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味觉的记忆“榅桲儿”

2018-08-21 10:18:0105:35 584
声音简介

北京人味觉的记忆“榅桲儿”
桲儿是老北京的一道凉菜,一道名吃。“榅桲儿”是满语,“酸酸甜甜”的意思。
“榅桲儿”技艺传承人烹饪界“京城四少”之一的邢卫东讲了这个菜的来历:

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突然心血来潮,点名要吃山楂糕解腻。
经过厨师精心制作,慈禧太后品尝后,甚是喜欢,此物晶莹剔透、酸酸甜甜,山楂糯nuò软、糕冻入口即化,御赐亲封“榅桲儿”。在40年前的北京,榅桲儿相当流行,当年在 东安市场的价钱,比猪肉都要贵好几倍。


别看这么一道简单,道普通小凉菜,却体现了北京人对吃、对生活的态度,
窥视出皇城根儿下那叹为观止的讲究。这道的小凉菜,特别适合干燥的冬天,也特别适合丰盛的家宴。说他是春节家宴中 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一点也不夸张。因为 它长得 鲜艳红火,预示来年生活红红火火,还能 有助消食,吃完大鱼大肉后,再吃这道菜,解腻熨帖yù tiē于是便成了北京人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老舍的文章《四世同堂》里,特别提到了“榅桲儿汁 拌 白菜心”。梁实秋的文章《馋》里,也说到了榅桲儿:为了吃榅桲儿拌梨丝,不惜于风雪之中奔走一小时。”可见这道菜的魅力。作家肖复兴 也写过回忆文章:过年的时候,年夜饭的大鱼大肉之外,必备这样一个节目-小凉菜榅桲儿。


上世纪90年代,长期担任厨师,素被称为烹饪界“京城四少”之一的邢卫东,偶然得到了制作榅桲儿的宫廷秘方。邢家上一辈在北京做生意,秘方来自于他的姑奶奶,至今仍不外传。榅桲儿果,是一种极品山楂,产于燕山山脉海拔1400米到1600米的环境,产量低,富含果胶,吃了绝不会倒牙。作为宫廷菜,要“应景、应季、抢先、优质”,果子一定要手摘,什么样的人摘,也是有讲究的,要年轻的小伙儿,为啥要年轻小伙儿摘?因为他们摘得速度快,更利于保鲜。榅桲儿,除了原料-极品山楂难得,最重要的是极为繁复的制作技艺。选上等果子,扒皮、炒制、熬制、发酵、冷却等多道工序。简单自然的原料,煞费苦心下大功夫去炮制,然后制作出异常精致,又余音绕梁的味道来,这可能是榅桲儿的秘密。榅桲儿,晶莹剔透、果粒饱满、酸酸甜甜、糯软,不塞牙不咯牙。更神奇的是,没有任何添加剂,但依然能长期保鲜不坏。也正因如此,宫廷榅桲儿成了是满汉全席的素食之一,也时常出现在国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春眠味觉晓

【内容简介】六岁的段玉开了窍,一手厨艺战天下味蕾。从贫家女到“天下第一勺”,身带福运的她表示毫无压力。知道在人海中回眸对上一双装着千山万水的眼眸...她的一切都...

by:大晟讲故事

老北京的记忆

过去北京的春天总飘着柳絮,一团团的好似仙女撒下的丝绵。我和小伙伴们曾爬到学校操场的大柳树上摘柳芽吃;胡同里有爆米花的,从家里舀一把白米,跑出去站在旁边看,捂着耳...

by:一策策

诱饵搜查官5:味觉

山田正纪本格推理代表作“受害者体质”的女性搜查官,挑战不正常罪犯,独特的日式残酷美学。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帝都遗韵·老北京记忆

传承自信文化,光大华夏美德。

by:长安静子

老北京记忆|AI电子书

【内容简介】你知道北京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称谓?前门楼真的有九丈九高吗?故宫、天安门的设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老北京四合院为何没有东南角?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老北京的记忆--银锭桥畔

关于北京和北京人生活环境及身边美食,老北京逝去的风物,民俗,消失的建筑。多年后一个个普通人的点滴回忆,勾勒出北京在大时代的变化。

by:燃灯煮茶

北京人聊北京

聊聊北京历史的前世今生

by:旋风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