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道经》-熊春锦(文本)第四十三章 水德(78)

2018-08-01 21:58:2701:36 1725
声音简介

第四十三章  水德(78)

 

天下莫柔弱於水①,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②!

水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③。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之也④。

故聖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詬,是謂社稷之主⑤;受邦之不祥,是謂天下之王⑥。

正言若反⑦。

 

①通行本作“天下柔弱莫過於水”。  有形有質的物質中,水最柔弱。

②先:據甲骨文,上面是“止”(腳),下面是“人”。意思是腳已走在人的前面。本義前進,走在前面。通行本作“勝”。

句義: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擊堅強卻沒有能勝過它的。因爲沒有比用水更容易的辦法了!

③甲本殘,乙本作“水之朕剛也,弱之朕強也”。乙本“勝”均作“朕”。通行本作“故柔勝剛,弱勝強”。 

④弗: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間象兩根不平直之物,上以繩索束縛之,使之平直。本義:矯枉(校直、校正)。《說文》:“弗,矯也。”又爲“不”的同源字,義同。通行本作“不”。

句義:水勝剛,弱勝強。這個道理天下沒有人不知,但卻沒有人真正實行。

⑤邦:《說文》:“國也”。諸侯邦國之稱。通行本作“國”。下句同。  詬:帛書作“訽”,另含修意。與“詬”音義同近,通用,義恥辱也。通行本作“垢”。  謂:帛書作“胃”,相通。下同。  社:《說文解字》:社,地主也。旧《辭海》:社稷:社,土神,稷,榖神,爲天子诸侯所祭。稷:《說文》:“稷,齌也。五穀之長。”稷穀,指高粱。引申爲莊稼和糧食總稱。古代以稷爲百穀之長,古代奉祀爲穀神。社稷,指國家。

句義:水不僅柔弱處下,而且可以“處眾之所惡”,不惜污染自身而清除眾物之垢。大海所以能大,不僅處於最下,而且也包容了萬物之滌垢。所以,有能承受一國之污辱的量度才可作一國之主。

⑥祥:从示,羊聲。本義凶吉的預兆,預先顯露出來的迹象。《說文》:“祥,福也。一云善”。

句義:具備能夠承受一國之凶兆的胸懷,才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的王者。

⑦正確的言論,如同是相反的一樣。忠言逆耳。

 

〖註音〗

詬:gòu音夠;稷:jì音季;弗:fú音服;穀:gǔ音古。

 

【繁簡對照】

於(于),堅(坚),勝(胜),剛(刚),聖(圣),詬(诟),謂(谓),爲(为);殘(残),從(从),補(补),過(过),國(国),恥(耻),馬(马),穀(谷),長(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老子《德道经》吟诵

根据帛书版老子《德道经》普通话吟诵。帛书版“德道经”有很多的虚词,更加适合吟诵。在吟诵中养气,甚至可以说是养生版道德经。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

by:东翮堂诗学

德道经

《德道经》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厚德而载物!

by:丁香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