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养生主02—庖丁解牛之一

2024-04-02 13:19:0160:31 2208
声音简介

庄子·养生主02—庖丁解牛之一



本期讲学 原文文本: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养生主》




本期讲学录音整理:


很难得,每一次周五都能够有一些同道同在,在这一个时空下,我们借庄子这个名义,借庄子这个路径,直达本心。最近,我看到一个到西藏朝圣的纪录片的预告,在微信上传得很火,很感人!人生啊,就是来朝圣的,当然外在朝圣的路,看起来很简单,我说外在朝圣,他们也是向内圣出发。中土的文明,中土的这种觉醒之路,我们把它称为大学之道。中土的觉醒之路看起来很平常,正是因为这种平常,反而很难激活我们超拔的精神,因为它太平常了,让大多数人无从把捉。它不像宗教的修行,仿佛有路径,有仪轨,有迥别于生活状态的那种行状,必须要知道殊途同归。脱离生活去修行,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好把握得多。在生活中修行,看起来容易,其实也很难;反之亦然,在生活中修行看起来难,其实容易,因为很不容易走到邪路上,很不容易着魔。出离正常的生活去修行,看起来是个捷径,时间能够充足,所有的时间都留到修行上去了,但是危险重重,更容易着魔。这世界上哪有好走的路呢?


我们讲《养生主》,刚刚我说的这些都关乎养生,人生的路即是一条养生的路,修行的路更是一条养生的路。谁是养生的主人?养生以什么为真宰?何为养生之主呢?


宋人褚伯秀写了一本《南华真经义海纂微》,这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很厚的一本《庄子》的注了。褚伯秀说《逍遥游》是见性之书,逍遥游这一章是在性理上说;《齐物论》这一章是穷究物理;《养生主》这一章是为敬命。褚先生这种划分值得一参。


对于无论是初学者来说还是浸淫老庄、孔孟很多年的人,随时都不敢造次,时时提醒自己不敢,庶几能够日有寸进。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治学过程,经历过先是被注本惊着了,这种惊着了有两种:一种是我找到的这种注本高明极了,还有一种是看到的注本觉得都垃圾,哪一条都不如自己高明,这两种,一种是被别人惊着了,一种是被自己惊着了。这两种都是我们群里的苑天舒老师,也是我们书院的学正常常告诫大家的:不要被惊着了。我们都有过对注本挑三拣四的阶段。现在一般的人如果想读书找我推荐注本,我推荐他四个字“多多益善”。当然,这也是挖坑。怎么样才能多多益善呢?惟精惟一才能多多益善呀。


看任何本子,只要诚意的去看,认真的去看,又得大而化之,又得笼罩过去。这里面没有技术性的去掌控。在我们不知道我是谁的时候,你看什么注本都会被注本带走,因为你无主体嘛,如果那个时候刻意的不被带走,那就是拒绝教化。所以每个人治学是有个玄关的,这个玄关也是一种门禁。你若不能进入这个门禁,你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埋自己,那不读书也没意义,也是埋。这个玄关庄子称为朝彻,唯朝彻可以见独。人必须是带着自己去读书,这个自己不是情绪上的自己,而是那个见独,当能见独的时候,你就能知道,各种注家言语背后的东西。他们的言语像探针一样探到那深渊中的深浅,但是你不要指望有探到底的时候,凡形诸文字的东西都探不到底,唯有一种可能可以一探到底,就是一探究竟,这个可能即是你,即是每一个走在内圣路上的主体,只有这个生命个体可以探得究竟,这个究竟不足与外人道也。这些是我们在治学的过程中随时要体贴的,我们得能听得懂提醒,能听得懂提醒就不至于陷入到自我设置的各种各样的悲欣之中,人生的悲欣都是自己设置的,我们说人不作不得死,作威作福皆是作死。


我们上一个周五看了养生主的第一段。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勿近名,为恶勿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这一段一下子就把道理说尽了,这里面我再重新提醒一下。上来就打碎了我们对养生的世俗性的期待。大多数人一讲养生,就被我们的念头引诱了,我们就被圈在我们自以为是养生的念头中。接下来你所有的行为和操作都是在作无用功,不过是为了完成你的妄想而已。


所以开篇即打碎想不死的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开篇第一句也给出了是什么伤害了我们,让我们不能尽年,是什么摧毁了我们的健康?是什么阻绝了我们生的路?是追求知识!是对知识的额外贪求。所以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是什么让我们活得那么疲惫?是贪欲,从小就被广告忽悠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被忽悠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抱着一大堆知识拔剑四顾心茫然啊。每年高考之后就伴随着此起彼复的自杀的声音。这里面不是反对考试,或者反对知识,我们得要诚意的问问,你需要什么样的知?你真的需要那个知吗?明理之外有知存在吗?


大多数人一提养生所思考的就是我该练啥?我该吃啥?是绿豆汤还是黄瓜汤?我在这儿没有笑话的意思,我们尊重所有奋战在第一线为大家指导养生的工作者。但是问题是即便是为自己找个病因,那么你得找准呐。这个因即是对聪明智巧的贪求。我们哪一次上当不是因为我们聪明呢?我们哪一次上当不是因为我们想追求聪明呢?交十万块钱就可以让你开悟,还真的有很多人去交钱。我们汲汲于去学各种各样我们自以为能够捞取到聪明的技巧,最后发现不过是替别人数钱。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样去追求知,不过是追求速毁,追求疲惫,追求危殆,是危险的呀!


为善勿近名,为恶勿近刑。”这里为什么是为善、为恶,而不是我们世俗上一般所听到的去善、去恶。这世间的事,哪个是好事?哪个是恶事呢?凡事皆善恶一体,没有你一厢情愿的为善的事,没有你一厢情愿为恶的事。现在很流行的《了凡四训》,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本书是帮了很多人,还是害了很多人。我们不讲《了凡四训》本身如何,我们只讲今天有多少人怀着什么样的动机去读的了凡呢?无非是想换命。看到袁了凡能够好像忽然就能续命了,每个人的心就被提起来了。你真的是学袁了凡,还是以袁了凡的名义鼓荡自己的贪念呢?所以我们的学正苑老师在讲袁了凡的时候点出两个字,叫改过,以改过来积善。何为过?过马路有老太太倒了,你没扶,内心觉得不愉快,因为我们看到老人家倒的一瞬间,我们的天理的第一念一定是去扶她,这是人皆有恻隐之心。没有扶,这就是你瞬间在跟你的天理作谈判:我要扶了她,有可能她会讹我,于是不扶。这个谈判的结果是站在欲望的一伙,把天性放那儿去了,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人,当决定不扶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有隐痛的,此为过。一个君子,一个大人,率性而为,所谓率性之谓道,全球都这样,比如德兰修女,只为自己内心的上帝做事,根本不问别人说是非,不怕别人诋毁,不怕别人诽谤。这即是为善勿近名,为恶勿近刑。在人世间,刑和名之间是我们可以率性的地方,这是正常的人世间。当以为善的心去为善的时候,鲜有不作的,鲜有不伪诈的。反之,明目张胆的作恶,不是率性。我是流氓我怕谁,不是率性。无所不用其极的显摆自己的流氓,显摆自己的恶和流氓,不是真实,但是,世间相却不是这样。一面是那种伪诈的人,装作一个君子相,装作一个菩萨相,大行其道,还以为是有修行;一边是那种赤裸裸的恶,以为自己是率性,还以为自己是合道。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事,都可能被别人判为为恶或为善。怎么把握?刑名二字。上不逐名,下不触刑,即是良民。



“缘督以为经”,庄子还有个辞叫循道而趋,此为缘督。上一周我讲了,这个督不要单纯把它狭窄到任督二脉上,督即是督统,生命的大化之流,光明之路,阳气之海。缘督以为经即是扶正,扶正自然祛邪。古人之所以南面,圣人南面,君子南面,连抚琴者不南面都不弹,只是为了缘督,不会乱走的。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这也是它的缘督。缘督是有规范的,缘督是有所不为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什么是不敢不做,什么是不敢做,人就会有戒体,这样自然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无论是身体,还是生命,还是生机,身心都是完满的。一个身心完满的人,一个有修身之道的人,自然亲家皆得所养。


第二段: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善哉!技蓋至此乎?



这一段就是后世特别有名的,几乎妇孺皆知的庖丁解牛。大家如果对文本很熟悉的话,你会有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养生主》这一章,为什么上来就说一杀牛的?这里面没有说怎么养生。《养生主》并不长,大概三四节,第一节讲人都舍不得死,第二节讲一个杀牛的故事,第三节讲公文轩见右师,一个形残的人以及一个关在笼子里的鸟,第四节讲老子也死了。特别是后世人简直是看了这一节就觉得不能接受,后世老子是作为长生不老的一个象征,转化为太上老君,在庄子这儿最后用老子也死了来作为《养生主》的结尾。那么,这一章《养生主》完全跟我们朝拜式的养生风马牛不相及,我们心里面想的《养生主》最起码得有海龟那么大的年龄,可以活到三五百岁。这里从头读到底没有发现这回事。我们甚至于不知道庄子要讲的养生主到底是不是弄错了,是不是他抄错了啊?这哪一点跟养生发生关系了呢?这是我们要问的问题。到底是庄子错了,还是我们有问题?后世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出自庄子.天下篇)我们今天太多的人是用我们这种喧嚣的情绪去反过来覆盖圣贤。覆盖之后,站在我们把圣贤活埋的土堆上颐指气使。我们自以为得,我们自以为进步,我们自以为我们懂得比古圣先贤还多。


这一节,庄子以牛起喻,设置两个人物,一是庖丁,一是文惠君。庖丁用今天的话说是姓丁的一个庖人,这个“丁”注意哈,一横一竖两个比划,为啥是姓丁不是姓其他的?有兴趣的人不妨一参。这文惠君不知道何许人也,你翻遍春秋战国那些档案找不着文惠君,所以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庄子杜撰的,他杜撰的这些人,名相本身也是一个路径。所以我们要对庄子的名相保持一份觉知,我并不主张过分的陷入,但是你有兴趣也未尝不可,你专门研究庄子篇目中的各种名相,庶几也能进道。但是,这也是一条危险的路,我们容易陷入到自我冥想里面,这也是为善和为恶,所以哪一条路都有可能是危险的,哪一条路都有可能通道,道在瓦砾,道在屎溺,哪一条不是路呢?只要相接就总能绕到。但是更多的人是不能绕到终点,那就不知道被绕到哪儿去了。可不慎乎?文惠君这三个字本身就很精妙,一般人是不能称文的,既文且惠,还能君。所以文惠君在庄子这儿出现了好几次,他总是出现在以技进道的这个场合,庖丁解牛是给文惠君看的,要招一个画画的也是文惠君,那个郢人运斤也是文惠君。这个文惠君只要一出场,就跟一个顶级的匠人相结合。今天我们常讲的匠人精神,庄子中这些人真的是匠人精神的一面镜子,庖丁也好,那个郢人运斤的也好,杀牛的,斫轮的,粘知了的,打马钩子的,这一切都是中国人进道意义上的匠人,这是匠人,这是今天所谓的匠人精神。


网上书院的早课,我们不在一个点上过多的深入。因为无论学庄子还是学孔子,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我们跟经典之间的深浅关系,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深度,不能急于求成。我们以一岁年龄,一岁生命的状态。所以能够活到老学到老者,是书可以不变,你变书就变,你深书就深,你若浅薄就没有沧海。所以一个浅薄的人大地都是平的。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注意不是杀牛,这里没有血光,这里没有杀戮的东西在。这个字要注意,叫解(xiè),解也,解脱之道。牛无论是在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在佛家,都担当就个小白鼠的作用,代表着愚痴者,所以禅宗有《牧牛图》。牛本身善良敦厚,又代表愚痴,所谓愚则道,这不是对牛的诋毁,愚痴莫若牛,高明莫若牛。我们讲一个人:你牛,这不就是高明吗?我们在赞美一个人牛的时候不是讲他愚痴。牛这个字大家要注意,为啥不是让庖丁去宰狗?为什么不是去杀猫?而是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庄子的文字功夫相当了得,后世人不要在读庄子的时候显摆你有文学,我就见当年很有名气的文学少年,现在已经是中年了,自称自己的文字是自有文字以来码文字的功夫他觉得他是第一,怪不得他会这样说,因为他根本没有资格去看庄子。这四句话是讲庖丁跟牛之间的这个动作,即使单看也发人深省。手触、肩倚,足履,膝踦,人牛之间你看卡得很结实,此为贴船下篙,若说牛是个问题,它不逃,它不是老远把它一箭射倒,而是直接近身。庖丁要解的是我们的愚痴,所以在这个点上,我们立即就要知道你即是那庖丁,你是在解你,牛哪在外呢?牛在你手可触,肩可倚,足可履,膝可踦的地方。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这是能够听到刀肉相切的声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都是有声响的呀。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岂不就是砉然向然,莫不中音。每一个诚意自修的人,每一个诚意拿刀向我刳心的人,我相信你都能听到那欲望被你切割掉分离的声音——那很爽!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桑林之舞是商汤的乐呜,经首是尧的乐章。什么意思呢?人向自我刳心的过程,人悔过诛心的过程,人明理居正,去其顽劣,堕尔聪明的过程是个乐的过程,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真正的一个治学之人,是以改过为乐的,这是颜回之乐,这是孔颜之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者何?是懒洋洋的在那里晒太阳快乐吗?是颜回不二过的快乐,是颜回不迁怒的快乐。这不迁怒,不二过即是奏刀騞然,即是能够对自己下手,不能对自己下手哪有快乐可言?这桑林之舞即是当年商汤桑林祈雨呀!这个故事大家都应该是清楚的。商汤征伐了夏桀之后,天下大旱七年,商汤说这是上天在惩罚我,因为打战必然会伤无辜,伤无辜就会伤德行,天道好还。所以,即便你是正义之战也是杀人,不能以杀人为美事,所以《道德经》说不能乐杀人,所以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是中道啊!曾几何时,我们以正义的名义战胜了就欢呼,我们以杀人越多越仿佛是接近了正义。要知道这一念间,这举正义之旗的人就变成了魔头,这世界没有胜利者,只是魔胜利了,哪能以暴易暴呢?所以圣人才谆谆告诫不能因为愤怒,不能因为有失正义你就可以变得不正义。人往往就是在亢奋于正义的路上变成了正义的敌人,可怕的是他自己还不知道他已经变异了,还始终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这是人类最大的危险和灾难。所以上古的君王不是这样,当七年大旱的时候,那求雨者说需要人祭,于是商汤说,罪在我一人,不可以再伤任何一无辜,所以就在桑林这个地方祈雨,商汤自己坐到了柴堆上做牺牲,愿意还,敢于担当。那个时候他没有死亡的恐怖,他只有生命的大乐,他觉得自己终于了了自己最后一本账,此为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经者一贯,“首”有主体,即是养生主的主。就连这道路的道字不都是首在走吗?人怎么样才能叫有首有脑?人怎么样才能叫有主?人到底头在哪儿?


文惠君曰:,善哉!技蓋至此乎?技艺有到这个地步的吗?真是太厉害了啊。这文惠君是一个能看懂的人,就像伯牙与子期一样,有人能弹有人能听,真能遇到能看懂的人叫知音。这不就是《学而》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什么叫有朋啊?同门同道为朋友,之间能看懂,是知音,当然很快乐了。所以庄子说:千岁之后遇一大圣是旦暮遇之也。同样是有人形,有手有脚的,如果说人生有悲凉,那就是人孤单单地活在这个世上横向没有律动。君子大人也希望有朋友,尽管没有孤单之苦,但他有悲心。若没有一个有耳朵的人,这说明满世界无人啊!圣人希望的朋友,是能听懂话的人,是能够与阳同波的人同在,不仅仅是为了填补感情的空虚,而是能够有感应者,这说明还有同类在,所谓“有类焉”。如果一个感应者都没有,连类也没有了。达摩坐在石洞中就为了等一同类在,一苇渡江见梁武帝而不弃,是因为不是同类,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行十四年找不着同类的君王,所谓不见用,即是无类,无有通道者。


庄子中设置这一文惠君出来就给了每一个有为法这个路径中的高手能够在这有为法中无分别呈现出来的人一共鸣、一知音。庖丁若不是遇到文惠君,哪有谁知道他是庖丁呢?不知道庖丁起不到横向的教化作用。圣人世世代代与这时空永恒的在,那为什么我们会经历这时空有的时候是有道的时空,有的时候会是无道的时空呢?一个时代众生都找不到圣人,都外在去贪求各种钱财和知识的时候,那就是无道之世。这无道之世并不是没有有道的人,而是缺乏诚意的人了。任何时代只要有一人有诚意,有一人能够真,他就能够见圣人,他就能与圣人同在,这就是人人都是朝圣而来。所以文惠君在这儿不由赞叹,这种赞叹是因为他有感通,他看懂了。那么赞叹什么呢?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哪里是为杀牛而杀牛呢?尽管庖丁的职业是杀牛,他不拒绝这个职业,不拒绝这个形象。儒者不拒绝儒这一称呼,道者不拒绝道这一称呼,佛家不拒绝佛这一称呼,他需要在人世间有一显相,但是这一相包含不了他。我们今天生命散落在各种行业之中,然后就被各种行业行业化,画画的人说我一定要画好画,读书的人说我一定要读好书,教师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科学家说我们一定要让这个世界相信科学。哎呀,这真的是万马分尸,不是五马分尸了,有多少行业就有多少撕裂。在这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朝圣史上,证道史上,真的是哪个行业的佼佼者,大宗师级的人物,什么时候为他的行业努力过呢?尧舜禹不是为了做政治家,历史上那些顶级的画家、顶级的书法家,王羲之不是为了书法,更不是为了参加中国书协,吴道子不是为了画画。无论是渐江还是石涛还是八大都不是为了画画,我们听不到他们那种虚张声势的口号。就连近世齐白石都说“我是诗第一,书第二,画第三”,尽管他名冠天下是因为画,他却不说他是为了画画。这些都不是一个言语的说辞,这些都能看出他生命的取向。庖丁的生命取向是道,以杀牛为路径;那扫地僧的生命取向是道,以扫地为路径;那茶圣的生命取向是道,以茶为路径。哪个不如此呢?而今天,各自都汲汲于各自所干的那个职业,为名相所缚,不过是借禅啊、道啊,虚张声势,或慢或快,装模作样的倒茶,然后就说是茶道,画的鬼都看不懂是什么东西,说是禅画,天呐!我觉得这就叫无耻。庄子说:何无耻至此哉!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这一段大妙,后世禅宗说老僧看山不是山,老僧看山又是山,都可以与这一段互相参,互相贯通。“始臣之解牛之时”,解牛我们先不延展说他解脱不解脱,我们先说他杀牛,我刚开始学杀牛的时候,我见的不过是个牛,什么叫“所见无非全牛”呢?即是在三维空间上见的一个立体的牛,一个肉体的牛,一个色相的牛,我们今天的极致也不过是这样,高精尖的去解剖它,哪个地方是牛的筋健血肉,哪个地方是牛的耳朵,哪个地方是牛毛,哪个地方肉好,哪个地方肉不好,这些都是经验可以触及到的。这是庖丁刚入门的能力,这叫“所见无非全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已经进入到牛的各种细节,他目光到哪儿如扫描仪一样,他眼到哪儿,哪个地方就被他看穿,都不需要用X光,比透视仪都厉害,这叫“未尝见全牛”。由色相到破碎色相,再到破碎虚空。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一句话就太狠了,中国绘画一两千年几乎都从这一句话中生发出来,后世画家顶级的笔墨总指导几乎就是这一句话。为什么中国绘画说不存在透视,我们现在很多写画论的说中国绘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这依然是骨子里面阿谀西方。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人家也不高也不低,这是他绘画的文化所在。绘画是文化大树上的果子,中国绘画跟透视没有关系,而不是给他转一个名字叫什么散点透视,散点就不叫透视。中国绘画只是神遇,什么叫神遇?就是挡不了眼,所谓山穷水复。在透视中前山挡了后山,我们就看不着后山,在神遇这儿,人如天神一样,哪儿也挡不住,既可以看到群山巍峨,也可以看到每个山的山洞,所有的细节都可以有,无障碍,只是需要。


在故宫里正在展的四僧的画。其中四僧之一,石涛所说,他讲他画黄山,说“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就是山的神跟我的神,神与神相遇,在纸上留下了痕迹,这就是我的画呀。这种表达如果不是深入中国文化的精髓,如果不是对庄子有深入的感通,很难说出这样的话的。一言而知之,这话在理就在,他一张嘴你就知道有没有啊。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到这个时候,我跟牛神灵在相遇,不再睁着眼去瞅了,看起来多么有神通啊。大画家黄宾虹八九十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段白内障,眼睛看不到了,但是他那一段时间画的画几乎无可超越;贝多芬耳朵聋了,他依然可以作恒久传承的曲子。一个耳朵聋了的人可以做音乐家,一个眼瞎的人可以是画家,这都是超乎常理的。为什么?因为人是神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神明的居所。你若不作如是观,你就可能成为一个俗人了。


我劝诸君包括我,自今日起,拎起你的刀——解牛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68051461

先生的声音,可传越古今

瞻彼阙者

天光透破暗夜

一闲_59

磨叽磨叽

荷风耶 回复 @一闲_59

不适合你听而已。真不礼貌!

张真讲庄子 回复 @一闲_59

庖丁解牛,正因为人人熟知,才更需要精读。

猜你喜欢
《庄子·养生主》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养生...

by:国风小语

张真讲庄子之养生主

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前286),安徽蒙城人,先秦伟大思想家。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存世著作《庄子》33篇,又称《南华真经》。养生主——养生...

by:张真讲庄子

南怀瑾讲庄子(齐物论-养生主)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南怀瑾先生(1918.3.18-2012.9.29)出生于浙江一个书香门第,经历战火,...

by:唯一雅号

庖丁解牛朗诵读

庖丁解牛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páodīngjiěniú,意思是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养生主》一文寓说理于故事...

by:老裴背古文

2022CPA会计-庖丁解题

以题带点,全面深挖考点,帮助您高效备考~

by:简惜的CPA私塾

声音主播

4641812

简介:张真,字抱一,号连山。1972年生,安徽蒙城人。现任北京象罔书院、黄山竹山书院山长。经学私淑先圣,绘事师从武隆萧中胤先生。精研体证庄子之道,游艺丹青水墨之间。多年来,兴办书院、讲学论道、祭祀先贤、授徒弘艺,历千辛而不懈,经万难而不移。为文化传承、民风归厚、生命庄严,渐开一方之先风,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