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道经》-熊春锦(文本)第二十五章 道注(62)

2018-08-01 22:01:1702:15 2601
声音简介

第二十五章道注(62)

道者,萬物之注也①。善,人之 也②;不善,人之所 也③。美言可以市④,奠行可以賀人⑤。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⑥?

故立天子,置三卿⑦,雖有共之璧,以先四馬,不若坐而進此⑧。

古之所以貴此者何⑨?不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與⑩?故爲天下貴。

 

①注:《說文》:“灌入”。通行本作“奧”。

句義:道化生萬物,德長養萬物。萬物中客觀地、本然地存在著道和德的能量和品格。

②善:《說文》:“吉也”。與“美”同義。另有好、好的行爲、認爲好、友好親善等義。

 :帛書作“ ”,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特指體內變化。與寶字通假。見《漢語大字典·玉部》。通行本作“寶”。

句義:善,人之先天真性、本性中的道德,這是最爲珍貴的品格。

③ :甲本作“ ”,乙本同通行本作“保”。

句義:人之不善,莫過於後天意識稟性習性中的私欲貪心難以淨化和放棄,故人所寶之而不願捨棄,難以淨化。

④市:《說文》:“買賣之所也”。交易、買賣、哄騙、引誘、諂媚等義。

句義:美麗的言詞能夠取人之悅,滿足陰我心意識的需求,可以倡行社會形成不良風氣。

⑤奠:《說文》:“置祭也”。置酒食等祭奠。奠獻,獻祭品以祀死者。乙本及通行本作“尊”。  賀:通行本作“加”。

句義:祭奠亡靈,超度有緣的活動,是悲壯的善行,能慰藉已故,又可以使活著的人心身得到安寧。恭敬的禮儀行爲,做人凖則,可以增添福惠,獲得吉祥。

⑥句義:人所存在的不善,人們皆知應該去除,但是如何用德治清除這個“有”的私心貪欲而復歸於“无”的道德善性?

⑦卿:官位之稱。《禮記·王制》:“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乙本爲“鄉”,通行本作“公”。

句義:道生萬物,必然陰陽共生,善惡共存。所以要設立天子、三卿進行道德教化和管理制約,以防“不善”無限制地膨脹。

⑧前句通行本作“雖有拱璧”。  共:《說文》:“同也”。本義爲兩人共持物而向上舉。曰拱上去。又通供,通拱,通恭。《荀子·賦》:“聖人共手”。  璧:美玉,用作印信憑證的玉,平圓而正中有孔。拱璧,一拱之璧,璧之大者。

四:通行本作“駟”,修真學中的四象,四面。  若:甲本作“善”,乙本作“若”。後句通行本作“不如坐進此道”。

句義:雖然有稀世寶玉,驅乘駟馬之車的顯赫名利,也不如坐忘進入德道的善性之中。

⑨通行本“此”後多一“道”字,其義同。

句義:古往今來眾生尊道貴德的原因是什麽?

⑩謂:帛書作“胃”,通假使用,胃,暗喻修真學五行中央信德之土的“意”,意分爲後天智意和先天真意。通行本或作“曰”,或作“日”。  與:歎詞,同“歟”,表示疑問、感歎、反詰等語氣。通行本用“耶”。

句義:不誠心求取如何能得到修真明德歸道的方法?已經造下的罪因又如何能夠消除幹淨,幸免身受其惡果!

〖註音〗

奠:diàn音電;卿:qīng音青;

璧:bì 音辟;與:yú 音魚。

【繁簡對照】

萬(万),寶(宝),賀(贺),棄(弃),雖(虽),進(进),貴(贵),與(与),爲(为);書(书),體(体),漢(汉),據(据),響(响),稱(称),鄉(乡),處(处),殘(残),歎(叹),歟(欤)。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老子《德道经》吟诵

根据帛书版老子《德道经》普通话吟诵。帛书版“德道经”有很多的虚词,更加适合吟诵。在吟诵中养气,甚至可以说是养生版道德经。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

by:东翮堂诗学

德道经

《德道经》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厚德而载物!

by:丁香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