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2018-07-31 22:12:2205:20 98
所属专辑:申论每天一积累
声音简介
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价值观念。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有待提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还需加强,依托技术创新的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和服务占比较小,影视、动漫的制作技术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创意不足、原创性不够,导致有影响的拳头产品、品牌产品不多。诸多要素的叠加造成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性的深度与广度不够,难以达到走进人心的实效,文化交流呈现不平衡、不对等特征。
文化“走出去”的要义是建构国家形象与传播价值观,在价值共享中促进民心相通。因此,需要斟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容,扩大朋友圈和粉丝圈,讲究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塑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让外国人不仅听得到、看得到,而且听得进去、看得明白。
发达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走进去”的基础。对于当今中国而言,要激励文化企业在内容产品上充分竞争,多出优质文化精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尤其要鼓励以文化内容为核心资源的出版产业高质量建设,一些知名出版集团已经走出了以内容为核心、出版物为主体的版权贸易、原创图书进出口、合作出版、国际组稿并举的文化“走进去”之路。其经验表明,文化企业实现国际化运营,一定要有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全球视野,这是对中国文化企业的严峻考验。
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要有跨国运营的雄心和能力,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塑造一批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程度。政府要积极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协作,全面提升中国文化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优势产业门类领域加强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抢占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因此,相对于笼统地补贴文化产品和项目“走出去”,政府更要把着力点转向扶持文化企业上,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弥补短板,提升文化贸易竞争力,发挥财政税收的导向功能,扶优扶强,推动文化企业强身健体,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培育在世界上立得住、运作得好的跨国文化产业公司,以实力支撑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形态之一。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只有以不断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民族文化创新,以原创性文化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扩大中国文化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以实力的增强扩大中国文化传播实效,在国家文化利益的拓展中增强中国文化的存在感,才能在中国文化主权的彰显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实在在的文化支撑。
以文化贸易推动中华文化“走进去”,旨在更好地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和本真的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贸易竞争力,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不断强化“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特点,提升文化内容的品质和文化精品意识,逐步提高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鼓励外向型文化企业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跨国公司转型发展;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驱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后发优势,实现互联网文化贸易和内容服务贸易率先突破,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市场的感召力,促进当代文化借势出海,扩大文化贸易的数量和规模;建立文化贸易溢出效益的反哺机制,以附加值形式拓展产业链。
实践表明,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发展、文化贸易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必须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使自己强身健体有魂,文化产业才能有效支撑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原——天下至中的原野,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南乃中原核心地域所在,洛阳、开封、安阳、商丘、郑州等都是千年古都,曾经孕育了从古至今的华夏文化并由此辐射中...

by:华语音乐

《中中歌》刘丽朗读

山林子先生系中华自然道德智慧学、慧商学、创新思维、养生学专家。首倡道德智慧教育与教育智慧、慧商教育,并在高校进行了国家和省级课题研究和教育实践。以原创诗文传播人...

by:山林子自然道德智慧诗

中说

仿哦《论语》体例,而更落地的一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典籍

by:龙元富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