图以多样化的风格面貌呈现他们执着的学术坚持和深切的问题意识。作为上海美院具象实验工作室的学术带头人的姜建忠,也在此期间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了自己对于国内绘画创作境况的感触。

姜建忠油画作品:《白衣少女》


姜建忠表示,虽然随着影像、3D、人工智能等的相继出现,让有些人提出“绘画已死”的观点。但是实际上,西方国家早先提出“绘画已死”理论的时候,也提出“电影已死”、“诗歌、戏剧已死”。 然而,这些领域至今都发展得很好。因为,艺术的发展不完全是线性的,也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姜建忠油画作品:《午餐》


而且, “绘画已死” 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当时西方摄影技术的诞生而产生的,因为摄影术出来以后,很多人担心绘画的功能被照相机替代。但需要指出的是,印象派之后的大量绘画作品,并不在于摩拟自然,而在于抒发内心,这就与摄影拉开了距离

姜建忠绘画作品《演算》系列


姜建忠认为,油画作为一种西方“语言”和文化,引入中国的时间也才100多年,还在慢慢地融入国人的欣赏范畴和艺术竞争当中,也许它在中国还处于“青春期”。而且,现在国内还有一大批人依旧在坚守油画,尤其是学院出身的艺术家,这是与他们的生存经验和审美需求有关。

姜建忠绘画作品《演算》系列


此外,在图像泛滥的今天,艺术家更多地应该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而不仅仅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世界。艺术家也要有自己的定位,寻找与自己内心相遇的东西,这样才能产生火花。就算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艺术家带来从未有过的视野,他们也需要用艺术的手段过滤,整合和删除,最终才能形成一幅有当代意义的、有绘画性的作品。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图像证史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将图像(如世界名画中发生的故事)当作历史证据来使用。

by:LIAN享家

图像的政治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图像的政治》(作者王春辰)是、前卫的艺术批评家为当今艺术批评界贡献的又一部力作,由作者近...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黑客微百科-洞察网络时代的未来

黑客,神秘与破坏的代名词,这样的误解和扭曲伤了真正有黑客精神的人。黑客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过去,是黑客们不断挑战不合时宜的陈规戒律,不断突破,不断反抗,才有了我...

by:e品小顽童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ImageProcessing)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1]数字图...

by:大脑改造计划

创意图像设计

你了解图像设计的奇妙吗

by:高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