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总结FGH

2022-09-09 20:45:1311:55 94
所属专辑:公考实词总结
声音简介


01、幅、副: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 “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02、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 “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03、抚养、扶养: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04、发现、发明: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05、法制、法治: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06、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07、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08、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09、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浅薄。 
10、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11、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2、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3、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4、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应。 
15、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6、抚育、哺育、抚恤:“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17、分辨、分辩:“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G 
01、改进、改善: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0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0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后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04、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0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0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0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0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0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书面语,也作“给与”,读j?y?;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读ge?y?. 
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01、化装、化妆:“化装”有两个意思:(1)假扮;(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化妆”的含义:(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02、含糊(含胡)、模糊(模胡):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示弱(多用于否定)。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03、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 
04、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05、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06、焕发、激发:前者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 
07、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后者指(1)该种而没有耕种;(2)荒疏(学业等);(3)不利用,浪费(时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公考实词辨析

帮你积累高频词语,带你辨析近义实词。

by:公考郜爽

文言实词虚词

诗词朗诵,英语短文

by:温柔善良美人

高中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词解析,方便高三的学生背诵用。

by:福慧的乐乐

中考文言文实词一百讲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中考丢分点,我将讲解所有文言文实词,及其在中考时的应用场景...

by:维瀚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