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先生马可•波罗

2018-10-16 13:09:4114:34 34
所属专辑:中外微型故事
声音简介

“如果父亲让你陪他去旅行,但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地,你会答应吗?”

当马可•波罗的父亲这样问小马可时,小马可一口答应:“去!”

后来,17岁的马可•波罗真的跟随着父亲和叔叔启程了。

这段旅程不仅成为他一生的财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由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但是,马可•波罗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所讲的,尚不足我所见到的一半。”

那么,他究竟见到了什么呢?

这故事,就要从1271年说起了……

那一年,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叔离开威尼斯,他知道前往中国的8000千米路程不会轻松。丝绸之路沿途的强盗迫使恐惧的商人们结成商队;罗布泊沙漠中呼啸的风声被人们称作邪恶的幽灵,常常使旅人迷路。疾病与恶劣的天气也是延误行程的因素。通常,这样的路途意味着,假如没有好运相随,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亡。

但是,能够为伟大的蒙古领袖忽必烈可汗效力,这些危险都不算什么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在马可•波罗动身前往中国之前,他的父亲和叔叔就已经到过中国了。他们当时被邀请到忽必烈可汗的王宫。那位从未见过欧洲人的蒙古可汗,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还问了他们很多问题,尤其是关于基督教的。在送他们离开时,可汗还指派了一个任务:请求教皇派100位基督徒,来说服自己——比起蒙古的神祗,上帝更有价值,是唯一的、真正的神。
此外,可汗还要求他们从耶稣墓地、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的灯中取出圣油带给他。

1271年,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者父亲与叔叔的商队出发了。

不过,因为教皇去世、新教皇迟迟没有指定的缘故,他们最后只带了两名修道士和圣油出发。而那两名修道士因担心会爆发战争,就在中途折返回国了。

一路上,马可•波罗他们并没有遇到可怕的战争,但却被强盗盯上了。

这伙强盗趁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抓住了他们,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后来,马可•波罗和父亲俩人逃了出来。但是,等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那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

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新疆!

一到新疆,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

但是,马可•波罗一行人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看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也就是当时元朝的北部都城。
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去四个寒暑了!

马可•波罗跪在忽必烈可汗的面前,十分谦卑地表示敬意。可汗让他们起身,并很诚恳地接见他们,为他们欢呼。他问了很多关于他们境遇的问题,包括他们离开自己国家后的衣食住行。

马可一家回答说,一切都很好。然后他们向可汗递交了教皇的信和礼物,可汗非常高兴。他们也带来了圣油,可汗对此尤其珍视。

当可汗看到马可•波罗的时候,波罗的父亲说:“他是我的儿子,您忠实的仆人。”

可汗说:“我们真心地欢迎他。”

不久,马可•波罗就被任命为忽必烈的顾问,任职税收官。

可汗经常雇佣外籍顾问,他觉得在他统治下的人民不怎么抵触外籍顾问。不过,当顾问们不能对他感兴趣的事物好好报告的时候,他也会恼怒,这些事物包括地形、动植物和民众。

马可•波罗每次都会详细地记录下了可汗想要了解的一切。

作为税收官,马可•波罗记录了整个国家的货币流通——从珊瑚片到精美的贝壳,再到刻有可汗印章的烤盐巴。他也详细地记载了他见到的很多动植物,比如他描写了云南的西藏绿竹,那绿竹的茎干用火烘烤就会噼啪作响,可以用来驱赶野兽和威吓鳄鱼。。

但最令马可•波罗感兴趣的还是当地人的民俗。

他对中国人复杂精致的生活大感惊奇:中国的丝绸长衫、加热的浴室、壮观的城市等。他最喜欢在杭州游走,在这个“天堂之都”,人们流连集市,泛舟湖上,乘坐马车驰骋在宽大的林荫道上。

马可•波罗去过杭州很多次,他说:“你可以在这里尽情享乐,如同置身天堂一般”。

整整17年,马可•波罗就这样将蒙古帝国的辉煌和奇迹传达给忽必烈。但是,38岁的马可•波罗也越来越怀念家里的一切。

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

当马可•波罗父亲的好朋友——科雷利收到马可•波罗一家的聚会邀请时,他把邀请函读了一遍又一遍,十分疑惑。他认得出信尾那种传统的签名,确信那是他朋友的笔迹,可是他们死了很久了呀。

原来,多年不见波罗一家,科雷利还以为他们已经死了呢。

当科雷利来到了威尼斯最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时,他吃惊地看到,广场上的每个人都在谈论关于波罗一家的意外归来。

“马可•波罗也回来了,”人们交头接耳,“他已经40岁了!哎呀,他和他爸爸、叔叔一起离开就好像是昨天的事情,当时他才十七八岁啊!”

接到聚会邀请的商人们都迫切地想要见识见识这几位旅行家。

宴会餐桌已经布置好了,波罗一家人穿着深红色绸缎制成的昂贵外衣,在家中款待来客。

但是在大家就餐前,波罗一家脱下了他们的外衣,并将外衣剪成碎片,然后把这些碎布片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阅历丰富的威尼斯商人们对这些精致的布料赞不绝口。

之后,波罗一家人又换了两套衣服。同样,他们把换下的衣服剪成碎片,分给大家。

客人们不得不承认,他们从未见过这样上等的布料。

正当聚会渐入高潮时,波罗一家人再次离席。人们期待着他们穿上来自东方的华丽衣服再次登场。不过,这次三个人却是穿着破旧、褪色的服饰亮相。

马可二话不说,抓起一把刀子,将衣服上缝合的褶皱割开。顿时,钻石、珍珠、翡翠、红宝石和蓝宝石跃然眼前,在烛火下熠熠生辉。

佳肴、美酒、极品绸缎和珍贵的珠宝把客人们带入听故事的气氛中。

马可•波罗用他曾经打动过元帝国皇帝的柔和声音,向威尼斯的父老乡亲们娓娓道来,他描绘了比任何一个西方城市都富有的东方城市的景象,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战马的后代,燃烧发热的石头,好似传说中的由火蜥蜴制成的防火衣,还有能将白天变成黑夜的魔法师。

其间,马可•波罗不时地回到房间拿出一些种子,还有晾干的麝香牛头,他向客人们保证,牛头肉吃起来香极了。

之后几个月,威尼斯人都在谈论这次盛大的聚会以及马可•波罗的精彩故事。人们甚至给马可•波罗取了外号,叫他“百万先生”。

为什么有“百万”那么多呢?

有人认为这是指马可•波罗无数难以置信的故事,还有人认为是马可•波罗带回家的无尽财富。但是,也有人考证说,马可•波罗似乎只是一个没到过中国的大骗子,他的游记里写的,不过是从波斯商人那里获得的二手资料而已。

不过,无论如何,被马可•波罗影响、对东方充满憧憬和喜爱的人,肯定要超过一百万了。这或许才是“百万先生马可•波罗”留给世界最大的财富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马可波罗行记

《马可·波罗行记》是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商人马可·波罗记述他经行地中海、欧亚大陆和游历中国的长篇游记。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游历中国及亚洲各国的意大利旅行家。他依据在中...

by:德克听书

马可•波罗游记

书中关于古老东方”遍地黄金”的描述,引来了无数殖民者贪婪的目光……

by:诗扬奶奶

马可·波罗历险记

马可的父亲从遥远的东方回来带回了很多东方见闻震惊,整个威尼斯马可也为之着迷,他决定跟随父亲启程,去见识一下神秘的东方,马可一行人带着跟中国开展友好往来的使命走在...

by:爱讲故事的陈宇

仙那度:追寻马可·波罗的脚步

“仙那度”(Xanadu)是西方文化中对元上都的称呼。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在一个夏天梦到马可·波罗描述的忽必烈的宫殿,于梦醒后写下抒情诗《忽必烈汗》,...

by:老木老木

马可·波罗|盐道街3号书院出品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历史小说,俄国著名作家什克洛夫斯基依据马可·波罗本人的游记以及大量的真实史料,以马可·波罗的人生经历和丝路文化为切入点,采用纪实与评注结合的...

by:盐道街3号书院

马可·波罗游记(伟大的思想)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他十七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中国游历了十七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

by:企鹅兰登官方账号

马可•波罗和他的时代(免费日更)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怎样来华的,有哪些经历,《马可波罗游记》对世界产生的哪些重大影响?来,一起听听吧。

by:胡姐1234

<马可·波罗回香都>系列故事原声

《马可·波罗回香都》故事原声,精彩的同名TING笔点读图书已经上市,全国各大书城有售!

by: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大探险家 马可·波罗 | 潼同演播

《大探险家马可·波罗》由王金锋编著。马可·波罗(1254~1324),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

by: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