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的初心》第三部(13)人人都可以是佛

2022-04-28 22:45:4308:14 1627
所属专辑:禅者的初心
声音简介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3 人人都可以是佛

我很高兴能在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这一天来到这里。在菩提树下开悟之后,佛陀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悉有如来智慧德相,唯因妄执未证。”他的意思是,在坐禅时,我们就会证得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


不过,他所指的“修行”并不只是坐在菩提树下,也不只是盘腿而坐。无疑地,盘腿的坐姿对我们来说很基本也很重要,但佛陀真正的意思是,不管是山峰、树木、流水、花朵,一切无不是佛道。换句话说,万物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到佛的活动之中


佛性使你活在当下
我们说万物以各自的方式存在,并不是指万物各自存在于自己的意识领域。我们所看到或听到的,只是我们实际呈现的一部分,或称为“一个有限的观念”。当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时,就是以我们专属的方式存在着的时候,也就是在呈现佛的自身。


换句话说,当我们坐禅或从事这类的事情,佛道或佛性就在其中。要是我们去问佛性是什么,佛性就会消失;要是我们只管坐禅,就会充分了解佛性的意义。也就是说,了解佛性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坐禅,只有如我们本然那样地存在着。因此,佛陀所说的佛性,就是如他的样子活在当下,超出意识的领域之外。


佛性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还没坐禅之前,还没在意识层面认识佛性之前,我们就已经拥有佛性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无不是佛的活动。如果你刻意去了解佛性,就不会了解佛性;如果你放弃了解佛性,则对佛性的真正理解就唾手可得。


坐禅之后,我一般都会讲讲话,但来这里的人主要不是为了听我讲话,而是为了坐禅,我们应该谨记这一点。我讲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各位以佛陀的方式坐禅。所以,虽然我们说你有佛性,但如果你对要不要坐禅有所犹豫,或不承认自己是佛,那么你既不会了解佛性也不会了解坐禅。


但是,当你能够以佛陀的方式坐禅,你就会了解我们的禅道。我们不会谈太多道理,但是透过活动,我们却可以彼此沟通。我们应该常常沟通,不论是言语或非言语上的沟通。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就会失去佛教最重要的部分。


你就是佛!
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不应该遗忘这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称为“成为佛”、“成为老板”。不管去哪里,你都应该当周围环境的主人。换句话说,你不应忘掉自己的方向,因为如果你始终以这种方式存在,你就是佛的本身。


没有刻意成为佛的时候,你就会是佛,这就是我们寻求开悟的方法。要达到开悟,就是要始终与佛同在。把禅修生活一再地重复又重复,你就会获得这种理解。要是你忘掉这一点,要是你因为自己的成就而得意或因为挫折而气馁,你的修行就会受到一道厚墙的局限。


你不应该让自己被一道自己建立起来的厚墙所局限,所以坐禅时间到了,你就应该去找师父坐禅,听听他讲话,并且和他谈谈,然后回家去。所有这些程序都是坐禅的一部分,依此而行,不带有任何得失心,你就始终是佛。这是真正的坐禅。这样,你不用多久就可明白佛陀开悟后第一句话的真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悉有如来智慧德相。”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禅者的初心

对于禅,我们用不着有深入的了解。哪怕你读过很多禅方面的经典,你也必须用一颗清新的心去读当中的每一句话。朗读者简介:紫涵(微信号Sanya_zihan),三...

by:七弦为益友

禅者的初心

这是一本西方佛子人手一册的禅宗入门书。禅修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初学者的心)。初心是空空如也的,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只有保持这颗初心,随时准备好去接受、怀疑,...

by:周周库

禅者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by:安心DS

禪者的初心

作者:铃木俊隆禅师翻译:梁永安背景音乐:Miyagi-KyotoGarden,http://www.xiami.com/song/17...

by:紜禾

禅者的初心

[日]铃木俊隆著蒋海怒译初心里有许多可能性,保持初心,始终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by:谛蓉3396

禅者的初心

这是一本西方佛子人手一册的禅宗入门书。禅修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初学者的心)。初心是空空如也的,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只有保持这颗初心,随时准备好去接受、怀疑,...

by:贾小狗_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初心ZenMind,Beginner'sMind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执着了解万物莫不处于生灭流转之中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

by:文继利地心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