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55期:体制内3000,体制外15000,你选哪个?

2023-12-20 09:20:4316:21 2万
声音简介


前不久,有张在朋友圈刷屏的图片:


不要去打骂那些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


但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那些。



作为一个中年人,真是扎心啊,看起来有房有车亮丽光鲜。


其实,每天睁开眼睛就欠下了一大笔债,房贷、车贷、生活费,还有孩子的学费、培训班,上有老,下有小,哪里敢轻易辞职。


即使面对再大的委屈和不平,也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活着。


而作为体制内的人来说,更扎心的可能是:辞职了没着落,不辞职不甘心,辞不辞都一样难。



前不久,作家阿秀写了一篇文章《我花了20万从体制内跳槽》,讲述她从体制辞职的故事。

 

她的上一份工作在一家体制内的行业报纸,当年入职的时候签了合同,规定她在单位拿到北京户口,必须干满六年,否则就要赔偿20万。


阿秀最后选择——花光积蓄从体制内跳出去。


看到这个信息,好友群里炸开了锅,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体制内的人心里的纠结又开始蠢蠢欲动。


日常焦虑又开始了:身处体制内,到底辞不辞?


不辞,感觉真的像文章讲的一样,未来没有什么工作是稳定的;


每月拿着固定工资,每天做着重复工作,感觉永远也出不了头;


年龄一天天大,会越来越没办法离开。


辞吧,家里大大小小好多张嘴等着吃饭;


现在房贷公积金供着就够了,辞职还得多一笔支出;


年纪也不算小了,过两年35岁就被裁员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打着小算盘,万般纠结。其实说到底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失去。




最好的事是得偿所愿


最初体制内辞职不被大众理解。


这些年体制内辞职的人成功的不少,慢慢的,体制内辞职又开始打上了玫瑰色的幻影。


走出体制,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理想主义,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奔向美好理想,迎向浪漫情怀与自由生活的潮流选择。


但其实,体制内辞职也不过是从一种工作换成另一种工作,从一种生活方式到另一种生活方式。


没有哪种更好,甚至没有哪种更轻松,只有哪种你更喜欢。


火遍新媒体界的咪蒙在南方都市报工作了13年。


她在2014年辞职,成立了影视传媒公司。


但仅仅10个月就烧光了400万元投资,合伙人也走了,咪蒙哭了整整三天。


对于自己的这段辞职经历,她曾经写文章回忆:


即使一年就输得很惨,但从未后悔辞掉稳定高薪的工作。


因为那份工作让自己感觉不到价值感,找不到职业尊严,而且也学不到东西了。


虽然创业公司实在太虐,但是她就是喜欢那种一群人激情燃烧奋斗的快感。


3年前,有一封“史上最有情怀的辞职信”火遍互联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留下这简短的两句话之后,这位中学女教师顾少强就离开了生活了35年的地方。


她背起行囊,到云南洱海边静坐;在成都黄龙溪吃豆花;去杭州看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出;穿着旗袍走在南浔古镇上……




顾少强说,她要的很简单,旅行住50块钱一天的青旅;凑旅费就去做义工、洗碗、擦桌子,在街头唱歌,还卖过魔术气球。


旅行的路上,她遇到了爱人于夫。很快他们登记结婚,定居成都,还开了一家名“远归”的客栈,又生下了女儿“小鱼儿”。


她说,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就是鼓起勇气写下了那封辞职信。


否则这辈子也不会有现在的一切:与喜欢的人在一起,过喜欢的日子。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就是我要的。


但是如果想买大房子,想开好车,想吃好的穿好的,就不要羡慕我了。


我的简单,你们做不到,还是安心工作,走自己的路吧。”


咪蒙和顾少强都从体制内辞职,她们年龄相仿,辞职时间也相似。


一个选择了内容创业,在没日没夜的拼搏中享受多巴胺带来的快乐;


一个选择了一边旅游一边生活,在悠游自在中感受生活的本质。


咪蒙获得了认可,也赚了很多钱;顾少强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幸福,也有了很多时间和自由。


说谁更好?其实她们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好,那就是:得偿所愿。



那个在体制内工作10年的朋友,辞职后


东哥辞职前在老家县城的政府办,县城小地方,待遇虽然一般,


但吃在食堂、住在公务员小区,出门拐个弯就是单位,生活成本低、幸福指数高。


在当地人脉广,去哪办点事都灵光。


因为有这么个儿子,他妈在小区里都特别受街坊邻里待见。


但是他还是决定:辞职。


“专业不对口,工作没意思,感觉每天都在打杂,没劲;收入太寒碜,去超市买点青菜水果还得比价格,憋屈。”


他捡起老本行去做设计,很快找到了一个设计公司,特别带劲。


过了试用期待遇就比之前翻了一翻,请我吃饭时全身都是要冒出泡泡的欢喜。


早几天去他公司那边办事,约他见了个面。




没想到一年过去了,他当初的神采飞扬已经被郁郁寡欢取代,还没开口问,就自动开启了吐槽模式:


顶头上司居然比自己还小5岁,一言不合就甩脸子,完全不给一点情面。


客户爸爸不好伺候,一审二审三审四审,改来改去,永无宁日。


加班熬夜是日常,天天担心自己猝死。


看上去工资涨了很多,可买了社保医保养老金,除去通勤、伙食,一年多下来的钱却比想象中的少很多。


当时他拍着胸脯说自己想好了。可是才一年,言语之间就已经有隐隐悔意。


对于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他当然是想过的;


可是对于工作环境、同事相处模式、工作方式的转变,在体制内待惯了的他,明显难以适应。


想清楚,不是只想到好处,而是想到好处又想到代价;


不后悔,不是做好了才不后悔,是即使得到了最坏的结果仍勇往直前。



体制内工作很多年,身边总有人来来去去,后来发现:


那些怨天怨地怨领导,天天嚷着要辞职的,经常只是随口说说;


如果本职工作做不好就任性辞职的,出去了可能更潦倒。


辞职了做得风生水起的,经常是那些本身工作能力就不错,辞职之前已经有了清晰的方向,又暗暗积蓄力量的人。


我们只看到了咪蒙短时间异军突起,一举做到单条广告卖几十万。


却不知道,她早在09年就在微博出过点击量上千万的爆文,在创办公众号之前,


就是豆瓣红人,自带几十万粉丝,知乎、贴吧、博客账号更是全面开花。


她在南方都市报任编辑12年,辞职的时候已经做到了首席编辑,对于传播规律有着深刻理解,又应用自如,做的很多选题都成为了南都新闻的爆款。


她早早就养成了随时随地积累的习惯,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很棒都会拍下来整理到电脑,一边看《康熙来了》都会一边做笔记。


所以体制内和体制外,并不会对一个人有所限制,你能否成功,日子是否快乐,关键看的还是你自己。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它不能让你达到最好的状态;那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是否做了准备?


毕竟,如果一个人平时都只在游泳馆游泳,不甘心游泳馆太小,却从未去更复杂的水域锻炼,有天忽然把他扔到海里,被鲨鱼吃掉的可能性会很大。




体制内辞职,应该在辞职之前问问自己:


我的内心深处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对新的困难有充分的预估吗 ?


我对新工作新领域已经有所准备了吗?如果没有,那我有勇气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吗?


我喜欢稳定的还是充满变化的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中说:“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如果你的羽毛丰满闪耀着光芒,无论你在哪里,你总能找到机会展翅高飞。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阿平女神闪闪亮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白兰哥哥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353161bsfv

分析得很透彻!那些经常抱怨工作不如意的人,通常是能力撑不起自己的野心,幸福指数低。

搁浅_9wo

结尾曲是什么

Judy_6et 回复 @搁浅_9wo

湖光水色调

O风雪夜

这声音好听吗,不喜欢好娘啊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48期

48期的宝子们,毕业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有声之路。

by:L雷蕾L

615期

喜马拉雅招募营

by:栀z花开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攀登65期营期练习

每日10分钟小练习小树苗可以变成苍天大树小草也可以变成瞭望大草原。

by:小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