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上_第6章】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2018-08-11 09:22:2006:25 859
声音简介
公孙丑章句上·第6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注释:
(1)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
(2)乍:突然、忽然。
(3)怵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
(4)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纳”。
(5)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
(6)端:开端,起源.源头。
(7)我:同“己”。
(8)然,同“燃”。
(9)保:定,安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於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

by:虚空志盛

孟子 公孙丑

《公孙丑》是南师《孟子》系列讲座之一。被南师视为《孟子》最重要的一篇,认为孟子借着与公孙丑的问答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内圣外王”的中心思想。南师指出,《公...

by:菩提雅舍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公孙丑上》是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的一篇。记录了孟子的一些言行。

by:善意流传

南怀瑾|孟子与公孙丑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二篇公孫丑

公孫丑上篇凡九章公孫丑下篇凡十四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公孫姓,齊人,丑名,相傳是孟子弟子。根據紀載,公孫丑一生未曾做官,但我...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