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36期:处暑:你必须要做的几件事

2018-08-24 08:00:0315:06 2307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今年夏天,全国天气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字——热。


网友表示:


一个热惯了的南方人,来北方被热死;


在故宫游玩的非洲哥们中暑上医院了……


虽然已过立秋,但秋天在哪里?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莫过于三伏天。


三伏天的“伏”,是指阴气受强大的阳气所迫,潜伏在地下。立秋以后,便预示着三伏天的结束。


就在这时,阳气衰退、阴气渐长,古人称之为“处暑”。


热了一个夏天的暑气,终于要走了!


处,是终止的意思,暑热之气到此而止,秋季的凉爽也随之而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的《马》,把处暑的凉爽描绘得淋漓尽致:


秋风袭来,仿佛骑着一匹快马,驰骋在白茫茫的沙漠上。


一束月光洒落,更是让静谧晶莹的沙漠添加了几分寒意。


这就是处暑。




秋高气爽


往年,每到处暑的时候,“刷屏蓝”便占据了朋友圈的半壁江山。


满是蓝天,配有各式各样的云彩。


金秋送爽,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秋高,得归功于秋季的高压气流。


夏季连天的暴雨,冲刷了空气中的尘埃。


雨后晴空,这些杂质刚要飘回空气中,又被秋天的高压下沉气流抑制住了。


这气流不止压制了种种颗粒物,就连水分子它也不放过。


处暑时节,尘埃少,雨水也少,只留下万里晴空,高远而明净。


气爽,也是秋天的馈赠。


秋季暖湿气流南移,北方冷高压逐渐掌握主动权。


在抑制水汽的同时,冷高压也带来了一丝清凉,徐徐北风拂过,分外干爽。


不仅如此,外界气压变高,空气清新,也让呼吸变得顺畅起来。


“七月八月看巧云”,处暑时节的云彩,也是千姿百态。


天空清朗,朵朵云彩显得尤为突出,仿佛织女巧手织出来的一样,


有厚重的,有活泼的,有团成一个小球儿的,有延绵整片天空的,像龙,像凤,像奔跑着的小狗,像正打盹的小猫。


这时节,王维便写了一首《山居秋暝》,刻画秋季傍晚的景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季天凉,王维便抛开繁忙的公务,跑到山林中享受静谧的生活。


正值处暑,空旷的山谷中下起了一场小雨。傍晚时分,雨停了。


他悠闲地走在林间小路上,空气清爽,溪水潺潺,透过松林,皎洁的月光映在水面上。


即使是春暖花开,也带不走在山林之间惬意生活的王维。


惬意,是处暑的主题。



金色大地


处暑的地,是金黄色的。


“一层秋雨一层凉,风吹落叶满地黄。”


零星的几片落叶,散在道路上,仿佛秋气肃杀,把一片片有生命的树叶折夺下来,抛弃在大地上。


贾平凹却说:


“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往日的过失,旧有的观念,都随落叶飘散在秋风之中。懂得舍去,才能呼唤新生。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树叶枯黄衰落,秋菊却早已含苞待放。待到九月初,菊花绽放,淡淡的花香乘着清风,洋溢在全城的每个角落。


“处暑三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古人把处暑分为三个阶段,称之为“三候”。


一候时,鹰击长空,把捕捉来的动物摆得整整齐齐,古人便以为老鹰也在处暑时节祭祖。


二候时,天地开始肃杀,万物萧条,树叶枯落。


三候时,谷物成熟,金黄色铺满了整个农田。


“谷到处暑黄”,处暑,是谷物成熟的时节。


一年精耕细作,农民把汗水播撒在农田上,盼望着秋收时分能看见一颗颗饱满的谷粒,能闻到沁人心脾的稻花香。


湛蓝的天空,金黄的大地,只有辛勤劳动的人才懂得此刻的美好。



中元祭祖


处暑,是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稻香四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此刻,又如何能忘却先人付出的心血呢?


先人开垦农田,夜以继日地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为了有足够的粮食哺育下一代。


一代又一代,祖先们的劳苦,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为了追思祖先,古人便在这丰收的日子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的祭祖大节——中元节。


这一天,人们摆好桌子,供上祭品,再增添几株金黄的稻穗,和一碟晶莹饱满的米粒。


在祖先的牌位前,一家人站列到位,点着香火,轻烟飘散,心系祖先,感恩祖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时而泛着喜悦之情,如今五谷丰登,家人幸福安康,希望祖先不用挂念与忧虑。


时而又生起伤感之情,可惜已故的亲人无法与我们共度这美好的时刻。


有些地方,还有烧纸钱的习俗,盼望祖先在那头也能过得舒坦。


秋天转凉,有些考虑周到的人,还会烧一些纸衣,生怕秋冬之际祖先衣物不够,容易着凉。


祭祖,是中元节不变的主题。但从唐代开始,中元节却成了鬼节,又叫盂兰盆节。


中元节这天,地宫开门,让亡魂能够重返人间,已故祖先能回归家园,与家人团圆。


盂兰盆节,源于目连救母这一故事。


《盂兰盆经》记载,有一位僧人叫目犍连,他的母亲困于饿鬼地狱,遭受各种苦难。


想起母亲十月怀胎,辛劳哺育,目连于心不忍,施展法力神通来救助母亲,却始终没有一丝成效。


求助于佛祖,目连才知道应当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将果食佳肴放在盂兰盆之中,


供奉十方高僧大德,祈求十方众僧各展神通,这样才能为他的母亲减轻痛苦,早日解脱。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元宵点灯,尽人皆知。中元节也有点灯这一习俗,不过它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太阳西沉,人们却早已跑到河水边,拿着做好的荷叶船,写上祖先亲人的名字,又添上几笔祝福与期待,点燃船上的小灯,轻轻地放在水面上。


河水汩汩,这些如同荷叶一般的小船,载着人们的思念与希望,伴着灯火,流向远方。


后来,受佛、道教影响,放河灯又有了别的意义。


萧红的《呼兰河传》记载:


“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灯,象征着指引,也象征着希望。


它们看见荷叶灯,便能乘着小船,流向希望的彼岸,轮回投胎,获得新生。


感恩与追思,是处暑的精神。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王菇凉_79

最喜欢听的主播的声音

听友113016019

喜欢这个人。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后期

法医,或者,刑侦支队,赶赴现场,现场有无关人员。被害人女性,前一天夜晚未归,家人寻找,不料~被害。警方办案现场

by:CV文浩_Lz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