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说隋 隋炀帝杨广(上)》朝廷五贵(84)

2023-07-12 07:14:2307:29 704
声音简介
这样看来,这个政府班子很难让人满意。隋炀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从国家的角度讲,他要建立一个东西南北平衡发展的大帝国,当然不满意于一个只代表关陇地区利益的政府;从个人的角度讲,他要当一个全面贯彻自己意志的强势皇帝,当然不允许大臣,无论是功臣还是亲戚的权力凌驾于自己之上。这样一来,这个宰相班子肯定得改。

    怎么改呢?首先是拿杨素开刀。大业二年(606),隋炀帝逼死杨素,杨约也受到连累被免官,不久也死去了。而杨文思当时已经年近七十,年老体弱,本来就不怎么真正管事。杨素死后没多久,他自己也就去世了。

    这样一来,杨素家族的势力被清除殆尽了,六位宰相也就少了三个。

    另外三个人也都没待长久。

    苏威前面提到过,大业三年(607)受到高的连累,免官回家了。

    杨达深知隋炀帝猜忌,所以一直低调做人,在朝廷里很少说话,后来干脆转为武职,远离了权力核心。

    萧琮本来当过西梁的皇帝,算是亡国之君,又是隋炀帝的大舅子,是外戚,这两重身份都很微妙,所以更是一贯小心谨慎,上班不说话,下班就喝酒念佛,从不乱说乱动。按说,这样一个人应该没什么事了吧?还是不行。萧琮为人孤傲,却跟名将贺若弼要好。大业三年(607)贺若弼因为议论朝政被杀,萧琮马上受到了猜忌。偏偏这时候又传出了一个童谣,叫“萧萧亦复起”,隋炀帝一听就琢磨了,这是不是说萧梁又要复兴呢?童谣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干脆把萧琮免了官,让他回家,不久也去世了。

    隋炀帝登基当皇帝的时候,他任命的宰相多是前朝的元老重臣,这个宰相班子的成员位高权重,对隋炀帝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权力意志强烈的隋炀帝当然不满意这样的政治结构,于是他就利用各种机会将这个宰相班子的成员杀的杀,废的废,贬的贬,很快把这个对他有制衡作用的宰相班子彻底瓦解了。那么,接下来,隋炀帝又组建了什么样的宰相班子呢?

    就这样,大业初年的六个宰相死的死,废的废,走的走,很快都离开了宰相岗位。关陇贵族集团大受打击。那么,谁来顶替他们呢?大业中后期,隋炀帝又组织起一个新的宰相班子,这个班子,在当时有一个专门称号,叫做“五贵”。

    这“五贵”,顾名思义,是个五人组合。哪五位呢?

    第一,纳言苏威。

    第二,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

    第三,内史侍郎虞世基。

    第四,御史大夫裴蕴。

    第五,黄门侍郎裴矩。

    这五个人都是何许人呢?我们来一一介绍。

    先看苏威。前文讲大业三年(607)苏威被革职为民了,怎么又东山再起了?要说苏威东山再起,这可不是第一次。苏威当年给隋文帝当宰相,就曾经两落两起。到了隋炀帝手下仍是如此,是个不倒翁。苏威到底有何德何能,怎么就能侍奉隋文帝和隋炀帝这么两代猜忌的皇帝,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呢?两个原因。

    第一,苏威是苏绰的儿子,也是关陇集团的政治代表。我们在“隋文帝”系列里讲过,苏威的爸爸苏绰可不是凡人,当年草拟所谓“六条诏书”,帮全无统治经验的西魏和北周政权建立了基本的政治规范。这样的背景对苏威太重要了,要知道,隋朝脱胎于西魏、北周,政治文化一脉相承,所以苏绰的名声在隋朝依然不减当年。让苏绰的儿子在隋朝当宰相,本身就是继承关陇集团政治路线的一种姿态。这是苏威的第一个优势。

    第二,苏威比较柔顺。苏威这个人有特点,小事好争,大事不敢争。跟同僚好争,跟皇帝不敢争。简而言之,是一个怕死、惜命的人。这一点,从他的个人经历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当年北周宇文护专权的时候,他不赞同,但是也不敢反对,结果上山隐居了。后来隋文帝要篡夺北周的皇位,他心里赞同,但是不敢公开表态,又临阵脱逃了。后来在隋文帝手下当宰相,每次一遇到皇帝真生气,苏威的表现都是“免冠顿首”,把帽子摘掉,趴下来就磕头,无论是非,谢罪了事。现在到了隋炀帝手下,隋炀帝不是又因为他上谏把他免官了吗?苏威还是诚惶诚恐,换取隋炀帝的原谅。

    这样的人,你要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当然可以说他是软骨头,没原则,但是从比较持平的角度看,也就是一个既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又胆小怕事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很容易控制,也很好用。一个老大臣,又能体现政治的延续性,又能保证在大事上遵从皇帝决策,还有什么理由不予以保留呢?

    再看宇文述。宇文述又是何许人呢?此人也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隋炀帝当晋王的时候,他就跟随左右。当年杨广想当太子,拉拢杨素的主意就是他出的,跟杨约赌博也是他去赌的,因此也算是隋炀帝的功臣。按理说,功臣容易受猜忌,杨素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宇文述怎么就能受到隋炀帝的信任呢?有几个原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