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安妮日记》:少女如何面对纳粹暴行?

2018-09-30 14:52:1029:30 510
所属专辑:安妮日记
声音简介

感动全球的少女日记,绝望和恐惧的世界里最真实的声音。


听书笔记  



《安妮日记》是一本二战后出版的国际畅销书,全书的主体,是一个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在大屠杀期间写下的近二十万字的日记。日记中的安妮经常谈论犹太人在欧洲的集体命运,谈论战况,表达对战争结束、重获自由的殷切期待,她的乐观,她超出自身年龄的成熟,赢得了读者的钦佩与感动。

 

一 、《安妮日记》是如何进入公众视野的?

 

安妮·弗兰克,于1929年生于一个德国犹太人之家,上边还有个大她三岁的姐姐。1933年,安妮四岁的时候,由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全家移居荷兰阿姆斯特丹,父亲入职当地的一家公司,得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直到1940年德军进占荷兰。

 

1942年6月12日,过13岁生日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一个月后,由于风声日紧,安妮全家不得不躲进公司楼上的一间密室里,这一躲就是两年多。1944年8月4日,他们的藏身地点被发现,全家人都遭到逮捕,被送进集中营,安妮不幸遇难。一家四口中,只有父亲奥托·弗兰克幸存,他在战后回到阿姆斯特丹,找到了这本日记,并在朋友和亲属的劝说下,于1947年将它出版。

 

奥托·弗兰克曾说,从这本日记里,他看到一个自己之前不认识的女儿。当他从集中营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劫后余生,是女儿的日记让他恢复了对生活的热爱。所以,他希望这本书能够像帮助他一样,帮助更多的人。事实上,这本书的确受到了非常广泛的欢迎,出版七十年来,它已经拥有了超过70种语言的译本,发行总量达三千万册,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畅销书。

 

 

二、安妮刚进入密室生活时的状态如何?

    

1942年7月初的一天,安妮父亲接到了纳粹当局的传唤,这表示纳粹已经盯上了他们。全家人马上行动起来,当晚七点就收拾好了所有的家当,步行前往预先找好的藏身之处。在收拾的时候,安妮第一个装进背包的东西就是日记本。

 

藏身地点是父亲公司楼上的一个密室,位于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栋老房子里。父亲最好的荷兰朋友,一个名叫米普的荷兰女人,照管整个密室的日常卫生,也帮他们通风报信。在二战期间,很多荷兰人都像米普这样,冒着风险帮助避难的犹太人。安妮起初很忧虑,但是当她发现密室里房间很多,可以说是别有洞天,就恢复了一个十三岁女孩的活泼好奇。她在日记中描述了这个新家,说父亲带来了她所有的电影海报,她和姐姐一进入属于自己的卧房,就把海报贴满墙。新鲜感暂时把恐惧冲散了。

 

紧跟着新鲜的环境而来的,是新鲜的人。过了几天,密室里住进了一家三口,是一对姓范丹的犹太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加上安妮一家四口,一共七个犹太人,就这样搭伙藏身。起初,安妮好奇地接触这对夫妇,体会着患难之交的感觉,寻找共同生活的乐趣。但随着相处时间变长,而日常空间基本共用,两个家庭之间的磕磕绊绊也多了起来。

 

而在自己家里,安妮跟姐姐关系一般,跟母亲很对立,母亲经常责骂她,安妮就跟她顶嘴。父亲对安妮很温和,还给她布置了学业,让她学法语。虽然法语很难,但安妮喜欢学习。没事的时候,她就在心里给家人排序:爸爸最好,姐姐其次,妈妈最坏。

 

搬家后的头半年里,安妮觉得维护自己尊严的最好办法,就是跟别人吵架。她跟范丹太太吵,跟母亲吵,对彼得则爱理不理。 

  

这些都让安妮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外面的消息又随时会加重这种孤独感。爸爸的朋友每次带来的,基本上都是坏消息,他们认识的人又遭迫害,或者就是纳粹又发起了什么样的行动。从2月到6月,她记的日记很少,记述也比较简略,看得出来,她的情绪很低落。

 

 

三、后来的安妮发生了什么改变?

 

不过,1943年6月12日,安妮过了十四岁生日,在生日会上,父亲给她写了一首诗,她也照样得到了很多礼物,其中有一本厚厚的书,讲的是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这让她很开心。她还得到了不少糖果。但是,这已经是大家最后的存货了。安妮写道:“作为这个避难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我得到的确实远远超过我该有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是她第一次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就是在令人压抑、绝望的境遇中,安妮显露出了成长的迹象。安妮不但向日记倾诉自己,她还常常翻看之前的日记,这使得她在无人倾诉的情况下,能够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例如,她有一次重读去年日记里对母亲的抱怨,突然觉得,那些话看上去都很不成熟,带着小姑娘的脾气。这时,她就懂得自己长大了,开始理解母亲和范丹太太,理解她们都是被生活压弯了腰、又被密室环境弄得高度神经质的女人。

 

当安妮开始反思自己并理解他人时,她不但走出了原先孤独的状态,也为自己赢得了意想不到的友谊。从1944年初开始,原先只能对日记倾诉的安妮,终于遇到了一个可以交心的人,这个人就是范丹夫妇的儿子——彼得。

 

在与彼得交往的同时,安妮也能以更理性的态度去应对大人们。妈妈仍然经常数落她,但安妮会反省自己:我是不是因为总跟彼得在一起而冷落了她?范丹太太十分嫉妒她,但安妮现在明白,范丹太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除了丈夫孩子和家务事之外,没有自己的生活。尤其难得的是,她还注意到了姐姐的情绪。她们姐妹俩一向关系冷淡,现在安妮却主动去安慰姐姐,说很担心因为自己的恋爱,让她变成局外人。对此,她姐姐先是冷冷地说了句“我已经习惯了”,但随后又给安妮写了几句话,既祝福了妹妹,又说她为自己缺少另一半而难过。

 

四、为什么《安妮日记》能感动全球?

 

安妮在1944年8月4日被捕,她和姐姐在第二年的春天死在了卑尔根-卑尔森集中营里,安妮母亲死在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有父亲奥托幸存。这本日记一直被奥托的朋友米普所保管,战后,奥托回到阿姆斯特丹,得到了日记,于1947年将其出版,不过奥托删除了其中的一些内容,他认为有些内容可能会让之前同住密室的其他人感到不愉快,有的内容则关系到安妮自身的隐私,如她的月经、性冲动等等。1980年奥托去世后,荷兰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了日记的完整版权,才在1991年出版了全本的安妮日记。

 

在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释放恶意的环境里,安妮同她心爱的日记在一起,却能持续地释放出乐观、专注、不屈以及希望的力量。可以说,这本20万字的日记,是一场发生在狭小密室之中的反法西斯战争,也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这个战争虽然不及外面的炮火硝烟,但也足以令人动容。一个13岁的少女,天性乐观,也曾陷入恐惧和苦闷,她靠着对自己的专注来抵抗恐惧和苦闷,渐渐走出了低谷,她找到了知心朋友,对周围的人,对所有被迫害的犹太人,则都有了更加富于悲悯的认知。可以说,在日记行将结束的时候,安妮已经完成了一桩了不起的业绩,那就是在邪恶势力的黑云压城之下,她挽救了自己的精神,挫败了纳粹想把所有犹太人变成惊弓之鸟的阴谋,对未来怀抱着崭新的希望和梦想。读这本日记,我们会不由地感慨,无论是纳粹党徒肆虐的险恶环境,还是暗无天日的密室生活,都无法阻止这样一个美丽少女的绽放。


解读 云也退

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播音 | 秦亚希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安妮日记

一个15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

by:天欲雪姐姐

安妮日记

安妮是日记的作者,是一个开朗乐观、活泼可爱、善于思考的女孩。即使是在最恐惧、痛苦的黑暗时刻,安妮也仍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她在日记中写到“我相信今天失去的幸福...

by:后期初一

安妮日记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

by:配音_油焖大侠

安妮日记

这是一个普通犹太女孩在“二战”期间的心灵独白这是一个不屈的灵魂再黑暗中的呐喊,在磨难中坚定的成长世界反法西斯著名文学《安妮日记》作者:安妮.弗兰克...

by:听书铺

安妮日记

无论生活多么凄苦,我们都要勇敢面对

by:丁当工作室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一位年仅十四的徳裔犹太女孩。整本日记主要讲述安妮一家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被迫藏身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间秘密小屋中。在两年多暗无天日的躲...

by:豆芽爱美丽

安妮日记

作者安妮·弗兰克(1929.6.12~1944)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是其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

by:姿姿_Maisie

安妮日记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

by: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