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 色彩里的黑白人生

2023-08-19 21:06:3209:19 5.6万
声音简介

在香港看伍迪•艾伦导演的新片《曼哈顿》,竟是一部黑白电影,他用黑白的色调来处理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中男女情感的种种问题,我看了以后颇有一些感触。这些感触一方面是来自国内电影界对色彩的迷信,其实黑白电影拍得好绝对不会比色彩缤纷的电影逊色,因为其中有人性,还有人文精神。在人性里面,色彩显得多么无力呀!


也许在真实的人生里面,我们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色彩会慢慢褪去,到最后只剩下淡淡的黑白。我们想不出在离别的冬夜中,以前的伴侣穿什么颜色的服饰,只记得在那条暗黑的长巷中,惨白的街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天气冷得令人畏缩,巷子里只有两条被生活压扁的影子。甚至于,这些生活经过岁月风霜的涤滤,在我们苦痛的梦中,根本是没有颜色的。它有的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颜色全部消隐,最后只剩下苏东坡《东栏梨花》词里“惆怅东南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境界了。事实上,当我们有勇气剪断情感的辫子时,所有的事物都变成黑白了。


《曼哈顿》给我的另一方面感触是,在现时代里,爱情逐渐成为一个空洞的名词。当人们要肯定它的时候,它逃遁了;当人们要否定它的时候,它又悄悄地来了。我看到伍迪•艾伦的妻子闹同性恋,莫名其妙地爱上另一个女人,致使伍迪的情感甚至人生顿失凭依,然后在曼哈顿的街头浮沉时,不禁哑然苦笑,在苦笑中有不少的辛酸。


回到台北以后,我还时常记得《曼哈顿》中的情节,现实生活里又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我有一位朋友,退伍以后结婚,婚后一个月为了开创新生活到巴西去经商了。过了一个月,生活刚刚安定,他要把新婚的妻子也接到巴西去。他妻子要到巴西的那一天,他打扮得很整齐,到机场去接她,结果空等了一个下午,妻子没有来。他怀着怅然的心回家,却接到一份电报,电报是这样写的:


我在台北飞巴西的飞机上认识了一个男士,我决定和他共同生活,所以在巴西没有出机场,直飞巴拉圭,希望你阅电后马上到巴拉圭来办离婚。


我可怜的朋友接到他新婚妻子的电报,他以为是自己神经错乱,赶快淋了一个冷水澡,从巴西打长途电话给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那封电报,最后连声音都呜咽了。他喃喃地说:“怎么会这样?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我说:“你带着那封电报到巴拉圭去办离婚吧!”


然后我们挂了电话。朋友婚礼的热闹、新娘幸福的笑脸,就在我们几分钟的长途电话里,在我脑中成为一幕黑白的纪录片。


朋友离婚后放弃了经商,到巴西乡下帮人种花。我可以想象到他在锦簇缤纷的花圃中黑白的落寞身影。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才能,开始否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所有理想的壮怀和人生的抱负几乎在这个情感的战役中崩溃,情感给人的压力之大真是令我不寒而栗。


我只能说,也许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自认为是最好的人选,可是有的人并不要选择最好的。这就好像我们去逛百货公司,看到里面大部分货品都俗不可耐,高雅出众的服饰是很少见的。也许我们会问: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多俗气的东西呢?答案很简单:有的人并不要买最好的。你会发现,那些高雅出众的服饰往往摆在最冷清的橱窗里。


在艺术上也是这样,汉唐的艺术多么高远,可是大部分的人却喜欢宋朝以后柔靡无力的文人画。那些以汉唐为念、不以宋后为宗的艺术家,往往要遭遇寂寞以终的命运。


对于“黑白”,我有一个强烈的观念。黑白分明当然是最好的,可是黑白调和的时候画面上是灰色,黑白不分的时候画面上也是灰色,这两种灰色表面上没有不同,本质上却大不一样,纯粹只是一念之间的差别。情感的事也是如此,有很多时候,你明明想要那种黑白调和的灰色,可是笔锋一转,却往往得到黑白不分的灰色。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它不是人力所能强为的,其中有许多人力所不能为的天机在—人被命运下着棋,不到最后一刻,料不到最后一步棋。


我记起小学时代,有一位美术老师死了妻子,他在教室里画他的自画像,画像上是一张白色的脸流着黑色的眼泪。老师的那一幅自画像经过廿年,在我脑中仍然没有褪色,我想,主要是他用的是黑白的关系。


我们常说人生是多彩多姿的,在我这些年的心境上感觉到人生的色彩是如此薄弱,到最后只留下黑白两色。有时候我们自己拿着调色盘面对这张黑白的画都不知道要怎么上色,踌躇了半天,天色暗了,满天都是白色的繁星,连月光下的大地都是一片黑白的清冷。


本文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


林清玄美学三书:《人生不乐复何如》、《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凡事喜悦,自在生活》,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6月出版。



读林清玄,遇见更温暖的自己。不仅仅是要发现美,更要学会感受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91243feoo

文章好,配乐好,朗诵妙

酸味QQ糖小仙女

这是什么歌?

茉莉_8mg

我有同感,我独自一个人生活,独自抚养孩子,生活简单,但情感轻松,快乐。

独笃Ml

深触我心!

飞燕工作室

好听👍👍👍👍👍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林清玄自传

他是高雄人,曾任台湾多家报纸杂志的记者、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连续7次获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秀奖、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

by:向如茶

林清玄专辑

林清玄以有情的眼光看世界,透过自身深刻的人生体会,结合修行观照、时事观察和生活观想,将美融入生活,以菩提之心凝视人生,以智慧之言启迪生命。。。生命是无法停止变...

by:汤琪儿

林清玄散文

般若即是智慧,林先生的文章会带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进而达到幸福的彼岸。

by:般若之音

品读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的宗教体会和文学相融合,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语言谈论佛教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佛教的亲密关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佛教美学。

by:月曈

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

by:心宇明月

林清玄散文

【专辑简介】林清玄,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曾出版《温一壶月光下酒》、《紫色菩提》、《红尘菩提》、《平常茶非常道》、《清欢玄想》、《心有欢喜过生活》等多部散文...

by:紫丁云

林清玄《林泉》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

林清玄《清欢》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

林清玄散文

此专辑想让和我一样的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

by:27号时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